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八寸三分帽子
原指人人可戴的帽子。比喻到处适用。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中游日记:“载 都 ( 都匀 )八景,俱八寸三分帽子,非此地确然特出之奇也。” 清 魏禧 《日录杂说》:“古今道理、经济,有一种八寸三分帽,却人人戴得恰好者,切莫认作先儒正心诚意,封建井田看。”
《國語辭典》:臭名昭著  拼音:chòu míng zhāo zhù
丑恶的名声昭彰显著。如:「他卖国求荣,早已臭名昭著,为国人所唾弃。」
《國語辭典》:神怒人怨  拼音:shén nù rén yuàn
鬼神震怒,人民痛恨。形容为非作歹,罪大恶极,引起众怒。《晋书。卷七七。殷浩传》:「神怒人怨,众之所弃。倾危之忧,将及社稷。」也作「神怒民痛」、「神怒民怨」。
《國語辭典》:人给家足(人給家足)  拼音:rén jǐ jiā zú
家家户户生活富足,衣食充裕。《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要曰彊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也作「家给人足」。
《國語辭典》:人自为战(人自為戰)  拼音:rén zì wéi zhàn
人人主动拚死战斗。形容人人搏命奋战。《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宋。苏轼〈乞增脩弓箭社条约状〉二首之一:「人自为战,虏甚畏之。」
《國語辭典》:脍炙人口(膾炙人口)  拼音:kuài zhì rén kǒu
脍,细切肉。炙,烤肉。脍炙皆为人所喜好,后遂以脍炙人口形容为人赞赏的诗文,或流行一时的事物。明。宋濂《宋学士文集。卷一六。刘彦最诗集序》:「相传必有卓绝于人者,不然彦最之诗,何为脍炙人口而弗厌哉?」《花月痕》第一回:「幸而为比翼之鹣,诏于朝,荣于室,盘根错节,脍炙人口。」
《漢語大詞典》:家衍人给(家衍人給)
家家富裕,人人丰足。 汉 桓宽 盐铁论·通有:“ 宋 、 卫 、 韩 、 梁 ,好本稼穡,编户齐民,无不家衍人给。”
《漢語大詞典》:家殷人足
家家富裕,人人丰足。史记·苏秦列传:“ 临菑 之涂,车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國語辭典》:家喻户晓(家喻戶曉)  拼音:jiā yù hù xiǎo
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事情、名声传布极广。《镜花缘》第八一回:「今日之下,其所以家喻户晓,知他为忠臣烈士,名垂千古者,皆由无心而传。」《情变》第四回:「一人传十,十人传百,区区一个八里铺,能有多大地方,不到几天,便传得家喻户晓。」
《國語辭典》:家给人足(家給人足)  拼音:jiā jǐ rén zú
家家丰衣足食,人人生活富足。《史记。卷六八。商君传》:「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晋书。卷六六。陶侃传》:「是以百姓勤于农殖,家给人足。」也作「户给人足」、「家给民足」、「人给家足」。
《國語辭典》:皆大欢喜(皆大歡喜)  拼音:jiē dà huān xǐ
大家都十分高兴、满意。如:「这件事终于有了圆满结局,真是皆大欢喜!」
《漢語大詞典》: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比喻害人的人或事物,人人痛恨。 毛泽东 《反对党八股》:“如果我们连党八股也打倒了,那就算对于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最后地‘将一军’,弄得这两个怪物原形毕露,‘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两个怪物也就容易消灭了。”
《國語辭典》:立地成佛  拼音:lì dì chéng fó
佛教禅宗指人皆有佛性,积恶之人,转念为善,即可成佛。后指人若能改过迁善,就能让生命获得新意义。《五灯会元。卷一九。东山觉禅师》:「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飏下屠刀,立地成佛。」《聊斋志异。卷七。罗祖》:「今世诸檀越,不求为圣贤,欲望成佛祖。请遍告之:『若要立地成佛,须放下刀子去。』」
《漢語大詞典》:流口常谈(流口常談)
人人挂在嘴上的老话。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列公可知这‘一宿无话’四个字怎的讲法?这四个字,久已作了小説部中千人一面的流口常谈。”
分類: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