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94,分14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萧子隆(字 云兴 随郡王 )
刘僧副(字 士云 丰阳男 )
拓跋云( 任城王 康 )
王智深(字 云才 )
范云(字 彦龙 霄城县侯 文 )
王云(字 罗汉 )
柳庆远(字 文和 云杜侯 忠惠 )
萧长懋(别称 文惠太子 字 云乔 白泽 南郡王 文惠 尊号 文帝 庙号 世宗 长懋 )
萧子良(字 云英 竟陵郡王、闻喜县公 文宣王 )
萧颖胄(字 云长 献武 赤斧爵南丰伯 )
僧护( 南平云 )
僧法云( 周 法云 )
高长云( 云 字 彦鸿 )
萧子卿(字 云长 庐陵王 )
其它辞典(续上)
郑演( 洛阳侯、云阳伯 懿 )萧子隆(字 云兴 随郡王 )
刘僧副(字 士云 丰阳男 )
拓跋云( 任城王 康 )
王智深(字 云才 )
范云(字 彦龙 霄城县侯 文 )
王云(字 罗汉 )
柳庆远(字 文和 云杜侯 忠惠 )
萧长懋(别称 文惠太子 字 云乔 白泽 南郡王 文惠 尊号 文帝 庙号 世宗 长懋 )
萧子良(字 云英 竟陵郡王、闻喜县公 文宣王 )
萧颖胄(字 云长 献武 赤斧爵南丰伯 )
僧护( 南平云 )
僧法云( 周 法云 )
高长云( 云 字 彦鸿 )
萧子卿(字 云长 庐陵王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荥阳人。仕宋明帝为琅邪太守。献文帝时入魏,除彭城太守,封洛阳侯。后拜太中大夫,改封云阳伯。卒谥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4 【介绍】: 南朝齐南兰陵人,字云兴。齐武帝子。封随郡王,有文才。武帝永明中,为辅国将军。历仕侍中、中军大将军。海陵王延兴元年,萧鸾辅政,谋害诸王,子隆以才貌见惮,被杀。有文集,今存《山居序》。全齐文·卷七
子隆字云兴。武帝第八子。历荆州刺史、侍中、中军大将军。为明帝所害。有集七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平原人,字士云。刘善明从弟。少与善明俱知名于州里,为萧道成所善,助道成禅宋有功,官前将军,封丰阳男。武帝永明四年出为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卒于郡。武帝图功臣赞,僧副亦与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7—481 【介绍】: 北魏皇族,鲜卑族。拓跋晃子。文成帝和平五年封任城王。累任侍中、和龙镇都大将,中都坐大官。献文帝欲禅位于京兆王子推,云首谏止之。后又攻柔然及镇压仇池氐。出历徐、冀、雍州刺史,所在能留心政事,州民颂之。卒于雍州。谥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琅邪临沂人,字云才。从谢超宗学。萧道成为镇军时,以丘巨源荐,为府行参军。后除豫章王国常侍,迁太学博士。齐武帝时,命撰《宋纪》。郁林王隆昌元年,迁竟陵王司徒参军,坐事免。家贫,曾五日不得食,掘苋根充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1—503 【介绍】: 南朝梁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字彦龙。