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弊帚千金  拼音:bì zhǒu qiān jīn
比喻东西虽不好,却因为是自己的,仍觉得很珍贵。参见「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条。
《國語辭典》:币值(幣值)  拼音:bì zhí
钱币购买货物的能力。如:「战时币值大量贬低,通货膨胀严重。」
《國語辭典》:保值  拼音:bǎo zhí
保有物品原有的价值,不让其受环境因素而贬值。如:「有的人不把钱存在银行而买黄金来保值。」
《國語辭典》:等价交换(等價交換)  拼音:děng jià jiāo huàn
具有相等价值的商品与商品或货币的交换。
《國語辭典》: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拼音:qiān jīn zhī qiú,fēi yī hú zhī yì
比喻大事业、高成就,非一时一地一人所可完成。参见「集腋成裘」条。《史记。卷九九。刘敬等传。太史公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
《漢語大詞典》:平赃(平贜)
评定赃物的价值。《唐律·名例四·平赃及平功庸》:“诸平赃者,皆据犯处当时物价及上绢估。” 长孙无忌 疏议:“赃,谓罪人所取之赃。皆平其价直,準犯处当时上绢之价,依令:‘每月旬别三等估。’”
《漢語大詞典》:评赃(評贓)
谓评议赃物的价值。《唐律·杂律·市司评物价不平》:“其为罪人评赃不实,致罪有出入者,以出入人罪论。”
《國語辭典》:剩馀价值(剩餘價值)  拼音:shèng yú jià zhí
根据马克思(Karl Marx)的理论,商品的价值由劳动量决定,但实际上工资只占其中一部分,除去工资后的价值,由资本家所获者,称为「剩馀价值」(surplus value)。
《國語辭典》:身价百倍(身價百倍)  拼音:shēn jià bǎi bèi
声名地位一下子大幅提高。如:「他获奖之后,身价百倍,不可同日而语。」
《國語辭典》:商品  拼音:shāng pǐn
为买卖而制造的物品。可分为原料、半成品和成品。
《漢語大詞典》:老来少
人老心不老;比实际年龄少相。例如:他是这一带有名的老来少。
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花红叶黄,有观赏价值
《國語辭典》:可读性(可讀性)  拼音:kě dú xìng
指文章内容吸引人的程度,或文章具有阅读及欣赏的价值。如:「这篇报导非常深入,可读性很高。」
《國語辭典》:矿层(礦層)  拼音:kuàng céng
地层内作层状分布的矿物富集带。
《國語辭典》:矿体(礦體)  拼音:kuàng tǐ
地层中具有经济价值矿物的集合体,一般分金属矿体与非金属矿体,也称为「矿床」。
《漢語大詞典》:价等连城(價等連城)
谓价值等于连成一片的许多城池。北史·彭城王勰传:“三百,一言可蔽。今陛下赐刊一字,足以价等连城。”参见“ 价值连城 ”。
《國語辭典》:价值连城(價值連城)  拼音:jià zhí lián chéng
战国时,赵国有块宝玉叫和氏璧,秦昭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来换取。典出《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后以价值连城形容东西十分珍贵。《精忠岳传》第一○回:「此乃府上之宝,价值连城。谅小子安敢妄想,休得取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