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附向(附嚮)
亲近归向。新唐书·李敬玄传:“监脩国史,进吏部尚书。居选部久,人多附嚮。”
分類:亲近归向
《漢語大詞典》:偏昵(偏暱)
特别亲近。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四:“人主宫闈之中,少有偏暱,臣子不可妄有攀援,亦不可过为排击。”
分類:特别亲近
《漢語大詞典》:习洽(習洽)
亲近融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纫针:“ 黄 以不得於 虞 ,亦託作贾,跡 王 所在,设饌相邀,更復助以资本,渐渍习洽。”
分類:亲近融洽
《漢語大詞典》:狎扰(狎擾)
谓亲近嬉闹。 唐 张说 《羊乳麞表》:“牝羊乳麞麑一头,狎扰因依,动息随恋,如从所产,若素同羣。” 明 谢肇浙 《五杂俎·地部二》:“先是舟侧一巨鱼,狎扰不去,舟人谓可膾也,饵而获之,其大专车。”
分類:亲近
《漢語大詞典》:幸媚
谓亲近宠幸。后汉书·顺帝纪:“ 桂阳 太守 文礱 ,不惟竭忠,宣畅本朝,而远献大珠,以求幸媚,今封以还之。” 宋 朱熹 《策问》:“詔郡国,毋得以羡餘来献求幸媚。”
《漢語大詞典》:四戚(四慼)
四种令人忧愁、悲伤的事。即远行、登山、临水、送将归。
旧指四种亲近的关系。逸周书·大武:“四戚:一内姓,二外婚,三友朋,四同里。” 孔晁 注:“言所宜亲也。” 朱右曾 校释:“睦宗族,卹婚姻,联朋友,敬乡党,皆所以使民相亲。”逸周书·大开武:“四戚:一内同外,二外婚姻,三官同师,四哀同劳。” 朱右曾 校释:“妻父曰婚,婿父曰姻;师,长也。同师,同僚也。”
《國語辭典》:贴心(貼心)  拼音:tiē xīn
最亲密、最知己。如:「他向来是我最贴心的朋友。」
《國語辭典》:贴切(貼切)  拼音:tiē qiè
密合妥当。《儒林外史》第五四回:「只消这一句,便将题目点出,以下就句句贴切,移不到别处宴会的题目上去了。」《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众人笑道:『再莫若「兰风蕙露」贴切了。』」
《漢語大詞典》:昵厚(暱厚)
亲善。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监·内官勘狱:“ 陈矩 故与 沈四明 暱厚,此举尤为士林所美云。”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京职·刘文泰:“是时大臣暱厚 文泰 者,故不用‘合和御药大不敬’正条。”
亲近而倚重。新唐书·于颀传:“﹝ 頎 ﹞累迁京兆尹,任机譎,为政烦碎无大体, 元载 昵厚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果报·赵少保祭六大臣:“ 赵甬江 少保,以 分宜 相昵厚,从侍郎骤拜三孤。”
《漢語大詞典》:赏狎(賞狎)
赏识亲近。梁书·柳恽传:“初, 宋 世有 嵇元荣 、 羊盖 ,并善弹琴,云传傅安道之法, 惲 幼从之学,特穷其妙。 齐 竟陵王 闻而引之,以为法曹行参军,雅被赏狎。”南史·周弘正传:“ 藏法师 於 开善寺 讲説,门徒数百, 弘正 年少,未知名……既而乘间进难,举坐尽倾,法师疑非世人,覘知,大相赏狎。”
分類:赏识亲近
《漢語大詞典》:沙劘
摩挲,抚摩。引申谓亲近。《楚辞·王褒〈九怀·株昭〉》:“修洁处幽兮,贵宠沙劘。凤皇不翔兮,鶉鴳飞扬。” 洪兴祖 补注:“沙,苏何切,摩挱也。”
《漢語大詞典》:钦亲(欽親)
敬重亲近。 汉 扬雄 百官箴·宗正箴:“巍巍帝 尧 ,钦亲九族。”
分類:敬重亲近
《漢語大詞典》:吸习(吸習)
翕习。附和亲近,习以为常。三国志·魏志·管辂传“闻 晏颺 皆诛,然后舅氏乃服” 裴松之 注引《管辂别传》:“吾数与 平叔 共説 老 庄 及,常觉其辞妙於理,不能折之。又时人吸习,皆归服之焉,益令不了。”宋书·恩倖传·戴法兴:“ 法兴 与太宰、 颜 柳 一体,吸习往来,门客恒有数百。”
《漢語大詞典》:亵幸(褻幸)
亲近宠幸。新唐书·熊望传:“ 文宗 立, 韦处厚 秉政,詔 望 因缘险薄,营密职,图褻幸,讙沸众议,贬 漳州 司户参军。”
《漢語大詞典》:相戚
互相亲近。管子·轻重丁:“故 桓公 推仁立义,功臣之家兄弟相戚,骨肉相亲,国无飢民。” 马非百 新诠:“戚,亲也。”
分類:相亲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