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关卡(關卡)  拼音:guān kǎ
1.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时,设有检查物品、證件或收税的海关出入口或临时检查站。如:「通缉犯企图闯越关卡,却被警方当场逮捕。」《清史稿。卷一五三。邦交志一》:「第八条车脚运夫,绕越捷径,以避关卡查验,货主不知情,分别罚办之下,声明海口通商及内地不得援以为例。」
2.指事情发展的重要阶段或关口。如:「他通过层层关卡,终于申请到出国进修的机会。」
3.股票术语。指股价上升或下降至某一价位时,由于供需关系转变,导致股价不易涨破或跌破,这个敏感价位区称为「关卡」。
《漢語大詞典》:兵要地志
从军事需要出发,对有关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地形、交通、气象、水文等现实和历史情况进行调查而编制的资料。
《漢語大詞典》:朝发暮至(朝發暮至)
谓早晨出发晚上就到达。形容路程很近或交通方便。语出后汉书·乌桓传:“居止近塞,朝发穹庐,暮至城郭,五郡民庶,家受其辜。” 唐 韩愈 《鳄鱼文》:“ 潮 之州,大海在其南……鱷鱼朝发而夕至也。”明史·公鼐传:“ 三才 猷略素优,家近輦轂,可朝发夕至也。” 清 恽敬 《西楚都彭城记》:“然而 西楚 之都,不能朝发夕至,则犹之乎未通也。”《新民晚报》1987.6.11:“部分客车最高时速140公里,特别列车的全程通过时间压缩到15小时以下,做到朝发夕至。”
《漢語大詞典》:闭关政策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外商来华贸易须通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商人,活动限于指定范围,进口货征收高税额,出口货限制品种和数量。它是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漢語大詞典》:包乘制
交通运输部门乘务员的一种工作负责制。如铁路部门由司机、副司机、司炉等组成若干包乘组,各组轮流驾驶一台机车,在指定区段值勤并负责保养。
《漢語大詞典》:地下铁道(地下鐵道)
大城市为减轻地面交通负荷,修建在地下隧道中的铁路。以地面站和地下站联结,上下车使用阶梯、升降电梯或自动扶梯。
《國語辭典》:大动脉(大動脈)  拼音:dà dòng mài
1.体内粗大的动脉管。
2.比喻主要的交通干线。如:「南北高速公路是台湾的交通大动脉。」
《國語辭典》:灯火管制(燈火管制)  拼音:dēng huǒ guǎn zhì
一种防空方法。空袭时,一切发光的物体,都须熄灭或掩蔽,使敌机找不到轰炸的目标,此种措施称为「灯火管制」。
《国语辞典》:人工岛(人工岛)  拼音:rén gōng dǎo
以人力在海中构筑的岛屿,作为电厂、炼油、交通等工业基地。
《漢語大詞典》:卡扼
设在交通要道的岗哨。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於峪口徧设卡扼,以重省城门户。”
《漢語大詞典》:开绿灯(開緑燈)
指交通路口打开准许行人车辆通过的信号。后多用于比喻提供方便条件。《文汇报》1984.5.18:“对改革先行者要开绿灯。”《人民日报》1991.7.23:“在严重的洪涝灾害面前,全国人民奋起抗灾,各行各业闻风而动,为抗灾一路开绿灯。”
《國語辭典》:交通岛(交通島)  拼音:jiāo tōng dǎo
为便于管理交通,在道路上设置的设施。如中心岛、方向岛、安全岛等。
《漢語大詞典》:交通沟(交通溝)
阵地内连接堑壕和其他工事,供交通联络的濠沟。 孙犁 《白洋淀纪事·碑》:“她送他们到村西的小交通沟里,叫他们到 李庄 去。”
《漢語大詞典》:交通哨
指挥交通的哨所,多设在交通要道,负责检查过往行人和车辆。 刘白羽 《战斗的幸福》:“车到交通哨前,哨兵敏捷地扬着白旗,车飞过去了。”
《漢語大詞典》:警种(警種)
警察的基本类别。一般按其任务分为户籍、交通、消防、治安、刑事、司法、铁道、边防、外事、经济、武装等警种。《北京日报》1981.9.7:“经济民警是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设立的一个新警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