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关演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八二一
关演,字子长,号雪溪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见《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仁和人,字晋卿,一字晋轩,号云岩,一号曙笙,又号柱生,晚号青城山人。乾隆四十五年进士。官礼部侍郎。善画山水。
晚晴簃诗汇·卷一○二
关槐,字柱生,一字曙笙,号云岩,一号晋轩,仁和人。乾隆庚子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有《青城山人诗集》。
《國語辭典》:天人感应(天人感應)  拼音:tiān rén gǎn yìng
天意和人事的相互感应。为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思想的学说,认为人的行为能感应上天,上天也能影响人事。汉董仲舒在答武帝策问中有详细的阐论。《大宋宣和遗事。亨集》:「臣切谓天人感应,一理也。人心悦则天意得;人心怨则天变彰。」
《國語辭典》:天人合一  拼音:tiān rén hé yī
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观念。宋代理学家认为「仁」是所有德行的总名,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所以学者应汲于求仁,尽己之心性,存天理,去人欲,由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而与天地合德,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漢語大詞典》:天人之分
中国 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与“天人合一”说相对立。强调“天道”与“人道”之别,亦即自然与人为的区分,认为“天”是自然,既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能主宰人间的治乱吉凶。 战国 时 荀子 首先提出这种理论。荀子·天论:“明於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漢語大詞典》:一条线儿拴俩蚂蚱(一條線兒拴倆螞蚱)
俗谚。形容两人关系密切,彼此牵连。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也不是我坏良心来兜揽你,因为咱们俩是‘一条线儿拴俩蚂蚱’,飞不了我迸不了你的。”
《國語辭典》:嘘寒问暖(噓寒問暖)  拼音:xū hán wèn nuǎn
形容对人关怀爱护十分周到。如:「隔壁的张伯母总是对我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分類:人关
《国语辞典》:多谢关照(多谢关照)  拼音:duō xiè guān zhào
很感谢别人关心、招呼的客气话。《老残游记》第六回:「店夥送出,再三叮咛:『进了城去,切勿多语,要紧!要紧!』老残笑著答道:『多谢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