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五脏(五臟)  拼音:wǔ zàng
心、肝、脾、肺、肾五种器官。亦泛指各种内脏。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三折:「则你那五脏神也不到今日开屠。」《红楼梦》第八回:「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
分類:五脏器官
《漢語大詞典》:五藏
(1).亦作“ 五臧 ”。即五脏。指心、肝、脾、肺、肾。中医谓“五脏”有藏精气而不泻的功能,故名。《素问·五脏别论》:“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写也。”管子·水地:“五味者何?曰五藏。酸主脾,咸主肺,辛主肾,苦主肝,甘主心。”《汉书·王吉传》“吸新吐故以练臧” 唐 颜师古 注:“臧,五臧也。” 宋 苏轼 《石菖蒲赞》:“开心补五藏,通九窍,明耳目。”
(2).佛教的五类经典。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凡圣咸会,贤智毕萃,復集《素呾缆藏》《毘奈耶藏》《阿毘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别为五藏。”按,佛教“五藏”尚有其他分类法,而前三类为经、律、论三藏则同。参阅分别功德论等。
《國語辭典》:五脏神(五臟神)  拼音:wǔ zàng shén
原为道家语,指心神、肺神、肝神、肾神、脾神。后借指肠胃。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二折:「百忙里要馒头面糕,枉把你五脏神虚邀。」
《漢語大詞典》:五藏神
亦作“ 五臟神 ”。 道教谓五脏各有神主,即心神、肺神、肝神、肾神、脾神。合称“五藏神”。见《黄庭内景经·心神》。 唐 白居易 《感事》诗:“睡适三尸性,慵安五藏神。”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秀才每闻道请,恰便似听将军严令,和他那五臟神愿随鞭鐙。”
《國語辭典》:五脏六腑(五臟六腑)  拼音:wǔ zàng liù fǔ
五脏,指脾、肺、肾、肝、心。六腑,指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五脏六腑为人体内脏器官的总称。《三国演义》第七八回:「若患五脏六腑之疾,药不能效者,以麻肺汤饮之,令病者如醉死,却用尖刀剖开其腹,以药汤洗其脏腑,病人略无疼痛。」《老残游记》第二回:「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
分類:五脏六腑
《漢語大詞典》:五藏六府
亦作“ 五臟六腑 ”。 指体内全部器官。五藏:心、肺、脾、肝、肾。六府: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吕氏春秋·达郁:“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藏六府。”黄庭内景经·心神:“六腑五藏神体精。” 梁丘子 注:“心肝肺肾脾为五藏,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为六府。”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五臟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不待切脉而后知。”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长沮桀溺语:“五藏六府,尚有未洁。” 杨朔 《海市》:“一望那海天茫茫,空明澄碧的景色,真可以把你的五脏六腑都洗得干干净净。”参见“ 五藏 ”、“ 六府 ”。
分類:体内器官
《国语辞典》:祭五脏庙(祭五脏庙)  拼音:jì wǔ zàng miào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五种器官;五脏庙借指肚子。「祭五脏庙」指填饱肚子。如:「那包饼乾早被他拿去祭五脏庙了。」
分类:五脏器官
《国语辞典》:心肝不托著五脏(心肝不托著五脏)  拼音:xīn gān bù tuō zhe wǔ zàng
比喻彼此不信任。《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只是关著财利上事,连夫妻两个,心肝不托著五脏的。」
《国语辞典》: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拼音:má què suī xiǎo,wǔ zàng jù quán
(谚语)比喻事物虽小,却也样样俱全。如:「这间房子虽然不大,但是各种设备都有,可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分类:谚语样样
《国语辞典》:修五脏庙(修五脏庙)  拼音:xiū wǔ zàng miào
五脏庙,肚子。修五脏庙指吃饭。《活地狱》第一三回:「我们且到前庄饭馆里去,一来修修五脏庙,二来等他家里来个人。」
分类:肚子吃饭
《国语辞典》:五脏庙(五脏庙)  拼音:wǔ zàng miào
指肚子。《醒世姻缘传》第七七回:「心里指望必定要留他吃这美味,五脏庙只是张了一个大口在那里专等。」
分类: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