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95,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仪掾
仪迓
仪导
仪的
仪号
仪锽氅
仪锽斧
仪迹
仪驾
仪剑
仪囊
仪盆
仪表堂堂
仪桥
仪容修洁
《漢語大詞典》:仪掾(儀掾)
泛称地方掌刑律的属官。 宋 沈作喆 寓简卷十:“先大父官 会稽 时,仪掾 谢 某疎雋尚气,好直言。”
分類:刑律属官
《漢語大詞典》:仪迓(儀迓)
谓排列仪仗以迎客。宋书·庾登之传:“ 豫章 与 临川 接境,郡又华大,仪迓光赫,土人并惊叹焉。”
《漢語大詞典》:仪导(儀導)
导引,开路的仪仗。晋书·五行志下:“ 元兴 三年, 永安皇后 至自 巴陵 ,将设仪导入宫,天雷震,人马各一俱殪焉。”
《漢語大詞典》:仪的(儀的)
目标;目的。韩非子·用人:“释仪的而妄发,虽中小不巧。”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识:“兼斯具美,督彼羣才,使夫载言记事,藉为模楷;搦管操觚,归其仪的:斯则可矣。” 鲁迅 《坟·人之历史》:“举其要旨,首为人择,设有人立一定之仪的,择动物之与相近者育之,既得苗裔,则又育其子之近似,历年既永,宜者遂传。”
分類:目标目的
《漢語大詞典》:仪号(儀號)
礼仪与名号。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汉 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 汉王 为皇帝於 定陶 , 叔孙通 就其仪号。”
分類:礼仪
《漢語大詞典》:仪锽氅(儀鍠氅)
仪仗名。似旌而以仪锽为竿。《清会典图·舆卫三·仪锽氅》:“仪鍠氅,五色缎相间,如絳引旛之制,盖如旌而无带。仪鍠氅高二尺五寸,竹节刃,衔以龙首,贯金鈑,形如双鉞相背,龙首繫氅,杆如长寿幢之制。”
分類:仪仗
《漢語大詞典》:仪锽斧(儀鍠斧)
见“ 仪鍠 ”。
《漢語大詞典》:仪锽(儀鍠)
指用为仪仗的斧钺。新唐书·仪卫志上:“黄麾仗,左右厢各十二部十二行……第二行,仪鍠,五色旛。” 宋 王应麟 玉海·车服三·仪仗:“仪鍠,鉞属, 秦 汉 有之, 唐 用为仪卫。” 明 张四维 《双烈记·策勋》:“卤簿驾头先设。五门五岳仪鍠。”亦称“ 仪鍠斧 ”。元史·舆服志二:“仪鍠斧,制如斧,刻木为之,柄以朱,上缀小锦旛,五色带。”
分類:仪仗斧钺
《漢語大詞典》:仪迹(儀跡)
犹言灵迹。 刘师培 《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一曰稗官之书,巷议街谈,辗转相传,或陈福善祸淫之跡,或以敬天明鬼为宗,甚至记坛宇而陈仪跡,因祠庙而述鬼神,是谓《齐东》之谈,堪续《虞初》之著,此又一类也。”
《漢語大詞典》:仪驾(儀駕)
皇太后、皇后的仪仗。《清会典图·舆卫九·仪车》:“皇后仪驾仪车,木质,髤以明黄。”清史稿·礼志七:“两宫皇太后归政, 穆宗 行亲政典礼,先期遣告天、地、庙、社,届日陈皇太后仪驾、皇帝法驾卤簿,设表案 慈寧宫 门。”
《漢語大詞典》:仪剑(儀劍)
仪卫所持之剑。亦借指仪卫中之捧剑者。 宋 范成大 《白玉楼步虚词序》:“侍卫可见者:灵官法服骑而夹侍二人、力士黄麾前导二人,仪剑四人。”
《漢語大詞典》:仪囊(儀囊)
隋 代御史中丞前,仪卫所执,接受弹章、诉辞的袋子。隋书·百官志上:“其尚书令、僕、御史中丞,各给威仪十人。其八人武冠絳韝,执青仪囊在前。囊题曰:‘宜官吉’,以受辞诉。一人緗衣,执鞭杖,依列行,七人唱呼入殿,引喤至阶。一人执仪囊,不喤。”
《漢語大詞典》:仪盆(儀盆)
盥盆。 汉 代皇帝出行时,随从捧之。朱子语类卷一一二:“ 汉 世禁中侍卫亦是士大夫,以 孔安国 大儒而执唾盂,虽仪盆亦是士人执之。”
《高级汉语词典》:仪表堂堂  拼音:yí biǎo táng táng
形容人相貌端正,仪容庄严大方
《漢語大詞典》:仪桥(儀橋)
桥名。故址在今 四川省 遂宁县 。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九:“古者道路,男子由右,妇人由左,车从中央。今 遂宁府 譙门之外有桥曰 仪桥 ,不知何时所造,上加栏楯,道分为三,尚彷彿古人之意。谓之仪者,犹仪门也。”
《分类字锦》:仪容修洁(仪容修洁)
魏书封轨传善自修洁仪容甚伟或曰学士不事修饰此贤何独如此轨闻笑曰君子整其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然后为贤言者惭退
分类: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