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抗斗(抗鬭)
反抗争斗。《东周列国志》第七一回:“他人往,太子必将抗鬭,不若密諭 司马奋扬 使袭杀之。” 邹韬奋 《经历》五一:“我所仅有的一点微薄的能力,只是提着这枝秃笔和黑暗势力作坚苦的抗斗。”
《國語辭典》:窝里翻(窩裡翻)  拼音:wō lǐ fān
比喻内讧,内部起冲突。如:「比赛还没开始就先窝里翻,岂不是一点胜算也没有?」也作「窝里反」、「窝儿里反」。
《國語辭典》:窝里炮(窩裡炮)  拼音:wō li pào
内部争吵,互相攻讦。《程乙本红楼梦》第六一回:「两个人窝里炮,先吵的合府都知道了,我们怎能装没事人呢?」也称为「窝里发炮」。
《漢語大詞典》:蜗角斗争(蝸角鬭争)
庄子·则阳:“有国於蜗之左角者曰 触氏 ,有国於蜗之右角者曰 蛮氏 ,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后以“蜗角鬭争”比喻因细事而引起争斗。 宋 辛弃疾 《哨遍·秋水观》词:“蜗角鬭争,左 触 右 蛮 ,一战连千里。”亦省作“ 蜗争 ”。 清 魏源 《游山吟》之二:“蜗争羶慕世间人,请来一共云山夕。”
分類:细事争斗
《國語辭典》:咬群  拼音:yǎo qún
牲口咬踢同夥使不得安宁。也指人处众而欺凌其同辈。《金瓶梅》第一二回:「我几次因他再三咬群儿口嘴伤人,也要打他哩!」《醒世姻缘传》第一二回:「一堂和尚叫你这个俗人在里边咬群。」
《漢語大詞典》:袖中挥拳(袖中揮拳)
形容迫不及待与人争斗。 清 王夫之 《示子侄》:“习气薰人,不醪而醉。其始无端,其终无谓。袖中挥拳,针尖竞利。狂在须臾,九牛莫制。”
分類:争斗
《国语辞典》:两虎相争(两虎相争)  拼音:liǎng hǔ xiāng zhēng
比喻两强互相争斗。如:「两队实力相当,今晚冠亚军争夺战,是场两虎相争的比赛。」也作「两虎共斗」、「两虎相斗」。
分类:相争争斗
《国语辞典》:两虎共斗(两虎共斗)  拼音:liǎng hǔ gòng dòu
比喻两强互相争斗。《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雠也。」也作「两虎相斗」、「两虎相争」。
分类:相争争斗
《国语辞典》:十鼠争穴(十鼠争穴)  拼音:shí shǔ zhēng xuè
比喻坏人聚集在一处而互相争斗。《梁书。卷五。元帝本纪》:「侯景奔窜,十鼠争穴,郭默清夷,晋熙附义,计穷力屈,反杀后主。」也作「十鼠同穴」。
《国语辞典》:社会规范(社会规范)  拼音:shè huì guī fàn
社会上共同认可的各种行为准则,常为不同社会群体权力争斗的产物,反映主流社会的价值。
《国语辞典》:阋墙之祸(阋墙之祸)  拼音:xì qiáng zhī huò
因兄弟相争或国家、集团内部的争斗所产生的灾祸。如:「阋墙之祸,殃及无辜。」
《国语辞典》:抓抓挠挠(抓抓挠挠)  拼音:zhuā zhua náo náo
1.仓卒的样子。如:「他抓抓挠挠地把饭吃了。」
2.互相争斗。如:「商场上竞争激烈,同业之间不免抓抓挠挠。」
3.乱抓。如:「你应该事先把行李整理好,免得临时抓抓挠挠,有所遗漏。」
《国语辞典》:和解书(和解书)  拼音:hé jiě shū
双方停止争斗,为往后和平相处所订立的和约。《三国演义》第一六回:「遂差奉军都慰王则,赍官诰并和解书,往徐州去讫。」
《国语辞典》:斗闲气(斗闲气)  拼音:dòu xián qì
无缘无故的争斗吵闹。
《国语辞典》:短兵接战(短兵接战)  拼音:duǎn bīng jiē zhàn
以短小的武器搏斗。比喻面对面的搏打、争斗。《三国志。卷一八。魏书。典韦传》:「韦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也作「短兵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