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从人(從人)
主张合纵的人。史记·张仪列传:“夫从人饰辩虚辞,高主之节,言其利不言其害,卒有 秦 祸,无及为已。”《文选·班固〈答宾戏〉》:“从人合之,衡人散之,亡命漂説,羈旅骋辞。”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从人合之,助六国者;衡人散之,佐 秦 者也。”
《國語辭典》:从人(從人)  拼音:cóng rén
侍从、随从。《三国演义》第一九回:「时方冬寒,分付从人多带绵衣。」《儒林外史》第一回:「吩咐从人都下了马,屯在外边,把马都系在湖边柳树上。」也作「人从」。
《國語辭典》:天从人愿(天從人願)  拼音:tiān cóng rén yuàn
事态发展顺心如意。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谁知天从人愿,到的我家不上三日,就添了一个满抱儿小厮。」《红楼梦》第四回:「如今却好升出去了,可知天从人愿!」也作「天随人愿」。
分類:恰如所望
《国语辞典》:屈己从人(屈己从人)  拼音:qū jǐ cóng rén
委屈自己,以依顺他人。如:「为了大局著想,他也只好屈己从人了。」
《国语辞典》:天不从人愿(天不从人愿)  拼音:tiān bù cóng rén yuàn
事情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顺利,事与愿违。如:「即便天不从人愿,情势发展未如预期,但大家仍戮力以赴,力挽狂澜。」《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争奈天不从人愿,杨佥宪赍表进京,拜过万寿,赴部考察。他贪声大著,已注了不谨项头,冠带闲住。」
《国语辞典》:应天从人(应天从人)  拼音:yìng tiān cóng rén
应合天命,顺从民心。《梁书。卷五○。文学传下。颜协传》:「高祖受禅,见远乃不食,发愤数日而卒。高祖闻之曰:『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下士大夫事?而颜见远乃至于此也。』」也作「应天从民」、「应天从物」。
《國語辭典》:舍己从人(舍己從人)  拼音:shě jǐ cóng rén
放弃自己的意见或利益,而尊从他人。《书经。大禹谟》:「稽于众,舍己从人。」《孟子。公孙丑上》:「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也作「舍己就人」、「舍己从人」。
《國語辭典》:舍己从人(捨己從人)  拼音:shě jǐ cóng rén
放弃己见,听从他人。也作「舍己从人」、「舍己就人」。
《漢語大詞典》:顺天从人(順天從人)
见“ 顺天应人 ”。
《國語辭典》:顺天应人(順天應人)  拼音:shùn tiān yìng rén
顺应天理和民心。唐。陈子昂 谏政理书:「逮周文武创业,顺天应人,诚信忠厚,加于百姓,德泽休泰,兴乎颂声。」也作「顺人应天」、「应天顺民」、「应天顺人」。
《分类字锦》:适从人意(适从人意)
黄庭坚 中秋月下咏怀诗 清光适从人意满,壶觞政为诗社开。
分类:中秋
《國語辭典》:行李  拼音:xíng lǐ
1.行人、使者。《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汉。蔡琰〈胡笳十八拍〉:「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兮欲罢弹。」
2.出门时所携带的行装。《福惠全书。卷一。筮仕部。治装》:「行李百物求备。」《儒林外史》第五回:「捲捲行李,一溜烟走急到省城去了。」也作「行具」、「行器」。
《漢語大詞典》:行理
(1).使人。即受命出使者。左传·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无月不至。” 杜预 注:“行理,使人通聘问者。”《国语·周语中》:“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 韦昭 注:“行理,小行人也。” 章炳麟 《官制索隐》:“行人之官,某名曰使,亦或借理为之,《周语》云:‘行理以节逆之’是也。亦或借李为之,《左氏》云:‘行李之往来’是也。”参见“ 行李 ”。
(2).行道践理。管子·正第:“能服信政,此谓正纪。能服日新,此谓行理。”《四游记·猴王得仙赐姓》:“猴王道:‘你是行理君子,但望你指教我神仙去处。却好去拜访。’”
《漢語大詞典》:从者(從者)
(1).随从人员。论语·卫灵公:“﹝ 孔子 ﹞在 陈 絶粮,从者病,莫能兴。”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 宋 吕祖谦 《卧游录》:“﹝ 许询 ﹞使问君之从者。”
(2).指仆从。史记·刺客列传:“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
《國語辭典》:扈从(扈從)  拼音:hù zòng
旧称天子巡幸时随从护卫的人。《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扈从横行,出乎四校之中。」《聊斋志异。卷二。红玉》:「每思要路刺杀宋,而虑其扈从繁。」
《國語辭典》:少间(少間)  拼音:shǎo jiàn
1.不多时、一会儿。《水浒传》第九回:「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患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聊斋志异。卷一。画壁》:「少间,似有人暗牵其裾。」
2.疾病稍微好些。《旧唐书。卷一六六。列传。白居易》:「旬月以还,厥疾少间,杜门高枕,澹然安闲。」「间」文献异文作「閒」。《列子。周穆王》:「尹氏闻其友言,宽其役夫之程,减己思虑之事,疾并少閒。」汉。枚乘〈七发〉:「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閒乎?」
3.微小的空隙。宋。李之仪〈跋慎伯筠书〉:「户外之屦,至无少间。」
4.稍微止息。「间」文献异文作「閒」。《国语。晋语八》:「今若大其柯,去其枝叶,绝其本根,可以少閒。」
《漢語大詞典》:常随(常隨)
长随。官吏的随从人员。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刘大宾》:“ 刘大宾 者, 河州 副总戎 周公 之常随也。”
《國語辭典》:下心  拼音:xià xīn
1.用心。如:「他什么都好,就是不肯下心读书。」
2.谦抑从人。明。李贽〈定林庵记〉:「俛首下心,归礼穷士。」《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即不然,也该低首下心,先保全了太公,然后布告天下,问罪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