起家齐郢州西曹书佐。齐初,与萧衍、沈约、谢朓等并为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八友”。齐武帝永明十年出使北魏,还迁零陵内史。深为明帝所知。为始兴内史,安抚边民,施行德政,盗贼敛迹,商贾露宿,郡称神明。齐末,萧衍(梁武帝)起兵,云参赞帷幄,拜黄门侍郎。入梁,封霄城县侯,迁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官至尚书右仆射。善属文,长五言诗,诗风清浅婉转。卒谥文。全梁文·卷四十五
云字彦龙,缜从弟,仕宋为郢州西曹书佐,转法曹行参军,齐初历会稽府僚丹阳尹主簿,转征北刑狱参军,迁尚书殿中郎、司徒记室参军,授通直散骑侍郎,领本州大中正,出为零陵内史,建武中召拜散骑侍郎,复出为始兴内史,迁假节建武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坐事下狱,会赦免。永元中起为国子博士,中兴建,拜黄门侍郎,迁大司马咨议参军,领录事,进侍中。梁受禅,迁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封霄城县侯,领太子中庶子,迁尚书右仆射。天监二年卒,赠侍中卫将军,谥曰文。有集十一卷。(本传作三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7 【介绍】: 北魏北海剧人,字罗汉。王昕父。自尚书郎入为中书舍人,出为南兖州刺史。在州受所部戍主财货,又取官绢,为御史纠劾。付廷尉,会赦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8—514 【介绍】: 南朝梁河东解人,字文和。柳元景侄。起家郢州主簿。齐时历魏兴太守、襄阳令。齐和帝中兴初,选为黄门郎。萧衍起兵,庆远常居帷幄为谋主,深受信任。及萧衍建梁朝,封云杜侯。累迁雍州刺史,颇厉清节。卒谥忠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8—493 【介绍】: 即文惠太子。南朝齐南兰陵人,字云乔,小字白泽。齐武帝长子。初仕宋为辅国将军,雍州刺史。南朝宋顺帝升明初,荆州刺史沈攸之起兵反萧道成,梁州刺史范柏年心存观望,密相应和。事平,长懋诱柏年至襄阳,杀之。齐高帝建元初封南郡王,累迁南徐州刺史。齐武帝即位,为皇太子。礼接文士,畜养武人。好释氏,立六疾馆以养穷人。性豪侈,宫城服玩过制,武帝见之大怒。卒谥文惠。齐郁林王立,追尊为文帝,庙号世宗。全齐文·卷六
太子讳长懋,字云乔。武帝长子。小字白泽。升明初为辅国将军,迁晋熙王抚军主簿,转秘书丞,不就,除中书郎,迁黄门侍郎。出为左中郎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齐受禅,封南郡王,进号征虏将军,征为侍中、中军将军,移镇西州。迁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武帝即位,立为皇太子。永明十年死,谥曰文惠。葬景安陵。郁林即位,追尊为文帝,庙称世宗。有集十一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0—494 【介绍】: 南朝齐南兰陵人,字云英。齐武帝子。初仕宋为宁朔将军。入齐,封竟陵郡王。武帝时历司徒、侍中、扬州刺史、中书监。郁林王即位,进位太傅。恐其夺帝位,虽加殊礼而深忌之,不久病死。曾启陈请原除逋租,宽刑息役。居鸡笼山西邸,延揽学士,抄《五经》、百家,撰《四部要略》。笃信佛教,数于邸园营斋戒,大集朝臣众僧。主神不灭说,与范缜论辩。今存《南齐竟陵王集》辑本。全齐文·卷七
