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45,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洪井
井地
井底蛙
井间
枯井
覆井
六井
井口
井汲
井牧
井床
三井
井落
井疆
碧井
《分类字锦》:洪井
豫章记厌原山有洪井飞流悬注其深无底旧说洪厓先生井也
分类:
《國語辭典》:井地  拼音:jǐng dì
井田。《孟子。滕文公上》:「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宋。陆游〈岁莫感怀以馀年谅无几休日怆已迫为韵〉其一○:「井地以养民,整整若棋画。」
分類:井田
《國語辭典》:井田  拼音:jǐng tián
1.周代授田之法。以地一方里画成九区,由八家各占百亩,称为私田,中间百亩为公田,因形如井字,故称为「井田」。
2.泛指田地。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岂令罄井田而起塔庙,穷编户以为僧尼也?」
《漢語大詞典》:井底蛙
亦作“ 井底鼃 ”。 即井蛙。东观汉记·马援传:“ 子阳 井底鼃耳!” 明谢谠《四喜记·紫禁明扬》:“浅陋真如井底蛙。” 郭沫若 《文化上的友谊竞赛》:“他们的所谓自由世界是井底蛙眼中的世界。”亦省作“ 井底 ”。 宋 曾巩 《贺克伏交阯表》:“唶海隅之昧俗,肆井底之狂谋。”参见“ 井蛙 ”。
分類:井蛙
《國語辭典》:井蛙  拼音:jǐng wā
井底之蛙。语出《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用以比喻见闻偏狭,识见短浅的人。宋。苏轼〈辨道歌〉:「吾恨尔见有所遮,海波或至惊井蛙。」
《骈字类编》:井间(井间)
礼记郊特牲飨农及邮表畷禽兽注邮表畷谓田畯所以督约百姓于井间之处也疏邮表畷者是田畯于井间所舍之处邮若邮亭屋宇处所表田畔畷者谓井畔相连畷于此田畔相连畷之所造此邮食田畯处焉四考工记九夫为井井间广 尺深四尺谓之沟
《國語辭典》:枯井  拼音:kū jǐng
无水的井。《水浒传》第五四回:「宋江听了,慌忙著蔺仁引入,直到后牢枯井边。」《三国演义》第四一回:「糜夫人乃弃阿斗于地,翻身投入枯井而死。」
分類:枯井干涸
《分类字锦》:覆井
酉阳杂俎近代婚礼当迎妇以粟三升填臼席一枚以覆井枲三斤以塞窗箭三只置户上
分类:
《漢語大詞典》:六井
又称 钱塘 六井。即:相国井、西井、金牛井、方井、白龟井、小方井。 唐 李泌 做 杭州 刺史时,因居民饮水苦恶,引 西湖 水而成。井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内,多已湮没。新唐书·白居易传:“﹝ 居易 ﹞为 杭州 刺史,始筑堤捍 钱塘湖 ,钟洩其水,溉田千顷;復浚 李泌 六井,民赖其汲。”宋史·苏轼传:“﹝ 軾 ﹞后造堰牐,以为湖水畜洩之限,江潮不復入市。以餘力復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参阅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卷十三。
《漢語大詞典》:井口
井的上顶。例如:政府对井口天然气价格的控制。
上端装卸平台煤矿的入口和最接近的地区(例如地面井口罐笼装卸台或出车台等)
《骈字类编》:井汲
唐 莫宣卿 荅问读书居 井汲冽寒泉,桂花香玉露。
《漢語大詞典》:井牧
谓按土质区划田地,或为井田耕作,或为牧地畜牧,二牧而当一井,以便于授田、贡赋。 明 宋濂 《文原》:“天衷民彝之叙,礼乐刑政之施,师旅征伐之法,井牧州里之辨,华夷内外之别,復皆则而象之。”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四篇四:“此以五十田为赐,如九田为一井,为数自不合,即一田为一井亦与井牧法不合。”
《漢語大詞典》:井床
即井栏。语本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三·淮南王篇:“后园凿井银作牀,金瓶素綆汲寒浆。” 唐 唐彦谦 《红叶》诗:“薜荔垂书幌,梧桐坠井牀。” 宋 陆游 《秋思》诗:“黄落梧桐覆井牀,莎根日夜泣寒螿。”
分類:井栏
《骈字类编》:三井
唐 皇甫冉 杂言无锡惠山寺流泉歌 宛如太室临九潭,讵减天台望三井。
唐 崔道融 天台陈逸人 近抛三井更深去,不怕虎狼唯怕人。
唐 李郢 送僧之台州 三井应潮通海浪,五峰攒寺落天花。
《漢語大詞典》:井落
村落。 宋 张耒 《冬日杂兴》诗之五:“南壁苍崖壮,穷冬井落閒。”明史·倪岳传:“道路愁怨,井落空虚。”
分類:村落
《漢語大詞典》:井疆
井邑的疆界。书·毕命:“弗率训典,殊厥井疆,俾克畏慕。” 孔 传:“其不循教道之常,则殊其井居田界,使能畏为恶之祸,慕为善之福。” 唐 储光羲 《晚次东亭献郑州宋史君文》诗:“道丧古兵赋,时来开井疆。”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一》:“歷山川但壮游览而不考其形势,閲井疆但观市肆而不察其风俗。”
分類:疆界
《漢語大詞典》:碧井
(1).深井。 唐 杜甫 《铜瓶》诗:“乱后碧井废,时清瑶殿深。” 宋 苏轼 《石芝》诗:“披衣相从到何许,朱阑碧井开琼户。”
(2).见“ 碧卝 ”。
分類:深井
《漢語大詞典》:碧卝
铜矿。 宋 梅尧臣 《送施景仁太博提点江南坑冶》:“大鑪常乏铸,碧卝那得充?” 明 万历 刻本作“碧丱”, 清 宋荦 刻本作“碧井”。按,说文·石部:“磺……卝,古文矿。周礼有‘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