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有无相通(有無相通)  拼音:yǒu wú xiāng tōng
在经济上互相援助。宋。文天祥〈刘定伯墓志铭〉:「朋友有无相通,急难于我乎赴。」」
《国语辞典》:有来有去(有来有去)  拼音:yǒu lái yǒu qù
1.头头是道。《红楼梦》第四九回:「他两个在那里商议著要吃生肉呢,说的有来有去的。」
2.形容两家交情好,东西互通有无。
《國語辭典》:通功易事  拼音:tōng gōng yì shì
用不同行业的产品做交换,来代替一行业所不能做的其他工作。比喻分工合作,互通有无。《孟子。滕文公下》:「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馀粟,女有馀布。」
分類:互通有无
《漢語大詞典》:通共有无(通共有無)
谓互相接济;互通有无。三国志·魏志·杨俊传:“ 俊 振济贫乏,通共有无。” 宋 叶适 《〈归愚翁文集〉序》:“方其家居,得朋友,通共有无,并坐接席,不知岁月迁改。”亦作“ 通无共有 ”。 宋 叶适 《刘建翁墓志铭》:“ 建翁 内事两世母,奉从兄,抚幼弟;外交朋友,接乡里,通无共有。”
《国语辞典》:朋友有通财之义(朋友有通财之义)  拼音:péng yǒu yǒu tōng cái zhī yì
朋友之间的财物可以互通有无,患难与共。《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朋友原有通财之义,何足挂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