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任悊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任悊(1551年6月29日—?年),字四明(曰明),号继野(怀野?),四川顺庆府南充县人。四川乡试第二十八名举人,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会试111名,三甲27名进士。都察院观政,本年任云南府推官,升河南府同知,万历二十二年甲午升任南阳府知府,万历二十六年考察降用,本年降湖广荆州府同知,万历三十一年癸卯升江南无为州知州,万历三十三年乙巳升真定府同知,万历四十六年戊午升陕西巩昌府知府。所在卓著,政声以循良称。

人物简介

维基
任正斗,字象心,号囗素,山西平阳府解州安邑县人,盐籍。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山西乡试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辰科进士,都察院观政,三十三年授行人司行人,三十四年五月与检讨丘禾实册封代王世子朱鼎莎。

人物简介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号五峰。陕西人。律身严谨。遇事精勤。一夕与天童话次。童蓦伸脚曰。你作么生。师以脚踢之。童笑曰未在未在。师曰和尚道看。童倒卧。师曰。也只是困。童曰。你又与么去也。师礼拜。一日辞行。童握拂曰。唤作拂子则触。不唤作拂子则背。不得拈起。不得放下。不得不语。不得无语。不得错举。若不错举。即分付汝。师连跳两跳曰。不要不要。童曰。犹是乱叫乱跳。更试举看。师转身曰。某甲去也。童乃付。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一
释如学,字无为,晚号五峰。姓任氏,临潼人。降生之辰,白光满室,与佛生同日,故莲胎含素,鹤骨出尘,有自来也。年二十,恃怙并失,薙发五台,从天齐师观修净业,昼夕思维向上,以了生死,斯心未安,决志行访。始谒熊耳无言,即往圆戒于澄律师,依止律堂,勤披藏卷。复遍游金刚台、虎跑、伏牛、终南,行力艰深,境界叠更,自得解释。历抵黄檗、匡庐、云门、径山,还至龙池参密云悟,深契法旨,及从入天台通玄,亲承煆炼,屡临血捧,机不放过。久之,入室请辞,悟握拂云:“唤作拂子则触,不唤作拂子则背,不得拈起不得放下,不得下语不得无语,不得错举,若不错举即分付汝。”学即跃起云:“不要不要。”悟云:“犹是乱叫乱跳,更试举看。”乃转身云:“学今去也。”悟即付之,承受记别去。后省悟于金粟。崇祯辛未,来主大沩同庆,斩石诛茅,仅蔽风雪,从侣朋兴,宗绪丕振。癸酉,出山将行化于五台,至金陵,为余集生中丞请说法祗陀林,吼声弘亮,四众惊服,东南望为大法幢。无何,自期厌世,是秋七月二十二日示寂。先以手书入山属法于养拙明使主沩山,示众偈云:“痛举钳锤为阿谁?可怜漆桶自狐疑。为伊结下来生债,五夜霜花开玉墀。”依法阇维,塔于大沩,羊城陶汝鼐为之铭。 先是,崇祯戊辰有圆上座者,骑犊披榛,把茆晏坐,觇枯杏复芽之异。明年,大宗伯李公 腾芳来访白牛寻源黄木,与圆公一宿树下而去,属同游者陶子汝鼒作记,胡子懋选造庵得前令周公瑞豹所请,复官田三十馀亩供香积,咸钦聚石之风,颇忆画灰之语。俄而学至,才举南宗,遽还中印。时有金铜瑞像,宫绣幢幡,赍自行僧,出于大内,诸方闻者莫不谓“大沩之山兴复有日也”。
任芳鉴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任芳鉴(1575年—1613年),字馨明,号景星,陕西省延安府绥德州人,军籍。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陕西乡试第五十四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会试二百十一名,第三甲第二百三十二名进士。吏部观政,授直隶永平府推官,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卒。

