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京职(京職)
在京师所任的官职。《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魏生 ﹞果然一举成名,榜上一甲第九名,除授京职,到差甚是华艳动人。” 明 沈德符 野获编·果报·仇鬼下隶:“ 慈 遂巨富,以厚糈馈主赎身去,且入貲为京职。”
分類:京师官职
《漢語大詞典》:燕邸
(1).指 燕王 在京师的邸舍。汉书·卢绾传:“ 高后 时, 綰 妻与其子亡降,会 高后 病,不能见,舍 燕邸 ,为欲置酒见之。” 颜师古 注:“诸侯王及诸郡朝宿之馆,在京师者谓之邸。”
(2).泛指旧时官员在京师的邸舍。 明 袁宏道 《拙效传》:“ 冬 即余僕也……今年随至 燕 邸,与诸门隶嬉游半载,问其姓名,一无所知。”
(3). 燕京 的旅舍。 清 林云铭 《林四娘记》:“先是 陈 需次 燕 邸,贷京商二千緡,商急索不能应。”
《漢語大詞典》:夏课(夏課)
(1). 唐 代举子,落第后寄居京师过夏,课读为文,谓之“夏课”。其间所作诗文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退而肄业,谓之过夏。执业以出,谓之夏课。” 唐 韩偓 《夏课成感怀》诗:“凄凉身事夏课毕,濩落生涯秋风高。”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述进士下:“执业以出,谓之夏课。”自注:“亦作秋卷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卢司空 钧 ,为郎官守 衢州 。有进士贄謁,公开卷閲其文十餘篇,皆公所制也。语曰:‘君何许得此文?’对曰:‘某苦心夏课所为。’”
(2).泛指举业。 清 林则徐 《广东越华粤秀羊城三书院观风告示》:“睹兹夏课之勤,见猎依然心喜。”参阅 唐 李淖 《秦中岁时记》、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乙。
《漢語大詞典》:冬集
职事官员任满后,按规定冬季集于京师参加铨选,谓之冬集。始于 唐 代。新唐书·选举志下:“六品以下始集而试,观其书、判。已试而銓,察其身、言;已銓而注,询其便利而拟;已注而唱,不厌者得反通其辞,三唱而不厌,听冬集。”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铨曹:“ 高宗 龙朔 之后,以不堪任职者众,遂出长牓放之冬集,俗谓之‘长名’。” 唐 段成式 《剑侠传·贾人妻》:“公授官之期尚未,出游之资且无,脱不见鄙,但同处以须冬集可矣。”
《漢語大詞典》:畿服
(1).指天下。后汉书·董卓传论:“ 董卓 初以虓闞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 李贤 注:“畿,谓王畿也。服,九服也。”
(2).指京师附近地区。《晋书·江统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 华 同。而因其衰弊,迁之畿服,士庶翫习,侮其轻弱,使其怨恨之气毒於骨髓。”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九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畿服,谓邦畿千里之内。”宋书·索虏传:“顷诛讨 蛮 髦,事止畿服。”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邕州 蔡大夫 京 ﹞后以进士举上第,寻又学究登科,而作尉畿服。”
《國語辭典》:都人士  拼音:dū rén shì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五章。根据〈诗序〉:「都人士,周人刺衣服无常也。」或亦指咏某贵家女出嫁于周之诗。首章二句为:「彼都人士,狐裘黄黄。」
分類:京师
《漢語大詞典》:竹使符
(1). 汉 时竹制的信符。右留京师,左与郡国。凡发兵用铜虎符,其馀征调用竹使符。汉书·文帝纪:“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鐫刻篆书,第一至第五。”亦省称“ 竹使 ”。后汉书·杜诗传:“旧制发兵,皆以处符,其餘徵调,竹使而已。”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 郑康成 周礼注云:‘今日徵郡守以竹使符。’”
(2).泛指地方官吏的印符。 南朝 梁元帝 《侍中新渝侯墓志铭》:“三分竹使,再徙建旟。” 唐 房孺复 《酬窦大闲居见寄》:“名惭竹使宦情少,路隔 桃源 归思迷。” 宋 苏轼 《送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诗:“ 中山 保塞 两穷边,卧治雍容已百年,顾我迂愚分竹使,与君谈笑用蒲鞭。”
(3).借指州郡长官。 唐 张九龄 《登荆州城楼》诗:“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
《國語辭典》:卫所(衛所)  拼音:wèi suǒ
明代军队的编制。大者称卫,约五千馀人;小者称所,约一千一百二十人,统属于都司。
《漢語大詞典》:华京(華京)
犹京华。京师。《文选·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务协华京想,詎存空谷期。” 李善 注:“华京,犹京华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白鹦鹉赋》:“往秘奇於鬼服,来充美於华京。”
分類:京师
《漢語大詞典》:赤令
指京师所治县的县令。 唐 孟郊 《严河南》诗:“赤令风骨峭,语言清霜寒。不必用雄威,见者毛髮攒。我有赤令心,未得赤令官。” 宋 王溥 唐会要·丞簿尉:“ 贞元 六年十二月二日勅:刺史县令,以四考为限,赤令既是常参官,不在四考限。次赤令既同京官,宜以三考为限。”宋史·窦俨传:“请改两畿诸县令及外府州五千户以上县令为县大夫,陞为从五品下,畿大夫见府尹如赤令之仪。”参见“ 赤县 ”。
分類:京师县令
《國語辭典》:赤县(赤縣)  拼音:chì xiàn
赤县神州的简称。参见「赤县神州」条。南朝梁。江淹〈游黄檗山〉诗:「南州饶奇怪,赤县多灵仙。」
分類:赤县京都
《國語辭典》:河运(河運)  拼音:hé yùn
利用河道输运粮食、货品或载运旅客等。如:「台湾的河流因水量不稳,所以河运不发达。」《元史。卷一六六。列传。罗璧》:「至元十二年,始运江南粮,而河运弗便。」
《漢語大詞典》:京学(京學)
京师的太学。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光皇命驾北内:“ 闽 士 林自知 观过 与 谢 同游於京学。”
分類:京师太学
《漢語大詞典》:街使
巡视京师六街的官吏。新唐书·百官志四上:“左右街使,掌分察六街徼巡。”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五:“七月壬子,宴宰臣、 河南 尹、翰林学士、两街使于 甘水亭 。”太平广记卷四四六引 宋 景奂 《野人闲话·杨于度》:“ 蜀 中有 杨于度 者善弄胡猻…… 于度 唱曰:‘街使来。’輒不起。‘御史中丞来。’亦不起。或微言:‘ 侯侍中 来。’胡猻即便起走,眼目张惶,佯作惧怕,人皆笑之。”
《國語辭典》:便钱(便錢)  拼音:biàn qián
宋开宝年间发行的票券。古时商人行贾各地,携钱不便,故常至朝廷所设的便钱务,申请以钱换券,凭券至各州取钱。凡持券兑换,必须当天给付,因其便利取钱,故称「便钱」。
《漢語大詞典》:府解
唐 代府州贡举士子会试于京师称为府解。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争解元:“ 高贞公 郢 就府解后,时试官别出题目曰《沙洲独鸟 赋 》。 郢 援笔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