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含枢纽(含樞紐)
古纬书所说的五天帝之一、中央 黄帝 的名。《礼记·大传》“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 汉 郑玄 注:“王者之先祖皆感大微五帝之精以生。苍则 灵威仰 ,赤则 赤熛怒 ,黄则 含枢纽 ,白则 白招拒 ,黑则 汁光纪 。”《礼记·月令》“祈穀于上帝” 孔颖达 疏引《春秋纬》:“紫微宫为大帝,大微为天庭,中有五帝座,是即 灵威仰 、 赤熛怒 、 白招拒 、 汁光纪 、 含枢纽 。”晋书·天文志上:“黄帝坐在太微中, 含枢纽 之神也……四帝星侠黄帝坐,东方 苍帝 , 灵威仰 之神也;南方 赤帝 , 赤熛怒 之神也;西方 白帝 , 白招矩 之神也;北方 黑帝 , 叶光纪 之神也。”隋书·礼仪志二:“中迎 含枢纽 者,含容也,枢机有开闔之义,纽者结也。言土德之帝能含容万物,开闔有时,纽结有法也。”
《漢語大詞典》:睟天
道家称九天的第五天。 汉 扬雄 《太玄·玄数》:“九天,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睟天……九为成天。”
《国语辞典》:八专(八专)  拼音:bā zhuān
术数用语。阴阳家以丁未、己未、庚申、甲寅、癸丑五天为八专日,因为是八支中的专日,故称为「八专日」。清。允禄《协纪办方。卷五。八专》:「曾门经曰:『八专日忌出军、嫁娶。丁未、己未、庚申、甲寅、癸丑也。』」《醒世姻缘传》第二一回:「可可的那十六日是个上好吉日:煞贡、八专、明堂、黄道、天贵、凤辇,都在这一日里边,正正的一个剃头的日子。」
《國語辭典》:五风十雨(五風十雨)  拼音:wǔ fēng shí yǔ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语本汉。王充《论衡。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后比喻风调雨顺。宋。王炎〈丰年谣〉五首之一:「五风十雨天时好,又见西郊稻秫肥。」元。萨都拉〈送广信司狱〉诗:「五风十雨乐太平,肯使人间有冤狱?」也作「十风五雨」。
《漢語大詞典》:协光纪(協光紀)
古代神话中五天帝之一 黑帝 的名字。《文选·张衡〈东京赋〉》“四灵懋而允怀” 李善 注引河图:“ 黑帝 神名 协光纪 。”按,“协”与“叶”同音,又作“叶光纪”。“叶”与“汁”形近,又作“汁光纪”。参见“ 叶光 ”、“ 五帝 ”。
《国语辞典》: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拼音:shí rì yī shuǐ,wǔ rì yī shí
十天才画一条水,五天才画一块石。语本唐。杜甫〈戏题画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五天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形容画家精心构思,不轻易下笔。如:「张大师为了这幅画耗费了三年的光阴,十日一水,五日一石,真可说是旷世之作。」
《国语辞典》:行经期(行经期)  拼音:xíng jīng qí
女子月经来临至结束的期间,约四、五天左右。
《國語辭典》:十风五雨(十風五雨)  拼音:shí fēng wǔ yǔ
形容风调雨顺。参见「五雨十风」条。宋。陆游 子聿至湖上待其归诗:「十风五雨岁则熟,左飧右粥身其康。」
《漢語大詞典》:十雨五风(十雨五風)
十天下一场雨,五天刮一次风。谓风调雨顺。 前蜀 杜光庭 《画五岳诸神醮词》:“上扶邦国,傍祐黎元。调十雨五风以登稼穡,普九州六合以致雍熙。”
《國語辭典》:三朝五日  拼音:sān zhāo wǔ rì
三、五天。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三折:「依旧有青天白日,则不见幼子娇妻。我才离了三朝五日,儿也,这其间哭的你一丝两气。」《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你如今做客才回,又不曾住过三朝五日,有什么破绽落在你眼里?」也作「三朝两日」、「三朝五夕」、「三日五朝」。
分類:五天
五天使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说五天使,于三天使加生与王法之牢狱者。又云五大使者。
五天
【佛学大辞典】
(地名)五天竺之略。又五净居天之略。
五天子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五净居天子之意也。又曰五净居天,五净居众,五那含天子,净居天。或单曰五天。居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东方最北边之五尊也:一、自在天子,二、普华天子,三、光鬘天子,四、意生天子,五、名称远闻天子。大日经疏第五曰:「次于东方最近北边布列五净居众。第一自在天子,第二普华天子,第三光鬘天子,第四意生天子,第五名称远闻天子。当次第列之。其印相具如图说。阿阇梨言:此是五那含天子耳,过此已上有菩萨受佛职处,亦名净居天,多是一生补处菩萨,是第二院所摄,非此中所明也。」其间意生天子又称满意天子,名称远闻天子又名遍音声天子。如其次第。配于色究竟天,善见天,善现天,无热天,无烦天。其印相则如大日经第四密印品曰:「以智慧手承颊,是自在天印。即以此印令风火轮差戾伸之,是普华天子印。同前印,以虚空轮在于掌中,是光鬘天子印。同前印以虚空风轮,作持华相,是满意天子印。以智慧手虚空水轮相加,其风火轮地轮,皆散舒之,以掩其耳,是遍音声天印。」同经第五秘密漫荼罗品曰:「净境界之行,所谓净居天。置彼诸印相,佛子应谛听。所谓思惟手,善手及笑手,华手虚空手,画之如法则。」大日经疏第十六解之曰:「思惟手谓稍屈地水指向掌,馀三指散舒如三奇杖,稍侧头,屈手向里,以头指指颊。善手谓手施无畏,皆用左手,右亦得也,妙好义也。笑手谓回思惟手当心前,令三指向上也。花手以风空捻花,而申三指。其三指或仰掌舒之,或竖舒皆得。虚空掌,谓侧右手,散指而在空中。」
五天竺
【佛学大辞典】
(地名)略称五天。东西南北中五方之天竺。即东天西天南天北天中天。西域记二曰:「五印度之境,周九万四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五方之分配与今异。
五天使者
【佛学大辞典】
(杂名)生、老、病、死、王法牢狱、之五者,(参见:天使)
天使
【佛学大辞典】
(天名)阎魔王之使。天者自然之义,发自自然之业道而警告世者,譬之曰天使。经中说三天使五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