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2词典 1佛典 1
词典
二土
佛类词典
二土
《漢語大詞典》:二土
佛教语。一般指无生死浊恶的净土和有生死浊恶的秽土。 宋 延寿 宗镜录卷八九:“浄秽二土,四句分别。一质不成浄秽亏盈,异质不成一理齐平,无质不成缘起万形,有质不成搜原即冥。” 宋 苏轼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之八:“初无往来相,二土同一在。”
二土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性土,法性之理,非秽非净,非广非狭,犹如虚空,遍满于一切处,如常寂光土是也。二、相土,或名净土。或为秽土。随众生之心行而有种种之差别者。见宗镜录八十九。【又】一、净土,为金银琉璃所成种种庄严且无四趣五浊等之杂秽者,如西方之极乐世界是也。此中有报土化土之二。报土为佛之果报而自行受用之净土,化土为众生而变化之净土。极乐净土,或曰报土,或曰化土,诸家各有异论。二、秽土,为瓦铄土石所成,秽恶充满而有四趣五浊之杂秽者。如裟婆世界是也。此二土为相土中之差别见华严疏钞四。【又】一报土,报身所居之土也。此中有自受用,他受用之别。佛自受用身之所居,为自受用报土,对于初地已上菩萨而现之报土,为他受用报土。如华严经所说之莲华藏世界是也。二化土,佛之化身住处也。此中有净秽之别。如释迦佛之于娑婆世界,示现杂秽之国土,教化凡夫二乘者,是化土之秽土也。如阿弥陀佛之于懈慢界,观音之于补陀落山,是化土之净土也。化土者,为佛菩萨度凡夫二乘,而变现化作之国土也。问娑婆国土为众生实业所生之秽土,何以谓之化土?答曰:娑婆国土虽为众生之实业所生,而佛示现此土时,以佛之成所作智变现与彼秽土相似之国土而住之。其众生之所变,与佛之所变相和合而似一国土也。故由众生言之,则为实业所感之有漏实秽土,而由佛言之,则为由成所作智变化与秽土相似之无漏假秽土。今从佛而称为化土之秽土也。净土亦然。由众生清净之实业所感与佛之成所作智变现而成。今亦谓佛所变之边为化土之净土也。见百法问答钞八。
【佛学常见辞汇】
1。净土和秽土。净土是诸佛清净的国土;秽土是众生污秽的国土。2。报土和化土。报土是诸佛报身所住的国土;化土是诸佛化身所住的国土。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一、性土〕,谓法性之理,非秽非净,非广非狭,犹如虚空,遍一切处,是名性土。
〔二、相土〕,谓随诸众生心量所现,或净或秽,或广或狭。是以菩萨所见,无诸坑坎,众宝庄严;众生所见,荆棘瓦砾,秽恶充满,是名相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净土〕,谓其地纯以金刚所成,众宝间错,种种庄严,皆悉殊胜,即华藏世界,西方安养等世界也;以其无有四趣五浊等秽恶,是名净土。(四趣者,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五浊者,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也。)
〔二、秽土〕,谓其地坑坎堆阜,秽恶充满,即娑婆世界也;以其有四趣五浊等秽恶,是名秽土。(梵语娑婆,华言能忍。谓其土之人,堪能忍受众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