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赤春
指农历二三月青黄不接、粮食空匮之时。 清 蒲松龄 《俚谣颂张明府》:“赤春大难,凛冬苦寒。”《醒世姻缘传》第二二回:“﹝ 晁思才 ﹞接道:‘嫂子是为俺赤春头里,待每人给俺石粮食喫?’”
《國語辭典》:撩丁  拼音:liáo dīng
金钱。元。石君宝《曲江池》第二折:「我直著你梦撒了撩丁,倒折了本。」元。朱庭玉〈夜行船。无限莺花慵管领套。庆宣和〉曲:「若是自家空藏瓶,梦撒撩丁。」也作「镣丁」、「辽丁」。
《国语辞典》:女犯  拼音:nǚ fàn
女性受刑人。如:「这座监狱专门收容女犯。」明。汤显祖《还魂记》第二三出:「就烦恩官替女犯查查,怎生有此伤感之事?」
《漢語大詞典》:洋头(洋頭)
(1).方言。田间。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三出:“小二,去洋头看,怕有人来偷鸡。” 钱南扬 校注:“当作‘垟’。 温州 方言田间叫‘垟’,至今犹然。”
(2).指西式发型。 冯德英 《苦菜花》第九章:“那 马排长 被绑着押在门旁,洋头乱七八糟,像个丧家狗一样。”
《漢語大詞典》:预备铃(預備鈴)
上课铃前二三分钟的一次铃声,表示即将上课,要师生做好准备工作。《花城》1981年第5期:“‘你该去上课了……’预备铃响了,教研室的老师催促着她。”
《漢語大詞典》:一合儿(一合兒)
(1).一会儿。 元 宋方壶 《一枝花·妓女》套曲:“教那厮一合儿昏撒,半霎儿着迷。”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二折:“一合儿使我碎心,半霎儿忧我成病。”
(2).一块;一起。 元 杨暹 《西游记》第六本第二三出:“来日箇 景阳鐘 罢鸡人唱,一合儿同朝帝王。”
一合。十龠为一合,常用“一合儿”形容少。 元 无名氏 《焚儿救母》第一折:“忍冻饿谁怜儿命蹇,守孤贫争敢母亲忘,常则是半抄儿活计,一合儿餱粮。”参见“ 一合 ”。
《漢語大詞典》:一合
(1).会合;遇合。国语·周语中:“一合诸侯,而有再逆政,余惧其无后也。”荀子·议兵:“ 秦 四世有胜,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末世之兵,未有本统也。” 汉 刘向 说苑·杂言:“ 太公 一合于 周 而侯七百岁, 孙叔敖 一合于 楚 ,而封十世。”
(2).指交锋一次。宋书·孟龙符传:“ 龙符 奋矟接战,每一合,輙杀数人。”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众孩儿曹听我教着:只助我一声喊,只一合活把髠徒捉。”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一折:“则一合活拏将 敬德 回来,纔见的好汉。”
(3).犹整个。 元 杨暹 《刘行首》第四折:“小庵虽窄隐幽微,包含着一合天地。”
(4).一盒。 唐 白居易 《闻微之江陵卧病以大通中散碧腴垂云膏寄之因题四韵》:“已题一帖红消散,又封一合碧云英。”
《漢語大詞典》:一合
表数量。十龠为一合。 汉 刘向 说苑·辩物:“十龠为一合,十合为一升。”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服一合輙益寿百岁,服一升千岁也。”
分類:数量一合
《漢語大詞典》:洗骨葬
旧葬俗,死者葬后二三年,开棺洗骨,贮瓦瓶内再埋。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洗骨葬:“然又有洗骨葬者, 江西 广信府 一带风俗,既葬二三年后,輒启棺洗骨使浄,别贮瓦缾内埋之……按,南史·顾宪之传, 宪之 为 衡阳 内史,其土俗人有病,輙云先亡为祸,乃开塚剖棺,水洗枯骨,名为除祟,则此俗由来久矣。”
《国语辞典》:施仁布泽(施仁布泽)  拼音:shī rén bù zé
施予他人仁义、恩德。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二三出:「冯商的,冯商的,积功累德;冯商的,冯商的,施仁布泽。」也作「施仁布恩」。
《国语辞典》:分外夭夭  拼音:fèn wài yāo yāo
特别美好的样子。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三出:「补衬些翠枝青叶,分外夭夭。」
《国语辞典》:印度希腊式(印度希腊式)  拼音:yìn dù xī là shì
西元前三二七~前二三年间,亚历山大东征,建王国于印度后,希腊文化与印度原有佛教文化融合所形成的艺术形式。后随佛教的传布,流行于中国,唐代雕塑的佛像多为此式。
《国语辞典》:左挈右提  拼音:zuǒ qiè yòu tí
互相扶持,彼此辅佐。明。朱鼎《玉镜台记》第二三出:「将勇兵强,华夷慑服;左挈右提,东征西伐。」也作「左提右挈」。
《国语辞典》:形单影单(形单影单)  拼音:xíng dān yǐng dān
形容孤独无依。明。高濂《玉簪记》第二三出:「我怎敢忘却些儿灯边枕边,只愁你形单影单,只愁你衾寒枕寒。」也作「形单影只」。
《国语辞典》:音信杳然  拼音:yīn xìn yǎo rán
没有任何音讯、消息。明。叶宪祖《鸾鎞记》第二三出:「目今又当大比之年,此时想已放榜,怎么音信杳然?难道我相公又下第了不成?」也作「杳无音信」。
《漢語大詞典》:鹗龟(鶚龜)
龟的一种。生 南海 。状如龟,长二三尺,两目在侧如鹗。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一·鹗龟
《漢語大詞典》:赤麻
(1).红色麻丝。古代符节上的装饰物。新唐书·车服志:“大将出,赐旌以顓赏,节以顓杀。旌以絳帛五丈,粉画虎,有铜龙一,首缠緋幡,紫縑为袋,油囊为表。节,悬画木盘三,相去数寸,隅垂赤麻,餘与旌同。”
(2).荨麻科植物。多年生草本,茎高二三尺,往往数茎丛生,叶有柄,对生,茎及叶柄带赤色。生于山野间。茎皮纤维可制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