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广播电视事业处(广播电视事业处)  拼音:guǎng bò diàn shì shì yè chù
专门负责管理广播电台及电视公司等的单位,隶属行政院新闻局。缩称为「广电处」。
《国语辞典》:文化事业(文化事业)  拼音:wén huà shì yè
泛指从事文学、艺术、广播电视、出版等相关的事业。如:「文化事业一向有著教育社会大众的神圣使命。」
《国语辞典》:慈善事业(慈善事业)  拼音:cí shàn shì yè
基于恻隐之心或宗教信仰,提供不幸者衣食上的满足或生活上的照顾等社会服务工作或机构。
《國語辭典》:公用事业(公用事業)  拼音:gōng yòng shì yè
由政府经营和社会公众日常所需事物相关的事业。如水电、交通等均是。也作「公共事业」。
《國語辭典》:公共事业(公共事業)  拼音:gōng gòng shì yè
由政府或经政府特许的企业所经营和大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业。如铁路、电力、邮政、电话等均是。也作「公用事业」。
《漢語大詞典》:儿童福利事业
国家和社会为保障儿童身心健康而举办的社会福利事业。如:建立儿童公园、儿童娱乐中心、儿童剧场、儿童医院及保健中心、儿童图书馆以及儿童福利院等。
《漢語大詞典》:事业单位(事業單位)
受国家机关领导、不实行经济核算而由国库开支经费的部门或单位。与“企业单位”相对而言。如学校、医院、某些研究所等都属于事业单位。
《漢語大詞典》:事业家(事業家)
以经营某种事业并力使其成功作为目的的人。 欧阳山 《柳暗花明》八二:“ 陈文婕 拿事业家的风度望了他一眼。”
《分类字锦》:事业所须(事业所须)
释名手须也事业之所须也
《漢語大詞典》:事业心(事業心)
致力于实现某种事业的志愿。 孙犁 《秀露集·谈校对工作》:“凡是认真读书的人,有事业心的出版家……都重视校对工作。” 丰村 《美丽》:“那是个青年外科医生,是个有事业心的人。”
《國語辭典》:名山事业(名山事業)  拼音:míng shān shì yè
比喻不朽的著述。语本《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序略,以拾遗补蓺,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如:「他焚膏继晷,兀兀穷年,成就了名山事业。」清。袁枚 衰年杂咏诗其八:「名山事业凭谁付,学识之无七岁郎。」
《國語辭典》:名山  拼音:míng shān
有名的山。如:「亲眼见到名山的壮丽,真是美得难以比拟。」南朝梁。任昉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既绝故老之口,必资不刊之书,而藏诸名山,则陵谷迁贸。」唐。李白 秋下荆门诗:「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國語辭典》:职业(職業)  拼音:zhí yè
1.个人所担任的职务或工作。如农业、矿业等。
2.职分内应做的事。《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宋书。卷九四。恩倖传。序》:「且任子居朝,咸有职业。」
《國語辭典》:霸业(霸業)  拼音:bà yè
1.在群雄并立中称霸的功业。《史记。卷一一○。匈奴传》:「晋文公初立,欲修霸业,乃兴师伐逐戎翟,诛子带,迎内周襄王,居于雒邑。」《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也作「伯业」。
2.实力胜过他人而称雄的事业。如:「商场的霸业」、「海上的霸业」。
《國語辭典》:家业(家業)  拼音:jiā yè
1.一家的产业与门望。《后汉书。卷四六。郭躬传》:「镇字桓钟,少修家业。」《南齐书。卷四七。王融传》:「融以父官不通,弱年便欲绍兴家业。」
2.家产。《西游记》第三○回:「原来有这些好处,许大的家业,又有这多的小猴伏侍!」
《國語辭典》:祖业(祖業)  拼音:zǔ yè
1.祖先的事功。《汉书。卷六四下。终军传》:「及臻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必待明圣润色,祖业传于无穷。」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隐公能弘宣祖业,光启王室。」
2.祖先留传下来的遗产。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楔子》:「哥哥和嫂嫂守著祖业,我和二嫂引著安住孩儿,趁熟走一遭去。」《老残游记》第一回:「这老残既无祖业可守,又无行当可做,自然『饥寒』二字渐渐的相逼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