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挂印悬牌(挂印悬牌)  拼音:guà yìn xuán pái
高挂官印、告牌。指担任官职。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喜笑迎腮,挂印悬牌,坐金鼎莲花碧油幢,骨剌剌的绣旗开。」
《国语辞典》:高卧东山(高卧东山)  拼音:gāo wò dōng shān
晋人谢安隐居东山,不肯出任官职的故事。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后比喻隐居不仕。也作「东山高卧」。
《国语辞典》:衔缺相当(衔缺相当)  拼音:xián quē xiāng dāng
原任官职和调任职缺阶级相当。如:「这次公司人事异动,衔缺相当,所以没有任何人有怨言。」
《國語辭典》:狗尾续貂(狗尾續貂)  拼音:gǒu wěi xù diāo
比喻任官太滥,或事物以坏续好,前后不相称。参见「貂不足,狗尾续」条。《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美恶不称,谓之狗尾续貂。」
《國語辭典》:繁缺  拼音:fán quē
事务繁重的官职。如:「他曾向长官表示,有信心胜任这个繁缺,事后證明果然是有真才实学。」
《漢語大詞典》:裁缺
谓官吏免去原任官职,等候补缺。 清 施闰章 《蠖斋诗话·铁佛寺袈裟》:“又闻有宫绣千佛袈裟,佛顶各一珠,领以玉环。兵后僧贫,质之民家,二十餘年矣。丁未,予裁缺将行,为赎而归之。” 清 钮琇 觚賸·粤藩预定:“ 颜方伯 敏 裁缺家居,久不得调。”
《國語辭典》:操刀伤锦(操刀傷錦)  拼音:cāo dāo shāng jǐn
春秋时,郑国子皮想重用年轻、阅历少的尹何为邑大夫,使其学习治国法。但子产反对,以舍不得将美锦绸拿去学习裁缝,却舍得用才浅者去治理邑都,是轻百姓重锦绸的做法来劝谕子皮。典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后比喻将权力授予才能、经历薄弱者,必招致失败。北魏。温子升〈西河王谢太尉表〉:「常恐执辔轻轮,操刀伤锦。」
《漢語大詞典》:擘名
谓冒用现任官员之名。 宋 王溥 唐会要·选部上:“ 贞元 四年八月吏部奏:伏以艰难以来,年月积久,两部士类,散在远方;三库勅甲,又经失坠,因此人多罔冒,吏或欺诈,分见官者谓之‘擘名’,承已死者谓之‘接脚’。”
《漢語大詞典》:顶头钱(頂頭錢)
指后任官吏代偿的前任所欠款项。 清 李渔 《奈何天·伙醋》:“休提封誥,説将来,教人醋倒。凤头冠,送人穿戴;顶头钱,不见分毫。”参见“ 顶收 ”。
《漢語大詞典》:顶收(頂收)
后任官吏代偿的前任所欠公款。《负曝闲谈》第三回:“可怜他自从做了哨官以来,前任的顶收就去了一百多吊。”
《漢語大詞典》:迁报(遷報)
指升任官职的通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汾州狐:“﹝女子﹞忽谓曰:‘君秩当迁,别有日矣。’……三日,迁报果至。”
《漢語大詞典》:双月选(雙月選)
清 制,每年逢双月选任官吏,称双月选。《文明小史》第五六回:“ 余观察 其时还是双月选的知府,在 崔钦使 那边当参赞,甚么事都得问他。”参阅《清会典·吏部·双缺选法》
《國語辭典》:署理  拼音:shù lǐ
凡官职出缺或离任,以其他官员暂行代理其职务,称为「署理」。也作「署事」、「署任」。
《國語辭典》:任命状(任命狀)  拼音:rèn mìng zhuàng
国家任用官吏时所给予的凭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