子良字云英。武帝第二子。升明中授宁朔将军,历邵陵王左军参军。转主簿、安南记室参军。迁安南长史,再迁辅国将军、会稽太守。高帝受禅,封闻喜县公。寻为征虏将军、丹阳尹。武帝即位,封竟陵郡王,历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徙侍中、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入为护军将军、兼司徒,进号车骑将军,正位司从徒,领尚书令,徙扬州刺史,加中书监。郁林王即位,进太傅,督南徐州。死谥文宣王。有集四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2—501 【介绍】: 南朝齐南兰陵人,字云长。萧赤斧子。起家秘书郎。袭爵南丰伯。萧鸾(明帝)废海陵王自立,颖胄不为同异。明帝建武中,引颖胄预功,封侯,为持节,督南兖徐青冀五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东昏侯立,毒死尚书令萧懿,懿弟雍州刺史萧衍在襄阳起兵反。东昏遣刘山阳密敕颖胄袭衍。颖胄计斩山阳归衍。和帝立,为侍中、尚书令、荆州刺史。以不能拒萧瑰,忧愧而卒。谥献武。全齐文·卷八
颖胄,高帝从子。为秘书郎,迁太子舍人。永明三年,袭父赤斧爵南丰伯,历竟陵王司徒外兵参军,晋熙王文学。除明威将军、安陆内史,迁中书郎。除左将军,出为新安太守。隆昌初,徙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除黄门郎,迁卫尉。建武中,进爵为侯,迁冠军长史,复为卫尉。出为后军长史、广陵太守、行南兖州事,进南兖州刺史。和帝为荆州,以为西中郎长史、南郡太守、行荆州事。与梁王举义,进相国左长史、镇军将军。和帝即位,进侍中、尚书令,领吏部尚书,行荆州刺史。中兴元年卒,赠侍中、丞相。梁天监初,追谥曰献武。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 利物科
会稽剡人也。史失其氏。少为沙门。住石城山隐岳寺。寺北青壁千馀尺。中涌起如佛光𦦨。护至其下。每仰视。移时不能去。且隐隐闻弦管声。或发光怪。即立誓镌凿。以像弥勒千尺之躯。庶几以结龙华缘也。经始于齐之建武中。仅成面相。而护遂以疾卒。遗言谓再生当就吾志。寻有沙门僧淑。纂承其事。弗克济。梁天监六年。始丰令陆咸。宿剡溪。风雨中梦三道人曰。君诚信坚正。自然安隐。今建安殿下。感患未瘳。苟能成剡县僧护所造石像者。当无恙矣。冥理非虚。君可发之。咸还京师岁馀。偶见一僧门外。若相识者。因小立汎语。及剡溪所祝建安王事。咸罔然。僧笑去。咸忽忆其是剡溪梦中所见者。时建安方留京师。闻其说。愿为檀越。于是诏以僧祐律师董其事。祐未至寺。僧慧逞梦。神黑衣。部曲甚都。立石龛下。祐至则铲深其龛。加施顶髻于上。座高五丈。佛身高十丈。前架三层台。造门阁殿堂。天监十五年也。建安王宿疾既宁。亦复改封南平云。高僧传·卷第十三 兴福
