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萧子良

相关人物:共 65 位
共 1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抚戈金城外,解佩玉门中。
白马腾远雪,苍松壮寒风。
临泾方辨渭,安夷始和戎。
取禾广田北,驱兽飞狐东。
新城多雉堞,故市绝商工。
海西舟楫断,云南烟雾通。
罄节畴盛德,宣力照武功。
还饮渔阳水,归转杜陵蓬
⑴ ○《类聚》五十六。《诗纪》七十七。
山有乔松,峻极青葱。
既抽荣于岱岳,亦擢颖于荆峰。
受灵命于后土,方虞舜以齐踪。
贯四时而不改,超五玉之嘉容。
上拂天而独远,下流云而自重。
重阴微微,漏景含晖。
日既升而犹晦,时方中而未晞。
通霄汉而隐影,集鸾皇之翻飞。
偓佺食和而辅性,墨翟昌言于宋围。
想周穆之长陂,念东平之思归。
若乃朔穷于纪,岁亦暮止。
隆冰峨峨,飞雪千里。
掔三秀而靡遗,望九山其相侣。
翔雁哀回于天津,振鹭惊鸣于川涘,嗟万有之必衰,独贞华之无已。
积皓霰而争光,延微飙而响起
⑴ 《艺文类聚》八十八、《初学记》二十八。
赠王僧孺诗 南梁 · 任昉
四言诗
《梁书》曰:王僧孺由治书侍御史出为唐令。初僧孺与乐安任昉遇竟陵王西邸。以文学友会。及是将之县。昉赠诗。其略曰:
惟子见知,惟余知子。
观行视言,要终犹始。
敬之重之,如兰如芷。
形应影随,曩行今止。
百行之首,立人斯著。
子之有之,谁毁谁誉。
修名既立,老至何遽。
谁其执鞭,吾为子御。
刘略班艺,虞志荀录。
伊昔有怀,交相欣勖。
下帷无倦,升高有属。
嘉尔晨灯,惜余夜烛
⑴ ○梁书王僧孺传。南史王僧孺传。《诗纪》七十八。
南《齐书》乐志曰:永明乐歌者。竟陵王子良与诸文士造奏之。人为十曲。
帝图开九有,皇风浮四溟。
永明一为乐,咸池无复灵
⑴ ○本集二。《乐府诗集》七十五。《诗纪》五十八。
嘉树因枝条,琢玉良可宝。
若人陵曲台,垂帷茂渊道。
善诱宗学原,鸣钟幽抱
仁焉徂宛洛,清徽夜何早。
岁晚结松阴,平原乱秋草。
不有至言扬,终滞西山老(○本集四。《诗纪》十六。)
梧桐生矣,于邸岫之曾隈,仪龙门而插干,伫凤羽以抽枝,踪楚宫而留称,藉溜馆以翻声。
直不绳而特秀,圆匪规而天成。
同岁草以委暮,共辰物而滋荣。
岂远心于自外,宁有志于孤贞(《艺文类聚》八十八)
追芳承荔浦,揖道讯虚丘。
升裾临广牧,从望尽平洲。
曾山临翠坂,方渠缅清流。
阳台翻早茂,阴馆怀名秋。
岁晏乐光弭,景仄西华收。
端溪惭昔彦,测水谢前修。
往食曲阜盛,今属平台游。
燕棠缺初雅,郑衮息遗讴
久倾信都美,乃结茂陵俦。
河间诚可咏,南海果难游
⑴ ○《类聚》五十六。《诗纪》五十七。
南《齐书》曰:永明末。京邑人士盛为文章谈义。皆凑竟陵王西邸。绘为后进领袖。机悟多能。时张融、周颙并有言工。融音旨缓韵。颙辞致绮捷。绘之言吐。又顿挫有风气。时人为之语曰云云。言在二家之中也。
刘绘贴宅,别开一门
⑴ ○南《齐书》刘绘传。《御览》百八十。
南北朝 · 阙名
四言诗
岩岩我君,崇墉增仞。
内通神明,出符大顺。
火炎昆冈,神岳崩溃。
兰艾同烬,玉石俱碎。
哲人遭命,哀有馀慨(艺文类聚五十,在任昉为齐竟陵王临会稽郡教未。)
