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懵懵懂懂  拼音:měng měng dǒng dǒng
糊里糊涂,不明事理的样子。《西游记》第二八回:「呆子懵懵懂懂的,托著钵盂,钳著钉钯,与沙僧径直回来。」
《国语辞典》:懵然无知(懵然无知)  拼音:méng rán wú zhī
糊里糊涂,不明事理的样子。如:「每当想起年轻时对周遭事物的懵然无知,就会哑然失笑。」《旧唐书。卷一六六。列传。白居易》:「除读书属文外,其他懵然无知,乃至书画棋博可以接群居之欢者,一无通晓,即其愚拙可知矣。」
《国语辞典》:蒙昧无知(蒙昧无知)  拼音:méng mèi wú zhī
形容智识未开,不明事理。如:「他蒙昧无知,对神棍的迷惑之言深信不疑。」《济公全传》第五四回:「师父,你老人家既是我拜弟陈亮的师父,如同我师父一样,方才我一时间蒙昧无知,求你老人家恕罪。」清。徐珂《清稗类钞。会党类。兴中会及同盟会》:「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
《国语辞典》:民情物理  拼音:mín qíng wù lǐ
风俗事理。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上。廿一经》:「于训诂名物制度之昭显,民情物理之隐微,无不瞭如指掌。」
《国语辞典》:盲眼无珠(盲眼无珠)  拼音:máng yǎn wú zhū
瞎了眼,没了眼珠。比喻不明事理。《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二五。东厢记。传情惹恨》:「奴当知罪,姐须饶恕,多因我盲眼无珠,怎识他笔端藏意,望暂息霆威。」
《国语辞典》:探奥索隐(探奥索隐)  拼音:tàn ào suǒ yǐn
探索玄妙隐微的事理。参见「探赜索隐」条。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总叙道德》:「非道无似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见其终,探奥索隐,孰窥其宗。」
《国语辞典》:情何以堪  拼音:qíng hé yǐ kān
违异事理的情景,如何能够承受?如:「为了家产,兄弟相争到此地步,这一切看在老人家眼里,真是情何以堪!」《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况以清白之身,暗地迎新送旧,虽无所染,情何以堪!」
《国语辞典》:千岐万辙(千岐万辙)  拼音:qiān qí wàn chè
许多的歧路和车辙。通常用以比喻事理的纷多繁杂。《朱子语类。卷一二。持守》:「才出门,便千岐万辙,若不是自家有个主宰,如何得是。」
《国语辞典》:感情作用  拼音:gǎn qíng zuò yòng
不以事理的正误曲直作判断,仅凭心理的好恶而有所行动。如:「你可别因一时感情作用而铸下大错。」
《国语辞典》:精悟玄鉴(精悟玄鉴)  拼音:jīng wù xuán jiàn
对于微妙深奥的事理,有精深聪敏的判断与领悟能力。《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好个李判官,精悟玄鉴,与梦语符合如此。」
《国语辞典》:据理而争(据理而争)  拼音:jù lǐ ér zhēng
凭恃事理而争取。《文明小史》第四六回:「将来回国,有什么交涉,就可以据理而争。」
《国语辞典》:混帐东西(混帐东西)  拼音:hùn zhàng dōng xī
骂人的话。指无耻、不明事理的人。《红楼梦》第八一回:「说起宝玉的乾妈竟是个混帐东西,邪魔外道的。」《文明小史》第二六回:「你这个混帐东西,为什么不早说明?」
《国语辞典》:见过世面(见过世面)  拼音:jiàn guò shì miàn
通达社会的人情事理及各种常识。《红楼梦》第一六回:「明儿你见了他,好歹描补描补,就说我年纪小,原没见过世面,谁叫大爷错委他的。」《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恰好有十几个从南方来当教习的,都是江浙一带的人,见过世面,懂得编书的法子。」
《国语辞典》:木头眼镜儿(木头眼镜儿)  拼音:mù tou yǎn jìng ér
(歇后语)瞧不透。比喻对事理看不透澈。如:「他是木头眼镜儿,往往只考虑目前。」
《国语辞典》:糊涂油蒙心(糊涂油蒙心)  拼音:hú tú yóu méng xīn
比喻被蒙蔽,不明事理。《红楼梦》第三六回:「糊涂油蒙了心、烂了舌头、不得好死的下作东西们,别做娘的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