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蔼蔼(藹藹)  拼音:ǎi ǎi
1.茂盛的样子。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诗:「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晋。束皙〈补亡诗〉六首之五:「瞻彼崇丘,其林蔼蔼。」
2.盛大众多的样子。《诗经。大雅。卷阿》:「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晋。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五:「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3.尽力。《尔雅。释训》:「蔼蔼萋萋,臣尽力也。」
4.月光微暗的样子。汉。司马相如〈长门赋〉:「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南朝宋。谢庄〈怀园引〉:「朱光蔼蔼云英英,新禽喈喈又晨鸣。」
《漢語大詞典》:山气(山氣)
(1).山中的云雾之气。 汉 淮南小山 《招隐士》:“山气巃嵸兮石嵯峨,谿谷崭巖兮水曾波。” 唐高宗 《九月九日》诗:“野浄山气歛,林疏风露长。” 金 元好问 《僧寺阻雨》诗:“山气森岑入葛衣,砧声偏与客心期。”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石牌楼后面的夕阳在西方一抹淡紫的山气中隐没下去。”
(2).山中气候;山中空气。 明 袁宗道 《夏日小斋杂兴》诗之三:“最怜山气爽,徙榻傍窗纱。” 郭沫若 《游里加湖》:“傍晚在湖边林际散步,山气肃穆,沁人心脾。”
《國語辭典》:暮霭(暮靄)  拼音:mù ǎi
傍晚的云雾。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分類:云雾黄昏
《漢語大詞典》:含烟(含煙)
带着烟或云雾气。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犹火含烟而妨火,桂怀蠹而残桂。” 南朝 梁元帝 《荡妇秋思赋》:“登楼一望,唯见远树含烟。” 唐太宗 《咏小山》:“径细无全磴,松小未含烟。” 后蜀 毛文锡 《柳含烟》词:“映水含烟拂路,几回攀折赠行人。” 明 陈子龙 《江南曲》之一:“綺阁罢含烟,江清促採莲。”
分類:云雾雾气
《國語辭典》:烟鬟(煙鬟)  拼音:yān huán
1.形容妇女发多而美。唐。韩愈〈题炭谷湫祠堂〉诗:「祠堂像侔真,擢玉纡烟鬟。」
2.比喻峰峦青翠,云雾缭绕。宋。苏轼〈凌虚台〉诗:「落日衔翠壁,暮云点烟鬟。」
《漢語大詞典》:烟鬟雾鬓(煙鬟霧鬢)
形容鬓发美丽。 宋 张孝祥 《雨中花慢》词:“一叶凌波,十里驭风,烟鬟雾鬢萧萧。”
《漢語大詞典》:浮烟(浮煙)
亦作“浮烟”。 飘动的烟气或云雾。 晋 左思 《吴都赋》:“飞爓浮烟,载霞载阴。” 唐 司空曙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诗:“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明 高启 《赠醉樵》诗:“世间万事如浮烟,看棋何必逢神仙。”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余荣未光,弃若浮烟。” 姚雪垠 《长夜》五:“童年的生活想起空幻得像水上的浮烟。”
《國語辭典》:匹练(匹練)  拼音:pǐ liàn
一匹白布。唐。无名氏《白猿传》:「日晡,有物如匹练,自他山下,透至若飞。」也作「疋练」。
《漢語大詞典》:云卧(雲卧)
高卧于云雾缭绕之中。谓隐居。 南朝 宋 鲍照 《代升天行》:“风餐委松宿,云卧恣天行。” 唐 杜甫 《游龙门奉先寺》诗:“天闕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元 倪瓒 《答徐良夫》诗:“云卧雨声集,庭树颯以秋。”
《漢語大詞典》:云窗(雲牕)
见“ 云窗 ”。
《漢語大詞典》:龙气(龍氣)
(1).龙脑香的香气。 唐 温庭筠 《阳春曲》:“云母空窗晓烟薄,香昏龙气 凝暉阁 。” 顾嗣立 补注:“ 徐 注:《梁四公记》:西海出龙脑香。”
(2).《易·乾》:“云从龙。”后因称云雾为“龙气”。 元 张翥 《分题送京兆赵耕师尹之临安路帅府照磨得通海湖》诗:“雨归龙气溼,晴浴鹤媒骄。” 元 顾瑛 《芝云堂以风林纤月落分韵得纤字》:“龙气当天河皷溼,翠痕浮树月钩纤。”
(3).指帝王之气。旧唐书·玄宗纪上:“上所居宅外有水池,浸溢顷餘,望气者以为龙气。” 明 徐渭 《亚夫墓》诗:“王者从来云不死,共疑隆準及重瞳。已占龙气成天子,却幸 鸿门 败乃公。”参见“ 龙虎气 ”。
《漢語大詞典》:龙虎气(龍虎氣)
(1).王气;天子气。语本《史记·项羽本纪》。 宋 陈与义 《和尹潜感怀》:“共説 金陵 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参见“ 龙虎 ”。
(2).兵气;兵戎之气。 唐 杜甫 《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之一:“北极转愁龙虎气,西戎休纵犬羊羣。”按,此指龙虎军之气。 元 王逢 《无题》诗之三:“ 滦水 天迴龙虎气, 榆林 风逐马驼声。”
(3).丹气。炼丹时产生的气。 元 叶广居 《题西泠隐居》诗:“丹井夜交龙虎气,碧霄春躡凤凰翎。”
《漢語大詞典》:云溪(雲溪,雲谿)
云雾缭绕的溪谷。 晋 张协 《七命》:“右当风谷,左临云谿。” 唐 杜甫 《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云谿花淡淡,春郭水泠泠。”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郑魁铭研诗》:“润应通月窟,洗合就云溪。”
《國語辭典》:氛氲(氛氳)  拼音:fēn yūn
1.茂盛、丰盛。唐。白居易〈朱陈村〉诗:「去县百馀里,桑麻青氛氲。」
2.香气很浓的样子。
3.吉祥之气。《广韵。上平声。文韵》:「氛氲,祥气。」
《漢語大詞典》:云关(雲關)
云雾所笼罩的关隘。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扃岫幌,掩云关,歛轻雾,藏鸣湍。” 唐 李白 《游泰山》诗之三:“平明登 日观 ,举手开云关。” 明 陈子龙 《陟桐岩岭》诗:“千盘上风磴,百折启云关。”
《漢語大詞典》:烟峦(煙巒)
亦作“烟峦”。 云雾笼罩的山峦。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或旬或朔,眷于粉堞之上;时行时止,卜於烟峦之堀。” 明孙仁孺《东郭记·遍国中》:“白云一片出烟峦,秋雨沾衣风帽宽。” 清 吴伟业 《送许尧文之官莆阳》诗:“ 乌石 烟峦列画图,双旌遥喜入名都。”
《國語辭典》:云谷(雲谷)  拼音:yún gǔ
1.山名。位于福建省建阳县西北,接崇安县,与西山对峙。本名芦峰山,宋乾道中,朱熹更名云谷,筑草堂于此。
2.地名。位于福建省建宁县南,核桃峰左麓。宋待制俞丰建云谷书院,读书于此,风景清幽,为建宁县胜地。
3.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别号。参见「朱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