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和衷,沁水人。万历壬辰进士,除行人迁户部主事历官大理寺卿加兵部尚书赠太子太保有海虹集
维基
张五典(1555年—1626年),字和衷,号海虹,山西沁水县窦庄村人。万历七年山西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年进士。初授行人司行人,升户部江西司主事、员外郎、郎中。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出为山东布政司参议,分巡济南道。三十八年,起升山东副使,历迁参政、布政使,天启元年(1621年)任太仆寺卿,三年任南京大理寺卿。天启三年(1623年)乞终养。

人物简介

维基
张五典,字敕我,号敬吾,山东济南府阳信县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山东乡试举人,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进士。初授直隶束鹿县知县,节浮摧奸,兴学育才。丁酉乡试,连发田宰等三人。两台察能,调清苑县知县。时有巨盗惠佃袭劫闽商陈姓者数万金,盘踞京贵,逻者不敢至门,陈商叩阍鸣冤,奉旨捕获,一讯立状,而陈商完璧归。三载奏绩上考,踰年连丁父母忧。服阕,起补山西翼城县知县。三十三年(1605年)行取,拟授兵部主事,考选,改授陕西道监察御史。首攻大臣之不法者三人,一时权贵落胆。丁祖父母忧,去职。服阕,补浙江道御史,巡按辽东。差竣报命,署掌河南道事。寻又奉差巡苏松等处。升山西按察副使,再升四川参政,上疏乞休,四十七年(1619年)七月得旨归。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八十九
张五典,字叙百,泾阳人。乾隆庚辰举人,官攸县知县。有《荷塘诗集》。
全台诗
张五典(?~?),陕西泾阳人,孝廉。乾隆年间(1736~1795)人士。曾任教于澎湖文石书院。(施懿琳撰)
《國語辭典》:五典  拼音:wǔ diǎn
少昊、颛顼、高辛、唐、虞所著的典籍。汉。孔安国〈书经序〉:「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昔常恨三坟五典既泯,仰不睹炎帝帝魁之美。」
《漢語大詞典》:五典三坟(五典三墳)
犹言三坟五典。泛指古代典籍。 明 无名氏 《飞丸记·赏春话别》:“贯串百家诸子,沉酣五典三坟。”
分類:典籍
《分类字锦》:笙簧五典
王勃益州夫子庙碑若乃筐篚六艺笙簧五典折旋洙泗之间探赜唐虞之际
分类:
《國語辭典》:三坟五典(三墳五典)  拼音:sān fén wǔ diǎn
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书籍。《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晋。杜预。注:「皆古书名。」《文选。张衡。东京赋》:「昔常恨三坟五典既泯,仰不睹炎帝帝魁之美。」
分類:古书
《國語辭典》:三坟(三墳)  拼音:sān fén
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书籍。汉。孔安国〈书经序〉:「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炎皞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釆靡追。」
《漢語大詞典》:五达道(五達道)
即五典。语出礼记·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朱熹 集注:“达道者,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即所谓‘五典’。” 清 袁枚 随园随笔·诸经:“ 毛西河 以今之五伦是《中庸》之五达道,非古之五伦。”详“ 五典 ”。
分類:五典
《國語辭典》:五典  拼音:wǔ diǎn
少昊、颛顼、高辛、唐、虞所著的典籍。汉。孔安国〈书经序〉:「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昔常恨三坟五典既泯,仰不睹炎帝帝魁之美。」
《國語辭典》:坟典(墳典)  拼音:fén diǎn
三坟五典。泛指古籍。《南史。卷七二。文学传。丘巨源传》:「少好学,居贫屋漏,恐湿坟典,乃舒被覆书,书获全而被大湿。」
《漢語大詞典》:邱坟(邱墳)
(1).传说中的上古典籍。即三坟、五典、八索、九邱。亦泛指古代经典文献。 唐 虞世南 《孔子庙堂碑》:“述作爰备,邱坟咸纪。” 清 王韬 《〈蘅花馆诗录〉自序》:“余足不出里巷,目不覩邱坟。”
(2).坟墓。 清 徐志岩 《谒张文献祠》诗:“贬官 荆 楚 缘持正,遣祭邱坟为见机。”
《漢語大詞典》:贲典(賁典)
三坟、五典的并称。后为古代典籍的通称。賁,通“ 坟 ”。隶释·汉巴郡太守张纳碑:“综览賁典,靡古不通。” 洪适 释:“賁即坟字。”参见“ 坟典 ”。
《國語辭典》:坟典(墳典)  拼音:fén diǎn
三坟五典。泛指古籍。《南史。卷七二。文学传。丘巨源传》:「少好学,居贫屋漏,恐湿坟典,乃舒被覆书,书获全而被大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