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胖呵呵  拼音:pàng hē hē
形容人身材肥胖的样子。如:「那老闆长得胖呵呵的,一脸和气,因此生意很好。」也作「胖嘟嘟」。
《国语辞典》:摸骨相  拼音:mō gǔ xiàng
一种相术。用手摸人身上的骨骼,即能推知其过去,预言未来贵贱祸福。如:「听说关西那个瞎子的摸骨相很准。」也称为「揣骨」。
《国语辞典》:伤害罪(伤害罪)  拼音:shāng hài zuì
法律上指无杀人之犯意,而故意伤害他人身体或健康所成立的犯罪行为。可分为普通伤害罪、重伤罪、过失伤害罪等。
《国语辞典》:三寸丁  拼音:sān cùn dīng
1.棺材钉。形状上大下窄。如:「别太早下判断!人的一生功过,往往要三寸丁钉上以后才能客观论定。」
2.比喻人身材矮小。如:「别小看那三寸丁的身材,他可是这次马拉松的冠军。」
《国语辞典》:塌拉骨  拼音:tā la gǔ
骂人的话。旧时讥讽女人身分下贱、蛮横不讲理、作风不正派。《醒世姻缘传》第九六回:「怪塌拉骨蹄子,夹著狗屄走罢了,甚么二奶奶三奶奶!你家题主点名哩么?」
《漢語大詞典》:附魂
迷信谓魂灵依附在活人身上。 明 沈德符 野获编·鬼怪·献县盗鬼:“独 江夫人 死后,復附魂於幸免之婢,备述初为厉鬼见杀之状,阴府相悯之言。”《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大郊 见他説出银子,数目相对,已知果是 杨化 附魂,不敢隐匿。”
《漢語大詞典》:嗝吱
胳肢。在别人身上抓挠,使之发痒。 吴组缃 《泰山风光》:“他们在地上扭做一起,这一个探手到那一个腰里去掏,那一个怕嗝吱,笑得软瘫了,一件东西便被抢了去。” 魏巍 《东方》第二部第十章:“他还有一个特别大的弱点,就是害怕嗝吱,你只要用手一比,装作嗝吱他的样子,手指头还没到,他就嘎嘎地笑个不停。”
《漢語大詞典》:跟丁
旧时跟随在主人身边供使唤的人。亦喻指走卒。 鲁迅 《南腔北调集·〈萧伯纳在上海〉序》:“至于有些 中国 报,那是无须多说的,因为原是洋大人的跟丁。” 李劼人 《大波》第二部第一章:“ 蹇小湖 仍在问他的跟丁:‘你又怎么晓得走这一条路呢?’”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第一章:“外号人称‘抓鱼儿’的,带着两个跟丁走了过来。”
《漢語大詞典》:画瓶盛粪(畫瓶盛糞)
佛教语。谓人身如盛粪的画瓶,身为幻相,乃诸苦所集。
《國語辭典》:虎背熊腰  拼音:hǔ bèi xióng yāo
背宽厚如虎,腰粗壮似熊。形容人的体型魁伟。元。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二折:「好汉,狗背驴腰的。哦,是虎背熊腰。」《镜花缘》第九五回:「只见里面有两个少年大汉迎了出来。一个面如重枣,一个脸似黄金;都是虎背熊腰,相貌非凡」。也作「虎体熊腰」、「熊腰虎背」。
《漢語大詞典》:鬼附
古代称癔症。古人认为鬼附人身而得病,故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升麻:“﹝主治﹞安魂定魄,鬼附啼泣。”
分類:人身得病
《漢語大詞典》:汉大心实(漢大心實)
谓人身材高大而性格老实。 梁斌 《红旗谱》二四:“ 朱老忠 看老汉是个汉大心实的江湖人,看着 江涛 洗完了脸,把房饭安排好了,就走到柜房里去。”
《漢語大詞典》:剥猪猡(剥猪玀)
方言。旧时 上海 盗匪抢劫行人,并将受害人身上衣服也抢去,称为“剥猪猡”。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老先生,请您不要怕。海派会‘剥猪猡’,我们是文明人,不干这玩意儿的。”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集·旧上海》:“有一天晚上,他看戏回来,身上的皮袍子和丝棉袄都没有了,冻得要死。这叫做‘剥猪猡’。”
《漢語大詞典》:踩人
踏在别人身上。比喻损害他人以营私利。 韩少功 《飞过蓝天》:“想踩人的,到秘书耳边打小报告去了。”
《國語辭典》:扒窃(扒竊)  拼音:pá qiè
自他人身上偷取财物。如:「小偷专门扒窃别人的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