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0,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九体
矫形
解剖
疥虫
六魄
卫气
穴位
十二属
支兰
种痘
水疗
耻丘
骨盘
发疹
足部
《漢語大詞典》:九体(九體)
(1).谓祭牲分解的九个部分。仪礼·特牲馈食礼“尸俎:右肩、臂、臑、肫、胳、正脊二骨、横脊、长胁二骨、短胁” 汉 郑玄 注:“尸俎,神俎也。士之正祭礼九体,贬於大夫,有併骨二,亦得十一之名,合少牢之体数。” 李如圭 集释:“肩、臂、臑、肫、胳、脊、胁为七体;特牲礼则增横脊、短胁而九;少牢又增脡脊、代胁而十一。”
(2).指人体的九个组成部分。
《漢語大詞典》:矫形
通过外科手术使人体恢复正常形态。例如:矫形外科;矫形医生。
《國語辭典》:解剖  拼音:jiě pǒu
剖视生物的躯体,以观察并瞭解其组织构造及器官位置。
《漢語大詞典》:疥虫(疥蟲)
生长在人体的皮肤下引起疥疮的寄生虫。体长约0.4毫米,椭圆扁平,身上有毛,有四对脚,脚上有吸盘。《何典》第四回:“和尚道:‘不妨,待我打发徒弟进去,连未考的疥虫替你一齐触杀便了。’”
《漢語大詞典》:六魄
古人迷信,以为人体有七魄,人死,除一魄守其骸骨,馀六魄皆沦散。《剪灯新话·牡丹灯记》:“伏念某青年弃世,白昼无邻,六魄虽离,一灵未泯。”
《漢語大詞典》:卫气(衛氣)
(1).中医学名词。为人体中饮食水谷所化生之精气,具有保卫肌表、抗御外邪的作用。灵枢经·本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闔者也。”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持素脉篇:“卫气者,出其胃气之慓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参见参见“营卫”。
(2).犹养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虽非胎息之迈术,斯亦卫气之一方也。”
《國語辭典》:穴位  拼音:xué wèi
人体经脉会聚的部位。多为密集的神经末稍或粗神经经过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十二属(十二屬)
(1).古代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支,作为人的生年相属,也称“十二生肖”。 汉 王充 《论衡·物势》蔡邕 《月令问答》已有此说, 南朝 陈 沈炯 有《十二属》诗。 五代 徐夤 《鸡》诗:“名参十二属,花入羽毛深。” 明 杨慎 《艺林伐山·十二属》:“子鼠、丑牛,十二属之説, 朱子 谓不知所始,余以为此天地自然之理,非人能为也。”参见“ 十二相属 ”。
(2).人体的十二个部位。
《漢語大詞典》:十二相属(十二相屬)
古代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支,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后以为人生在某年即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丑年生的肖牛等,称为“十二相属”,又称“十二生肖”。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大虫、老鼠,俱为十二相属,何怪之有?”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十二相属起于后汉:“窃意此本起于北俗,至 汉 时 呼韩邪 疑塞入居 五原 ,与齐民相杂,遂流传入 中国 耳……则十二相属起于 后汉 无疑也。”参阅论衡·物势、 汉 蔡邕 《月令问答》
《漢語大詞典》:支兰(支蘭)
(1).指人体的脉络。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上有絶阳之络,下有破阴之纽,色废脉乱,故形静如死状。太子未死也。夫以阳入阴,支兰藏者生;以阴入阳,支兰藏者死。” 张守节 正义引《素问》曰:“支者顺节,兰者横节。”
(2).毒草狼牙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狼牙
《國語辭典》:种痘(種痘)  拼音:zhòng dòu
把痘苗接种在人体上,以预防天花。也称为「种牛痘」、「种花」。
《国语辞典》:水疗(水疗)  拼音:shuǐ liáo
指将水作用于人体表面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对肢体受伤后的复健有效,且对于脑性麻痹、腰痛、背痛等造成的疼痛都可以减轻。
《国语辞典》:耻丘(耻丘)  拼音:chǐ qiū
人体外生殖器上方隆起的部分,其上生有阴毛。
《国语辞典》:骨盘(骨盘)  拼音:gǔ pán
位于人体躯干部下端,为连结下肢于脊柱的连接部分。由肠骨、坐骨、耻骨等三对骨构成的左右髋骨,于其脊柱侧与荐骨相接,形成盘状,故称为「骨盘」。
《国语辞典》:发疹(发疹)  拼音:fā zhěn
泛称人体皮肤上出现小红点的现象。发疹的症状因病情而异,大致可分为出血斑、热性发疹及流行性水痘与麻疹等。
《国语辞典》:足部  拼音:zú bù
人体下肢踝骨以下的部分。如:「糖尿病患者若足部有病变,应提早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