释僧护。本会稽剡人也。少出家。便剋意常苦节戒行严净。后居石城山隐岳寺。寺北有青壁。直上数十馀丈。当中央有如佛焰光之形。上有丛树曲干垂阴。护每经行至壁所。辄见光明焕炳闻弦管歌赞之声。于是擎炉发誓愿。博山镌造十丈石佛。以敬拟弥勒千尺之容。使凡厥有缘同睹三会。以北齐建武中招结道俗。初就彫剪疏凿移年仅成面朴。顷之护遘疾而亡。临终誓曰。吾之所造本不期一生成办。第二身中其愿剋果。后有沙门僧淑纂袭遗功。而资力莫由未获成遂。至梁天监六年。有始丰令吴郡陆咸。罢邑还国。夜宿剡溪值风雨晦冥。咸危惧假寐。忽梦见三道人来告云。君识信坚正自然安隐。有建安殿下感患未瘳。若能治剡县僧护所造石像得成就者必获平豫冥理非虚宜相开发也。咸还都经年稍忘前梦。后出门乃见一僧云。听讲寄宿。因言。去岁剡溪所嘱建安王事犹忆此不。咸当时惧然。答云不忆。道人笑曰。宜更思之。仍即辞去。咸悟其非凡。乃倒屣咨访追及百步。忽然不见。咸豁尔意解具忆前梦。乃剡溪所见第三僧也。咸即驰启建安王。王即以上闻。敕遣僧祐律师专任像事。王乃深信益加喜踊充遍。抽舍金贝誓取成毕。初僧祐未至一日。寺僧慧逞梦见黑衣大神翼从甚壮立于龛所商略分数。至明旦而祐律师至。其神应若此。初僧护所创凿龛过浅。乃铲入五丈。更施顶髻。及身相克成莹磨将毕。夜中忽当万字处色赤而隆起。今像胸万字处犹不施金镈而赤色在焉。像以天监十二年春就功。至十五年春竟。坐躯高五丈立形十丈。龛前架三层台。又造门阁殿堂并立众基业以充供养。其四远士庶并提挟香华万里来集。供施往还轨迹填委。自像成之后。建安王所苦稍瘳。本卒已康复。王后改封。今之南平王是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7—529 【介绍】: 南朝梁僧。义兴阳羡人,俗姓周。晋周处七世孙。七岁出家,齐武帝永明中,僧柔讲经于道林寺,法云咨决累日,词旨激扬,众所叹异。梁武帝天监中敕为光宅寺主。后奉诏译扶南国所献经三部。普通六年为大僧正。创立僧制。撰有《成实论义疏》。与智藏、僧旻并称梁代三大法师。全梁文·卷七十四
法云俗姓周,义兴阳羡人,住庄严寺。天监中为光禅寺大僧正,终大通初。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义兴阳羡周氏。晋平西将军处之七世孙。母吴。方娩见云气满室。因以名之。七岁师事僧成玄趣宝亮。出家。住庄严寺。年十三受业于太昌寺僧宗庄严寺僧达而宝亮。每自以为不及。齐永明中。僧柔。东归开讲于道林寺。云处小床于前。咨决累日。由是显名。尤与同寺僧旻游。采摭经论。覆述文义。摩有间隙。每行路思义。辄过所造。观长乐寺法调盛会。出而叹曰。震旦天子之都。人物如此。可谓法座空矣。年三十。建武四年。夏初于妙音寺开法华维摩二经。东莞徐孝嗣。每见云公俊发。自顾缺然。居母忧。毁瘠过礼。僧旻。以为圣人制礼。贤者俯就。不贤者企及。况佛训有存则报答生恩。以奉颜仪。没则启发菩提。以导神识。苟循私爱。返累至亲。堕于恶道。惟智者。能以方便力。治制之。则善趣生矣。云乃割哀情。进饮食。永元初。赴毗陵之请。道俗倾向。京城毕集。及梁高天监二年。诏诸名德。各撰成实义疏。云合经论。撰四十科。为四十二卷。七年制注大品。朝贵请云讲演。从之。又为光宅寺主。创立僧制。后世遵行。皇太子请十僧。入玄圃。讲道谈文。凡经雨夏。云居上首。中书即顺阳范轸。著神灭论诏云答之。以宣示臣下。文多不载。天监末。复建一寺于秣陵县。同下里。以报施主之恩。诚得爽垲之趣。即禅冈之西山也。又译扶南国所献经三部。且以身外嚫施之物。