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2
词典
1
分类词汇
21
共22,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分类词汇
(续上)
一刀一枪
擂鼓三通
第一火线
兵不接刃
兵不血刃
军不血刃
临军对阵
《漢語大詞典》:
一刀一枪(一刀一槍)
指上阵交锋。
《
儒林外史
》
第三九回:“将来到疆场,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也不枉了一个青史留名。”
《荡寇志》
第八五回:“就是阵上一刀一枪,山高水低失陷了,命里注定,爹爹也休记罣。” 杨朔
《三千里江山》
第十五段:“别看咱这活不起眼,也是跟敌人一刀一枪拚啊。”
分類:
上阵
交锋
《国语辞典》:
擂鼓三通
拼音:
léi gǔ sān tōng
古代战场上,两军对垒,列阵交锋,常击鼓三次,以激励士气,助长威风。《三国演义》第七二回:「操出马立于门旗下,两行布列龙凤旌旗,擂鼓三通,唤玄德答话。」
分类:
战场
两军
对垒
列阵
交锋
击鼓
三次
《国语辞典》:
第一火线(第一火线)
拼音:
dì yī huǒ xiàn
1.战争时,两军交锋的前方攻禦线。
2.居于先锋地位。如:「我现在处于第一火线,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分类:
战争
争时
先锋
地位
两军
交锋
前方
《漢語大詞典》:
兵不接刃
作战时兵器没接触,谓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
吕氏春秋·怀宠
》
:“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 高诱 注:“接,交。”
分類:
作战
兵器
接触
战事
顺利
交锋
激战
取得
得胜
胜利
《國語辭典》:
兵不血刃
拼音:
bīng bù xuè rèn
尚未实际交战,即已征服敌人。语出《荀子。议兵》:「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故近者亲其善,远者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后也用来比喻轻易得胜。《晋书。卷六六。陶侃传》:「默在中原,数与石勒等战,贼畏其勇,闻侃讨之,兵不血刃而擒也,益畏侃。」《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陛下离京才四十二日,兵不血刃,北举燕南之地,此不世之功。」也作「兵无血刃」、「军不血刃」。
分類:
兵器
战事
顺利
交锋
激战
取得
得胜
胜利
《國語辭典》:
军不血刃(軍不血刃)
拼音:
jūn bù xuè rèn
比喻轻易得胜。参见「兵不血刃」条。三国蜀。诸葛亮〈为后帝伐魏诏〉:「夫王者之兵,有征无战,尊而且义,莫敢抗也,故鸣条之役,军不血刃,牧野之师,商人倒戈。」
分類:
兵器
交锋
取得
得胜
胜利
《國語辭典》:
临军对阵(臨軍對陣)
拼音:
lín jūn duì zhèn
面对敌军,准备作战。《孤本元明杂剧。庆赏端阳。第一折》:「骤马横枪武艺精,临军对阵见输赢。」也作「临军对垒」。
分類:
战场
上对
对峙
交锋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