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82,分93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杂仪
凤皇仪
妙仪
仪数
仪官
仪操
仪宾
肖仪
小仪
腆仪
仪尚
云仪
觌仪
赆仪
薄仪
《韵府拾遗 支韵》:杂仪(杂仪)
旧唐书经籍志杂仪三十卷鲍昶撰
《漢語大詞典》:凤皇仪(鳳皇儀)
见“ 凤凰来仪 ”。
《國語辭典》:凤凰来仪(鳳凰來儀)  拼音:fèng huáng lái yí
凤凰来舞而有容仪,古代以为祥瑞的预兆。《书经。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三国演义》第八○回:「自魏王即位以来,麒麟降生,凤凰来仪,黄龙出现,嘉禾蔚生,甘露下降。」
《漢語大詞典》:妙仪(妙儀)
高妙的法度。《楚辞·刘向〈九叹·远逝〉》:“躬纯粹而罔愆兮,承皇考之妙仪。” 王逸 注:“仪,法也。言己行度纯粹而无过失,上以承美先父高妙之法。”
分類:高妙法度
《漢語大詞典》:仪数(儀數)
礼仪规定的等级。 宋 曾巩 《膳部制》:“牲豆酒膳,辨其仪数而修其政。” 宋 曾巩 《代皇太子免延安郡王第一表》:“视仪数於三台,超爵名於五等。”
《漢語大詞典》:仪官(儀官)
泛称掌礼仪的官。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记胜·六月》:“鸞仪卫驯象所,放三伏日,仪官具履服,设仪仗鼓吹,导象出 宣武门 西牐水滨浴之。” 清 龚自珍 《上海张青琱文集叙》:“杂事记五篇,述所当日仪官未定之事,可以广异闻。”
分類:掌礼礼仪
《漢語大詞典》:仪操(儀操)
仪容节操。后汉书·文苑传·边让:“美仪操之姣丽兮,忽遗生而忘老。”文选·傅毅〈舞赋〉:“修仪操以显志兮,独驰思乎杳冥。” 李周翰 注:“脩整仪容,端理节操,以明其志。”
分類:仪容节操
《國語辭典》:仪宾(儀賓)  拼音:yí bīn
明代称亲王、郡王的女婿。《幼学琼林。卷二。外戚类》:「郡主、县君,皆宗女之谓;仪宾、国宾,皆宗婿之称。」
《韵府拾遗 支韵》:肖仪(肖仪)
胡翰少梅赋夫何一嘉植兮忽肖仪而孰主
《漢語大詞典》:小仪(小儀)
(1).礼仪细节。 汉 蔡邕 《明堂月令论》:“ 鲁文公 废告朔而朝, 仲尼 书讥之。《经》曰:‘闰月不告朔,犹朝于庙。’刺舍大礼而徇小仪。”南齐书·檀超传:“曲碎小仪,无烦録。”
(2). 唐 代礼部主事的别称。 唐 郑谷 《寄同年礼部赵郎中》诗:“仙步徐徐整羽衣,小仪澄澹转中仪。” 宋 计有功《唐诗记事·王涣》:“ 大顺 中…… 赵光胤 自补衮拜小仪。”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卷十二:“ 唐 人以礼部员外郎为中仪,主事为小仪。”
《高级汉语词典》:腆仪
厚礼
《漢語大詞典》:仪尚(儀尚)
战国 时 张仪 与 靳尚 的并称。二人为 屈原 外交、政治主张的敌对者。 南朝 宋 颜延之 《祭屈原文》:“谋折 仪 尚 ,贞蔑 椒 兰 。”
分類:张仪
《漢語大詞典》:云仪(雲儀)
(1).道教语。鬓发的别称。黄庭内景经·若得:“云仪玉华侠耳门, 赤帝 黄老 与己魂。” 梁丘子 注:“云仪、玉华,鬢髮之号。”
(2).道教语。耳神名。云笈七籤卷五十:“於是 赤子帝君 乃命两耳神 娇女 、 云仪 ,使引进之…… 云仪 时扣磬钟,以闻九宫。”
《分类字锦》:觌仪(觌仪)
缪袭 青龙赋 袭九泉以潜处,当仁圣而觌仪。
分类:
《國語辭典》:赆仪(贐儀)  拼音:jìn yí
送行时赠别的财物。《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怜小霞母子扶柩远归,也有送勘合的,也有赠赙金的。也有馈赆仪的。」
分類:送行礼物
《国语辞典》:薄仪(薄仪)  拼音:bó yí
不贵重的礼物。如:「粗备薄仪,敬请笑纳。」也作「薄礼」。
分类:贵重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