人物简介

维基
任大冶(16世纪—1629年),字天卿,号九籥,浙江台州府宁海县墺娄乡人。任大冶胸怀大志,领先同时代的诸生。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中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会试时,考官亓诗教对他的对策感到惊奇,觉得是刘蕡之后的人才而推荐他,但主考官史继偕觉得惊骇而置入三甲进士,获授无锡知县。他在当地消灭豪强、清除积弊、谢绝请托,经常和权贵作对,被降为武昌教授,转为南京国子监博士,升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当时顾宗孟忤逆魏珰下刑部勘问,任大冶称病被刑部尚书周应秋强行起用,他说:「天日在上,讵可附会,予头可断,笔不可转也。」不久外任庐州,查察民见疾苦、鼓励士民学习、禁止经商健讼,平反死囚冤狱,二州六邑的人民心悦诚服。崇祯二年(1629年)他在任内去世,入祀庐州名宦,台州和宁海县祀乡贤。
任禀正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任禀正(1578年—1610年),字维中,号溧衷,福建福州府闽县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福建乡试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进士,礼部观政,三十六年授户部河南司主事,本年管明智草场,三十八年差九江钞关,升员外,同年卒。
任光统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任光统(1578年—?),字葆一,号赤坡,山西平阳府解州芮城县军籍。任养心侄。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山西乡试第六十四名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进士,大理寺观政,万历三十六年授临城知县,万历三十八年调获鹿知县,万历四十二年降河南按察司照磨,升沂水知县,万历四十五年升都察院经历,万历四十六年升户部司员外。天启元年(1621年)调兵部车驾司,二年升陕西佥事,三年加升参议,养病。

人物简介

维基
任光谞,字养纯,号耕获,山东济南府平原县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山东乡试第九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会试七十八名,三甲一百四十三名进士。工部观政,本年授官沁水县知县。
任者泰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任者泰,号鸾徵、鸾驭,山东兖州府沂州人。万历四十六年(1615年)戊午科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礼部观政,授雄县知县,六年降为浙江按察司照磨,升屯留知县,卒于任。
庄鳌献 朝代: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庄鳌献(?—1645年),又名庄葵见钱海岳《南明史》卷33:「庄葵,本名鳌献,字任公,晋江人。」,字叔瞻,号任公,福建惠安县籍晋江县人。庄鳌献于崇祯三年中庚午科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科进士,户部观政,六年(1635年)由庶吉士晋升为兵科给事中。他曾向朝廷上表《太平十二策》力陈东厂的贻害和主张惩治魏忠贤不遂。庄鳌献正因为此事被贬为浙江布政司照磨。见清人计六奇《明季北略》卷10:「信口内臣二月,监视登岛太监魏相,以给事中庄鳌献上太平十二策内请彻监视,因求罢。上不允,因贬鳌献于外。」 。在崇祯五年(1632年)冬季,张彝宪进言道出朝廷尚有一千七百馀万赋税还未收回,并请示朝廷派遣科道官督征。而崇祯元年进士范淑泰却上言指民间因为贫穷现象而出现盗窃之事,朝廷官员无法追回赋税。所以认为决定不采取行动见张廷玉《明史·卷267》:「(范)淑泰言民贫盗起,逋赋难以督追,不从。给事中庄鳌献、章正宸建言下吏,抗疏救之。」。结果,庄鳌献及章正宸见范淑泰失言,便进谏力保他。他其后为弘光帝办事,与周寿明、阴润同时恢复官职,改任吏科,不久病卒见张廷玉《明史·卷258》:「汝璨、朝佑既死,福王时,复官。鳌献事福王,复官,久之卒。」见钱海岳《南明史·卷33》:「弘光时,与周寿明、阴润同起故官,葵改吏科。南京亡,久之卒。」。
庄献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晋江人,字任公。崇祯六年进士。由庶吉士改兵科给事中,上太平十二策,以论东厂之害,忤旨,贬浙江布政司照磨。福王时起故官,久之卒。

