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驼价(駝價)
用骆驼运物的价钱。 徐珂 《清稗类钞·舟车·驮运》:“ 青海 草地行程,驮运最艰苦,牛马所载者轻,而脚价与驼价则一。” 徐珂 《清稗类钞·农商·羌海歇家》:“行程不致迁延,驼价不致昂贵也。”
《漢語大詞典》:退价(退價)
犹退款。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二:“先是驼骑议定自 关岭 至 交水 ,至是余欲往 丹霞 ,彼不能待,计程退价。”
《國語辭典》:物美价廉(物美價廉)  拼音:wù měi jià lián
物品精美,价格便宜。如:「对面的那家鞋店,一向以物美价廉著称。」
《國語辭典》:无价之宝(無價之寶)  拼音:wú jià zhī bǎo
无法估量其价值的宝物。形容极为珍贵的东西。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二折:「老丞相,虽然如此,我这珠衣是无价之宝哩。」《东周列国志》第九○回:「此璧乃无价之宝,只为昭阳灭越败魏,功劳最大,故以重宝赐之。」也作「无价宝」。
《國語辭典》:特价(特價)  拼音:tè jià
厂商减价时特定的价格。如:「拍卖期间,特价优待。」
《國語辭典》:提价(提價)  拼音:tí jià
提高价钱。如:「做生意讲的是信用,你不能老想提价!」
《國語辭典》:讨价(討價)  拼音:tǎo jià
索价。《初刻拍案惊奇》卷六:「狄氏随手就囊中取起来看,口里啧啧道:『果然好珠!』看了一看,爱玩不已。问道:『要多少钱?』慧澄道:『讨价万贯。』」
分類:讨价要价
《國語辭典》:讨价还价(討價還價)  拼音:tǎo jià huán jià
1.买卖时,卖方索价,买方还价,以达到各自的理想价钱。《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三巧儿问了他讨价还价,便道:『真个亏你些儿。』」
2.谈判或协商时,双方争论各自所提的条件。如:「会议桌上,双方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讨价还价是常有的事。」
《國語辭典》:言无二价(言無二價)  拼音:yán wú èr jià
价格说一不二,不可讨价还价。《镜花缘》第一一回:「况敝货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别的东西,有个要价还价;这个纸是言无二价的,五分银子一张。」
分類:货价
《漢語大詞典》:言不二价(言不二價)
见“ 言无二价 ”。
《國語辭典》:言无二价(言無二價)  拼音:yán wú èr jià
价格说一不二,不可讨价还价。《镜花缘》第一一回:「况敝货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别的东西,有个要价还价;这个纸是言无二价的,五分银子一张。」
分類:货价
《国语辞典》:削价(削价)  拼音:xiāo jià
削减价钱。如:「因仓库存货过多,又苦无现金周转,厂商只好削价求现。」「主管单位力求物价稳定,以避免削价竞争之情况。」
《國語辭典》:压价(壓價)  拼音:yā jià
压低价格。如:「他一再的向售货员压价,希望能买到便宜货。」
《漢語大詞典》:押价(押價)
典当或抵押的价格。
《高级汉语词典》:一力价
极力地
《漢語大詞典》:遗声余价(遺聲餘價)
指前人死后在社会上流传的声誉和评价。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神灭形消,遗声餘价,亦犹蝉壳虵皮、兽迒鸟迹耳,何预於死者,而圣人以为名教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