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亲上作亲(亲上作亲)  拼音:qīn shàng zuò qīn
原为亲戚,又再结姻亲。《红楼梦》第九○回:「宝玉的事,老太太总是要亲上作亲的,凭谁来说亲横竖不中用。」也作「亲上成亲」。
《国语辞典》:亲疏远近(亲疏远近)  拼音:qīn shū yuǎn jìn
血缘及亲戚关系的厚薄浓淡。《红楼梦》第五回:「视姊妹弟兄皆出一意,并无亲疏远近之别。」
《国语辞典》:亲上加亲(亲上加亲)  拼音:qīn shàng jiā qīn
原为亲戚,又再结姻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李尚书既做了天祐舅子,又做了天锡中表联襟,亲上加亲,十分美满。」《文明小史》第四○回:「你见姑太太,只说我们太太极愿意结这头亲事的,为的是亲上加亲。」也作「亲上成亲」。
《国语辞典》:亲朋好友(亲朋好友)  拼音:qīn péng hǎo yǒu
泛指所有的亲戚、朋友。如:「本店开张之日,希望各位亲朋好友都能光临指教。」
分类:亲戚朋友
《国语辞典》:亲家礼道(亲家礼道)  拼音:qìng jia lǐ dào
有亲戚关系。《西游记》第九十四回:「八戒道:『没事!没事!我们与他亲家礼道的,他便不好生怪。』」
分类:有亲亲戚
《国语辞典》:国戚皇亲(国戚皇亲)  拼音:guó qī huáng qīn
皇帝后妃的家族亲戚。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使不著国戚皇亲,玉叶金枝,便是他龙孙帝子,打杀人也吃官司。」
《国语辞典》:共叙旧姻(共叙旧姻)  拼音:gòng xù jiù yīn
彼此原有怨隙成见的亲戚,抛弃旧怨,重新和好。《幼学琼林。卷二。外戚类》:「共叙旧姻,曰原有瓜葛之亲。」
《国语辞典》:乾乾儿的(乾乾儿的)  拼音:gān gān ér de
1.乾燥。如:「乾乾儿的地板,被小孩子弄倒了水杯,变得湿答答的。」
2.亲戚往来,未带礼物,常自歉为「乾乾儿的」;晚辈前来探访,而无礼物可以赠送,也常自歉为「乾乾儿的」。
《国语辞典》:胯骨轴儿(胯骨轴儿)  拼音:kuà gǔ zhóu ér
1.腰胯的关节。
2.俗称很疏远的亲戚为胯骨轴儿上的亲戚。
《国语辞典》:葭莩之亲(葭莩之亲)  拼音:jiā fú zhī qīn
葭莩,芦苇中的薄膜。比喻关系疏远的亲戚。《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传》:「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
《国语辞典》:交门亲眷(交门亲眷)  拼音:jiāo mén qīn juàn
因两家儿女互相配婚而形成的亲戚。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将妹子玉姐与兄弟为妻,做一个交门亲眷,可不好那!」
《国语辞典》:五百年前是一家  拼音:wǔ bǎi nián qián shì yī jiā
亲戚关系很远,但总有一点渊源。为同姓间互攀关系的用语。元。郑廷玉《忍字记。楔子》:「可不道一般树上无有两般花,五百年前是一家。」《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你既然姓牛,五百年前是一家,我和你祖孙相称罢。」
《国语辞典》:沾亲带骨(沾亲带骨)  拼音:zhān qīn dài gǔ
有亲戚或朋友的关系。《醒世恒言。卷二三。金海陵纵欲亡身》:「女待诏道:『贵哥莫非与老爷沾亲带骨么?』海陵道:『不是。』」也作「沾亲带故」。
《国语辞典》:姻族广茂(姻族广茂)  拼音:yīn zú guǎng mào
亲戚众多。唐。沈既济《任氏传》:「崟姻族广茂,且夙从逸游,多识美丽。」
分类:亲戚众多
《国语辞典》:不著亲(不著亲)  拼音:bù zhuó qīn
非亲非故,没有亲戚关系。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三折:「风浪越大了!船儿又小,渰上水来了也,不著亲的快请一个下水去,才救的一船人性命。」也作「不关亲」、「不因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