人物简介

维基
任天成,字仲玉,晚号退庵,南直隶庐州府舒城县人。明末政治人物。任天成儿时听到父亲和客人谈论忠孝节义之事,一定寻根究底,问个明白,客人都赞赏他。崇祯六年(1635年)举癸酉科乡试,崇祯七年(1636年)联捷甲戌科进士,初授大理寺评事,充顺天府乡试考官,选拔吴邦臣、冯瑾、朱之纯等,皆成名士。奉命恤刑两浙,断决如神,平反冤假错案。途径舒城,正赶上灾荒之年,就在县城四周各条大路上设棚施粥,救民数千。回到京城,升任江西道监察御史,他一到任,就查出宜兴的前首辅周延儒有严重问题,马上上疏弹劾;周很快被罢官。接著他又查出凤阳总督马士英坐拥重兵,只领军饷,兵丁不出军营半步。当时天下盗贼蜂起,到处需要肃靖,而马士英毫不作为,任天成上疏弹劾恳请皇上严加惩处。但而此时正值李自成进攻北京,崇祯帝焦头烂额,弹劾无果。不久,任天成出为浙江巡按。北京城破,崇祯帝自缢殉国。马士英以拥立福王有功,封东阁大学士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仍督凤阳等处军务。马士英得势后,立即追查任天成,幸有多人说情,仅撤职閒居。清初,合肥龚鼎孳得势,显赫一时。龚鼎孳和任天成是姻亲,派人带著亲笔信邀其担任要职。任天成思虑再三,决定保持晚节,不事二主,谢绝不出。隐居阙店横山二十馀年,每天作诗饮酒,登山寻寺,淡泊宁静,士君子仰望如泰山北斗,有诗传世。卒年六十七,葬于梅心驿。
任浚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6 【介绍】: 明末清初山东益都人。明崇祯四年进士,官至兵部侍郎。甲申年为李自成所获,旋得释。入清,官至刑部尚书,以年老致仕。
维基
任浚,字海王,号汶水,山东省青州府益都县(今山东省青州市)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顺治朝官至刑部尚书。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登进士,授芮城县知县,六年调榆次县知县,本省同考,九年升礼部祠祭司主事,十一年考选为广东道御史,管理城工,改苏松巡按御史、兵部右侍郎,又特任为河南巡按御史,固守开封城,腿部被击中铅弹,得告旋归里。无何,复任右佥都御史,河南总督,在长垣县遇寇被俘,兵刃划额,血流满面,死而复苏,后乘间逃归家乡。明亡后降清,授户部右侍郎督理钱法,丁母艰,服阕,补原官,寻转左侍郎,总督仓场。顺治八年,授右都御史。顺治十一年,改刑部尚书。以劳瘁遘疾,得旨致仕,寻卒。

人物简介

维基
任弘震(?—17世纪),字澹公,号雪柯,湖广武昌府嘉鱼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任弘震年幼就已经很聪明,四岁擅长对联,八岁写下「残雪休矜艳,看君和鼎时。」的咏梅诗;县令庞某出题考他,说:「这孩子进步神速。」于是他专心应付科举,涉猎诗歌辞赋。十六岁时补为廪生,和金声、熊开元同属葛寅亮门生。崇祯三年(1630年)任弘震中举人,到十三年(1640年)成进士,获授户部浙江司主事,任内政绩超卓,后继者跟随他的学行做事;弘光年间他和葛遇朝、张弘弼、吴国斗、雍鸣鸾、赵明远、许承钦、区志远、秦堈、夏时泰、曹玑、陆禹思、张大章、何应璜、方岳朝、周宪申、蔡元宸、陈宗大、赵翼心、盛黄、周伯瑞、张永禧、刘世斗、侯鼎铉、傅如汤、张鼎隅、赵悦心、章甫、徐懋贤、倪元善共事,升为山东司郎中,很快和儿子任乔年辞官隐居。他的文章切中时事,能表达古人意思,不易理解,地方依赖他士振兴文风。

人物简介

维基
任孔当,字任之,号贞野,山东兖州府济宁州人。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科山东乡试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兵部观政,官阳曲县知县,时亢旱,躬祷小五台山,大雨立降,晋王书“真民父母”四字旌之。寻丁外艰,起复,阳曲民群诣晋府求再借任公,朝廷如其请,及旨下而晋阳已陷于贼矣。甲申家居,值寇变,孔当倡义杀贼,锋既交,有贼突持之,几殆,赖翼者获免。及寇歼而乡勇头目杨九骄横难制,且不测,孔当一以巽顺待之,杨九感悟,顿首服众,推孔当监军,传檄兖属二十七城,望风响应,声动江淮。孔当负母南行,督师史可法招署兵部郎,赞幕府,不就,寄迹吴越间。丁母忧,扶柩归里,筑室于城南道院,自号鲁狷者。总河杨方兴、御史赵弘文欲荐之,曰尧舜之世尚有巢田。旋卒。孔当尝寓峄山,施方药,来者悉劝以忠孝,土人感之,肖像古庙中,祀乡贤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