舍入华林园光华殿。设千僧大会。而云亦遘疾矣。普通六年。诏为大僧正。帝幸同泰寺开大涅槃。设千僧会。广集诸寺知事。及学行名僧羯磨。诏许乘舆上殿。凭几听讲。由是疾笃。大通三年三月二十七日卒。享年六十有三。诏葬定林寺侧。云尤研精法华。尝于一寺讲散。忽天华状如雪飞而下。神僧宝志。呼云为大林法师。每来云所。辄留信宿。或言请法师狮子吼。即为部析。志便弹指赞曰。善哉微妙微妙。仪同陈郡袁昂家。有供养僧。学云法华。日夜发愿必欲似之。梦僧告曰。云法师灯明佛时已解此经可率敌邪。又夷陵县渔人。于网中。得泥洹四相品经一卷。末题云。宋元徽二年。王宝胜敬造。奉光宅寺法云法师。时云年昉十岁。名未远布。寺无光宅而此云者。竟不可测。续高僧传·卷第五 义解篇初
释法云。姓周氏。宜兴阳羡人。晋平西将军处之七世也。母吴氏。初产在草。见云气满室。因以名之。七岁出家。更名法云。从师住庄严寺。为僧成玄趣宝亮弟子。而俊朗英秀卓绝时世。年十三始就受业。大昌僧宗庄严僧达。甚相称赞。宝亮每曰。我之神明殊不及也。方将必当栋梁大法矣。齐永明中。僧柔东归。于道林寺发讲。云咨决累日。词旨激扬。众所叹异。年小坐远声闻难叙。命置小床处之于前共尽往复。由是显名。与同寺僧旻。等年腊齐名誉。历采众师且经且论四时游听寒暑不辍。或讲前讲末初夜后夜覆述文义。间隙游习于路思义。辄不自觉行过所造。其勤励专至类皆如此。曾观长乐寺法调讲论。出而顾曰。震旦天子之都衣冠之富。动静威仪勿易为也。前后法师或有词无义。或有义无词。或俱有词义而过无威仪。今日法坐俱已阙矣。皆由习学不优未应讲也。及年登三十。建武四年夏。初于妙音寺开法华净名二经。序正条源群分名类。学徒海凑四众盈堂。佥谓理因言尽纸卷空存。及至为宾。构击纵横比类纷鲠。机辩若疾风。应变如行雨。当其锋者罕不心务。宾主咨嗟朋僚胥悦。时人呼为作幻法师矣。讲经之妙独步当时。齐中书周颙。琅琊王融。彭城刘绘。东莞徐孝嗣等。一代名贵。并投莫逆之交。孝嗣每日。见云公俊发自顾缺然。而性灵诚孝劳于色养。及居母忧毁瘠过礼。累日不食殆不胜丧。僧旻谓曰。圣人制礼。贤者俯就。不贤者企及。且毁不灭性尚出儒宗。况佛有至言。欲报生恩。近则时奉颜仪使物生悦。远则启发菩提以道神识。又云。恩爱重贼不可宽放。宽放此者及所亲爱堕于恶道。唯有智者以方便力善能治制。则惠兼存没入诸善趣矣。宜思远理使有成津。何可恣情同于细近耶。云乃割裂哀情微进饮粥。永元元年。曾受毗陵郡请。道俗倾家异端必集。弘振风猷道被京城。鼓舞知归巾褐识反。及梁氏高临甚相钦礼。天监二年。敕使长召出入诸殿。影响弘通之端。囋扬利益之渐。皇高亟延义集。未曾不敕令云先入后下诏令。时诸名德各撰成实义疏。云乃经论合撰。有四十科为四十二卷。俄寻究了。又敕于寺三遍敷讲。广请义学充诸堂宇。敕给传诏。车牛吏力皆备足焉。至七年制注大品。朝贵请云讲之。辞疾不赴。帝云。弟子既当今日之位。法师是后来名德。流通无寄。不可不自力为讲也。因从之。寻又下诏礼为家僧。资给优厚。敕为光宅寺主。创立僧制雅为后则。皇太子留情内外。选请十僧入于玄圃。经于两夏不止讲经。而亦悬谈文外。云居上首偏加供施。自从王侯逮于荣贵莫不钦敬。至于吉凶庆吊不避寒暑。时人颇谓之游侠。而动必弘法。不以此言关怀。中书郎顺阳范轸。著神灭论。群僚未详其理。先以奏闻。有敕令云答之。以宣示臣下。云乃遍与朝士书论之。文采虽异而理义伦通。又与少傅沈约书曰。主上令答神灭论。今遣相呈。夫神妙寂寥。可知而不可说。义经丘而未晓。理涉旦而犹昏。至人凝照。有本袭道。赴机垂审。臣下旨训周密。孝享之祀既彰。桀怀曾史之慕。