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国际托管制度(国际托管制度)  拼音:guó jì tuō guǎn zhì dù
因为特殊原因,将某个国家托付给其他国家来加以管理。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托管的目的在于增进托管领土居民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教育之进展;并以适合各领土及其人民的特殊情形,以及关系人民自由表达的愿望为原则,且按照各托管协定的条款,增进其渐趋向自治或独立的发展。
《国语辞典》:车份儿(车份儿)  拼音:chē fèn ér
旧时人力车夫每天付给车主的租金。
《国语辞典》:保费(保费)  拼音:bǎo fèi
要保人定期支付给保险公司的费用。如:「保险公司所给的保费收据,可作为申报所得税扣除的證明。」清。徐珂《清稗类钞。讥讽类。要钱要命》:「欲保险者,与公司立约,交纳相当之保费,由公司书立保险书,遇险时,则由公司赔偿其损害。」
《國語辭典》:租用  拼音:zū yòng
租借使用。如:「租用汽车」。《海上花列传》第四八回:「除带去娘姨相帮之外,添用帐房厨子大姐相帮四人;红木傢生暂行租用,合意议价。」
《国语辞典》:作證费(作證费)  拼音:zuò zhèng fèi
證人应传到法院作證,由法院或诉讼当事人付给證人的交通费用与其一日的代价。
《国语辞典》:买俏金(买俏金)  拼音:mǎi qiào jīn
嫖客付给娼妓的服务费。《金瓶梅》第一一回:「招牌儿大字书者:买俏金,哥哥休扯;缠头锦,婆婆自接;卖花钱,姐姐不赊。」
《国语辞典》:洗手钱(洗手钱)  拼音:xǐ shǒu qián
旧时验尸后,付给法医的酬劳。《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跟官、门皂、轿夫、吹手多要酒饭钱,仵作人要开手钱、洗手钱。」
《漢語大詞典》:工资总额(工資總額)
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或实物形式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和具有工资性质的津贴的全部金额。其中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与生产有关的各种经常性奖金以及根据法令规定的各种工资性质的津贴等。工资总额除按全部职工计算外,还要按各类人员分别计算。它是工资计划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计算平均工资的依据。
《漢語大詞典》:工粮(工糧)
旧时地主付给雇农的粮食报酬。 高玉宝 《高玉宝》第一章:“等到秋后,伙计们去要工粮时,老 周扒皮 却一点也不给。”
《漢語大詞典》:雇托(僱託)
委托别人办事,并付给报酬。 清 王夫之 姜斋诗话卷二:“诗佣者,衰腐广文,应上官文徵索,望门幕客,受主人之僱託也。”
《漢語大詞典》:卦资(卦資)
付给卖卜者的酬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 贾冲 听了,付过卦资,心中倒有几分信他。”
《漢語大詞典》:按劳付酬(按勞付酬)
国家或集体按照各人所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付给相应的报酬。
《漢語大詞典》:拿黑杵
受取不应付给的钱。 老舍 《四世同堂》二四:“论唱,论做,论扮相,她都有下海的资格。可是,她宁愿作拿黑杵的票友,而不敢去搭班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