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7,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今文
伤今
今士
居今
今学
秪今
验今
今故
今本
通今
今向
今向
今早
去来今
今次
《國語辭典》:今文  拼音:jīn wén
汉代经学家指当时流行的隶书,称为「今文」。相对于籀书的「古文」而言。《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伏生传》:「孔氏有《古文尚书》,而安国以今文读之,因以起其家。」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表、笺、状、策……今文赞铭,凡二百九十一篇。」
《漢語大詞典》:伤今(傷今)
忧思今日。常用以表达对现状的不满。 宋 辛弃疾 《贺新郎·用前韵再赋》词:“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右手淋浪才有用,闲却持螯左手。漫赢得、伤今感旧。” 明 李时勉 《〈犁眉公集〉序》:“伤今悼古,牢笼百态,可以超迈当世者,则於覆瓿集见之。” 鲁迅 《准风月谈·双十怀古》:“附记:这一篇没有能够刊出,大约是被抽去了的,盖双十盛典,‘伤今’固难,‘怀古’也不易了。”
《漢語大詞典》:今士
现代人士。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八:“作者非今士,相去时已千。”
分類:现代人
《分类字锦》:居今
文心雕龙开辟草昧岁纪绵邈居今识古其载籍乎
分类:书籍
《漢語大詞典》:今学(今學)
(1).书法名词。指北碑、 汉 篆。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体变:“吾今判之,书有古学,有今学。古学者, 晋 帖、 唐 碑也,所得以帖为多,凡 刘万庵 、 姚姬传 等皆是也。今学者,北碑、 汉 篆也,所得以碑为主,凡 邓石如 、 张廉卿 等是也。”
(2).今文经学的省称。详“ 今文经学 ”。
《漢語大詞典》:今文经学(今文經學)
经学中研究今文经籍的学派。今文经,指 西汉 学者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传授的儒家经典。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九节:“ 董仲舒 是 西汉 今文经学的创始人。”
《漢語大詞典》:秪今
现在。 唐 岑参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章》:“天子预开 麟阁 待,秪今谁数 贰师 功?”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 崔护 ﹞因题诗於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暎红。人面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分類:现在
《韵府拾遗 侵韵》:验今(验今)
宋史林勋传建炎三年献本政书十三篇陈亮曰勋为此书考古验今思虑周密可谓勤矣
《漢語大詞典》:今故
犹今古。现在和过去。庄子·秋水:“证曏今故,故遥而不闷。” 郭象 注:“今故,犹古今。”
《漢語大詞典》:今本
指当前通行的书籍版本。与“古本”相对。
《漢語大詞典》:通今
通晓当今的知识。 宋 周必大 《敷文阁学士李仁甫挽词》:“鸣珮 甘泉 不乏人,谁能博古復通今。” 清 彭玉麟 《广学校》:“夫所贵於儒者,贵其博古耳,通今耳。” 郑观应 《题何沃生胡翼南新政书》诗:“泥古不通今, 亚洲 成瓦裂。”
《漢語大詞典》:今向(今曏)
今昔,今古。 清 顾炎武 《京师作》诗:“纵横数遗事,太息观今曏。”
分類:今古
《漢語大詞典》:今向
今昔,今古。
分類:今古
《漢語大詞典》:今早
亦作“ 今蚤 ”。 蚤,通“ 早 ”。今朝,今天。 元 无名氏 《桃花女》楔子:“到今蚤日将晌午,方纔着我开舖面。” 元 无名氏 《桃花女》楔子:“不想你今早果然无事回来。” 清 李渔 《比目鱼·耳热》:“今早有几个朋友,约我一同去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今早奴进城格辰光,倒説有两三起拦舆喊冤格呀!”
分類:今天
《漢語大詞典》:去来今(去來今)
佛教语。指过去、未来、现在。 唐 窥基 《大乘法苑义林章记》一:“去来今三,是时一切。” 宋 苏轼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诗:“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
《漢語大詞典》:今次
这回,这番。《水浒传》第三六回:“今次正从这里经过,如何不结识他?”《水浒传》第五六回:“放着有高手弟兄在此,今次却用着 鼓上蚤 时迁 去走一遭。”
分類:这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