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04,分81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垂照
席下
贩卖
报人
傍舍
小序
分减
哲嗣
惠人
赂遗
尊老
瑶章
和章
地户
业障
《国语辞典》:垂照  拼音:chuí zhào
恳求他人关照的话。常用于书牍中。如:「如蒙垂照,永铭心版。」
《漢語大詞典》:席下
(1).筵席西首。仪礼·燕礼:“所赐者兴,受爵,降席下,奠爵,再拜稽首。” 郑玄 注:“席下,席西也。” 贾公彦 疏:“宾与卿大夫,席皆南面统於君,皆以东为上,故知席下为席西也。”
(2).对他人的敬称。 宋 王观国 学林·朕:“今自高而侮人则曰足下,而称尊者为座下、几下、席下、阁下。” 清 颜光敏 《颜氏家藏尺牍·致桂学博馥》:“足下、坐下、几下、席下、閤下……其义本同,而世有尊卑吉凶之别,然则拘俗不踰,在昔然矣。”
(3).卧席之下。尔雅翼·释草三:“芸,类豌豆作小丛生,其叶极芳香,秋后叶间微白如粉汗, 江 南人採寘席下,能去蚤虱。”
《國語辭典》:贩卖(販賣)  拼音:fàn mài
商人买入货物而转售给消费者。《汉书。卷七二。贡禹传》:「市井勿得贩卖,除其租铢之律。」《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得些银子,买马去青州镇州上贩卖。」
《國語辭典》:报人(報人)  拼音:bào rén
凡从事新闻事业的人,如记者、主笔等,统称为「报人」。
《國語辭典》:报子(報子)  拼音:bào zi
1.张贴的广告。如:「戏报子」。
2.旧时科举中试后,送报条的人。《儒林外史》第三回:「邻居道:『你中了举了,叫你家去打发报子哩!』」也称为「报录人」、「报喜人」。
3.旧时科举考试,考取后或升官时通知亲友的报告单。也作「报单」、「报条」。
《漢語大詞典》:傍舍
(1).他人的房舍。 唐 杜甫 《过故斛斯校书庄》之二:“燕入非傍舍,鸥归祗故池。”
(2).指邻舍、邻居。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一:“术者望见之,大惊曰:‘此真贵人也!’ 起 笑曰:‘此吾傍舍 钱生 ,博徒尔。’”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三:“ 唐 王洪义 贱时,求傍舍瓜不与。及为侍御史,乃腾言园有白兔,县为集众捕逐,畦蓏无遗。”
《國語辭典》:小序  拼音:xiǎo xù
1.《毛诗》有〈大序〉和〈小序〉之分,冠于《诗经》之首,统论全诗之义者为〈大序〉;冠于每篇之首,分论各诗之义者为〈小序〉。
2.诗词文章前的序文。如:「这篇文章前的小序,说明了作者写作的动机。」
《國語辭典》:大序  拼音:dà xù
毛诗篇首〈关雎小序〉之后,总论诗义的序文,称为「大序」。作者说法不一。相对于小序而言。
《漢語大詞典》:分减(分減)
(1).减少自己所有之物分送他人。东观汉记·孔奋传:“ 奋 篤於骨肉,弟 奇 在 雒阳 为诸生……每有所食甘美,輒分减以遗 奇 。”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一:“盘飱老夫食,分减及溪鱼。”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矧僕所求不多,公乃曰亦不易致,即当分减;然必若易致,则已自致矣,安能烦於公?”
(2).指从中拿出一部分来。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官政:“茶盐商税之入,但分减商贾之利耳,行於商贾,未甚有害也。”
《國語辭典》:哲嗣  拼音:zhé sì
尊称别人的儿子。
《漢語大詞典》:惠人
(1).施恩惠于他人的人;仁慈的人。论语·宪问:“或问 子产 ,子曰:‘惠人也。’” 汉 王充 论衡·明雩:“或賫酒食,请於惠人之前,未出其泣,惠人终不为之陨涕。”
(2).施恩于人。 郭沫若 《橄榄·〈行路难〉下篇三》:“山水惠人,原无厚薄, 柳州 被谪,未为非福。”
《漢語大詞典》:赂遗(賂遺)
(1).以财物赠送或买通他人。史记·匈奴列传:“ 汉 遣中郎将 苏武 厚币赂遗单于。单于益骄,礼甚倨,非 汉 所望也。” 唐 蒋防 《霍小玉传》:“虽生之书题竟絶,而 玉 之想望不移,赂遗亲知,使通消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独有 黄子介 ,夙与同门学,亦名士之坎坷者, 王 留之甚久,时与祕语,赂遗甚厚。”
(2).赠送或买通他人的财物。汉书·匈奴传下:“单于知已无可奈何,又多得赂遗,即遣弟右贤王 舆 奉马牛随将率入谢。”新五代史·唐臣传·郭崇韬:“ 崇韜 素廉,自从入 洛 ,始受四方赂遗。”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外国·奉使被议:“尽发其受将领赂遗……追没其参貂等物。”
《國語辭典》:尊老  拼音:zūn lǎo
1.尊敬年老的人,如:「我们要尊老敬贤。」
2.位高年老的人。《北史。卷五三。万俟普传》:「初,神武以其父普尊老,特崇礼之,尝亲扶上马。」
3.父母。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七。穷通。司徒中山祝恬》:「家上有尊老,下有弱小,愿相随。」
4.佛教用语。指年老德尊的僧人。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二十五师资之道》:「但尊老之处多座须安,必有人来准仪而坐。」
《國語辭典》:瑶章(瑤章)  拼音:yáo zhāng
对他人书信的美称。如:「朋友已多年音讯杳茫,今日忽来瑶章,诉说近况。」
《漢語大詞典》:和章
谓酬和他人的诗章。一般只和其意,非必和其韵。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方夫人诗卷:“ 山舟学士 ……赋纪恩诗四章,一时和者不下百餘人。学士品题,以 芷斋 方夫人 为最。夫人时年八十,手书和章,笔力苍劲。”
《國語辭典》:地户(地戶)  拼音:dì hù
1.租种田地的人家。即佃户。如:「今年收成欠佳,就别为难那些地户了!」
2.通往地府的门户。《周礼。地官。大司徒》贾公彦疏引《河图括地象》:「天不足西北,地不足东南,西北为天门,东南为地户,天门无上,地门无下。」
《國語辭典》:业障(業障)  拼音:yè zhàng
1.佛教上指由于过去的恶行所造成的障碍。也作「孽障」。
2.骂人的话。意指可恶的傢伙、该死的人。《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心里想道:『这业障虽然去了,必定是还要回来吃我,如何了得?』」也作「孽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