三世之言复阐。纣缀波崙之情。预非草木。谁不歔欷。同挹风猷。共加弘赞也。约答曰。神本不灭深所伏膺。神灭之谈良用骇惕。近约法师。殿内亦蒙敕答一本。欢受顶戴寻览忘疲。岂徒伏斯外道可以永离众魔。孔释兼弘于是乎在。实不刊之弘旨。百代之舟航。弟子亦即彼论微厝疑覈。比展具以呈也。云以天监末年。欲报施主之恩。于秣陵县同下里中造寺一所。敕以法师建造。可仍以法师为名。即禅岗之西山也。郊郭内地实为爽垲。结宇孤岩北面城市。怀涧隐岭。穷人野之致。终日论谈曾无休废。天监将末。扶南国献经三部。敕云译之。详决梁梵。皆理明意显。状若亲承。帝抄诸方等经。撰受菩萨法。构等觉道场。请草堂寺慧约法师以为智者。躬受大戒以自庄严。自兹厥后。王侯朝士法俗倾都。或有年腊过于智者。皆望风奄附启受戒法。云曰。戒终是一先已同禀。今重受者诚非所异。有若趣时。于是固执。帝累劝奖每加说喻。答曰。当先发愿。若得相应然后从受。云欲发起。中表菩提之心。舍己身外嚫施之物。通启于华林园光华殿设千僧大会。分此诸物为五种功德。上帝随喜警梵从时。锵金候旭百和𭾍氲。众妓繁会观者倾城莫不称叹。普通六年敕为大僧正。于同泰寺设千僧会。广集诸寺知事。及学行名僧。羯磨拜授置位羽仪。众皆见所未闻。得未曾有。尔后虽遘疾时序。而讲说无废。及于扶接登座。弊剧乃止。至御幸同泰开大涅槃。敕许乘舆上殿凭几听讲。及遭父忧由是疾笃至于大渐。以大通三年三月二十七日初夜。卒于住房。春秋六十有三。二宫悲惜为之流恸。敕给东园秘器。凡百丧事皆从王府。下敕令葬定林寺侧。太子中庶琅琊王筠。为作铭志。弟子周长胤等。有犹子之慕。创造二碑立于墓所。湘东王萧绎各为制文。初云年在息慈雅尚经术。于妙法华研精累思。品酌理义始末照览。乃往幽岩独讲斯典。竖石为人松叶为拂。自唱自导兼通难解。所以垂名梁代诚绩有闻。而文疏稠叠前后繁映。致依讲诵有阻恒功。尝于一寺讲散此经。忽感天华状如飞雪。满空而下延于堂内。升空不坠讫讲方去。有保志神僧。道超方外。罕有得其情者。与云互相敬爱。呼为大林法师。每来云所辄停住信宿。尝言。欲解师子吼。请法师为说。即为剖析。志便弹指赞曰。善哉微妙微妙矣。仪同陈郡袁昂云。有常供养僧学云法华。日夜发愿望得慧解等之。忽梦有异僧曰。云法师灯明佛时已讲此经。那可卒敌也。每于讲次有送钱物乞诵经者。多获徵应。及得善梦如别记述。夷陵县渔人。于网中得经一卷。是泥洹四法品。末题云。宋元徽二年。王宝胜敬造奉光宅寺法云法师。以事勘校。时云年始十岁。名未远布寺无光宅。而此品正则。初云弘法次断鱼肉。验今意行颇用相符。其有机神变化。人莫敢竞其类者。云得此告弥深弘演云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8 【介绍】: 名或作云。北魏北海剧人,字彦鸿。高聪子。以秘书郎起家,任太尉主簿,迁中散大夫。尔朱荣军入洛阳,胁立孝庄帝,杀太后、少帝,戮百官二千余人于河阴,长云与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8—494 【介绍】: 南朝齐南兰陵人,字云长。齐武帝子。封庐陵王。武帝立,为都督郢州、司州之义阳军事、郢州刺史。在镇,营造服饰,多违制度,为帝所责。永明中,迁都督南豫、豫、司三州军事、南豫州刺史。之镇,道中戏部伍为水军。帝大怒,杀其典签,遣宜都王萧铿代之。子卿还第。郁林王立,复为侍中,代司徒。海陵王延兴元年为萧鸾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