道贤上游。其德如阳和。亭毒万物。生而不子。成而不繇。或曰异于是。盖繇无生空惠。冥乎其间哉。暨洪唐盛明之朝。我法尤重五教四分。飙扬景张。南山律宗居天下第一。后弟子如大师鲜矣。大师望出徐氏。讳神皓。字宏度。八代祖摛。齐竟陵王西邸学士。子陵。梁尚书左仆射。其文与庾子山齐名。逮陈氏革命。因佐吴邑。遂家姑苏。高祖硕。学通三礼。中年即世。曾祖昙。隋王府咨议参军。祖德恭。浔阳郡词曹。考君定。深于释典。不屑名宦。大师天情耿洁。风韵朗迈。幼负脱俗之姿。尝有言曰。沙门者。高洁其道。秉空王平等之性。一念不昧。坐登佛阶。吾自知此身履龙渊取明月。曷有三圭之贵。重侯之高。而能动我心哉。乃依杭州龙泉道场一和尚出家。败发损容。越出流辈。铿然法器。如琢玉焉。天宝六年。天降板诏。请释真行。一州许度三人。独居荐首。吾以是知大师初皈佛教。涤心地也。今奉国恩。正世名也。因隶僧籍于包山福愿道场。初进具于兴大师。次通钞于昙一大师。五夏未登。学精三藏。天台宗旨。难为等夷。渊元绝思之科。如良庖之导大窾也。十讲律钞。五升坛场。倾江而东。愿礼其足。后生学者。仰其聪明惠性。如追麒麟之步。大师尝引锡西望。想包山旧居。包山即洞庭仙都之一峰。湖澄气清。日出水上。謺嶂合沓。生乎影中。得非天遗此中与师成道耶。乃命舟而还。使野童诛茅。山童扫石。顾左右曰。昔者如来崇饰塔庙。乃是启发偫信。开人天净境。岂为已哉。此少隳废久之。非先师本意。乃辟僧院。创食堂。众有怠慢者。丑其行而理之。舍有倾者。恶其邪而正之。垦田置庄。开畎泄浍。功既成矣。业亦博矣。百千人俱皆受其赐。曩日洞山水浒。业湖之氓。罾𦌵咽川。缯缴亘渚。大师以如来不杀之戒。黜彼鲜食。回小人之腹。为君子之虑。乾元祀有诏。天下二十七寺。各奏大德七人。长讲律戒。因请住开元寺。欲果愿具。且惧书。遂僶俛从命。奉戒弟子开州刺史陆公向前给事中严公涚。服道弟子礼部侍郎刘公太真前大理评事张公象。钦风弟子前廉使亚相李公栖筠。天诱厥衷。俾扬我法。精识通敏。言为世程。谢太傅之流也。其时常熟地偏。僧多阙行。李亚相欲以德抚。乃请大师统而正之。一化而革心。再化而知道。三化而阖邑从风。大师末年工于圆宗。纵心皆是。以文字而用。不以文字为病。是念佛写经。备行教法。置西方社。广净土因。专诵法华经九千馀匝。游四大寺。登五老峰。遍欲观古僧得道之所。此亦至人之馀事。应物如动。自视阙然。贞元六年十月。春秋七十五。僧腊四十三。其月在开元遇疾。忽言曰。吾爱夫得道者。心如澄溟。知如晨曦。不染如浮云。自在如游鸿。吾虽非斯人。亦未肯以有生为累。其月十一日。顾门人维谅。我去世后。汝若置塔。可归洞庭故山。言毕而逝。是夜琉璃色天。星霣如雨。往往有西方之应。睹而不书。奉遗命也。门人维谅。有文有道。独步当时。执师之丧。不以證而废教也。列座门人道超灵俊道浚道棱维诚。皆积解以诣空门。迈德以藩象教。吾闻古之僧高者。述诔与碑。自晋朝始也。二三子思吾师盛德。将欲镕黄金。勒贞石。垂裕后昆。使昭昭之教。长烛于人天。铭曰。
于穆大师,立言可经。
身佩戒光,高月亭亭。
怖魔以袪,袭智以醒。
如何斯人,忽号冥冥。
天树春折,云花夜零。
空留一灯,寂寂青荧。
伊昔行道,坦坦素履。
迹虽可攀,行不可拟。
乃知我师,应世无已。
优游人天,自在生死。
门人维谅,蹑彼高尘。
嶷嶷灵塔,纪功于人。
于山之峰,于湖之滨。
风凄远铎,月惨重轮。
瞻礼云上,如逢化身。
共 1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