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攫拿
亦作“ 攫挐 ”。
(1).以爪相持。《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奔虎攫挐以梁倚,仡奋舋而轩鬐。”挐,一本作“ 拏 ”。 吕延济 注:“攫,举爪也;拏,以手持也。若举爪持梁以相倚也。”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田道人》:“於稜叶三四尺下得磐石,嶙峋嵌空,纵广数尺,若爪所攫拏而穿者。”
(2).猎取;捕捉。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诗:“屋鼠从穿穴,林狙任攫拏。” 清 唐孙华 《猛虎行》:“白昼频看恣攫挐,岂惟月黑忧搪突。”
(3).争夺。 汉 扬雄 《解嘲》:“攫拏者亡;默默者存。”《汉书·扬雄传下》作“攫挐”。 唐 李德裕 《论侍讲奏孔子门徒事状》:“今侍讲欲以奔走权势之徒,攫拏名利之辈,比方 孔 门上哲,实罔圣听。”
(4).张牙舞爪。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十:“隐隐见虬龙攫拏以去。” 清 归庄 《题福源寺罗汉松》诗:“大十二围高难度,攫拏天际如虬龙。” 清 龚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名惊四海如云龙,攫拏不定光影同。”
(1).以爪相持。《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奔虎攫挐以梁倚,仡奋舋而轩鬐。”挐,一本作“ 拏 ”。 吕延济 注:“攫,举爪也;拏,以手持也。若举爪持梁以相倚也。”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田道人》:“於稜叶三四尺下得磐石,嶙峋嵌空,纵广数尺,若爪所攫拏而穿者。”
(2).猎取;捕捉。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诗:“屋鼠从穿穴,林狙任攫拏。” 清 唐孙华 《猛虎行》:“白昼频看恣攫挐,岂惟月黑忧搪突。”
(3).争夺。 汉 扬雄 《解嘲》:“攫拏者亡;默默者存。”《汉书·扬雄传下》作“攫挐”。 唐 李德裕 《论侍讲奏孔子门徒事状》:“今侍讲欲以奔走权势之徒,攫拏名利之辈,比方 孔 门上哲,实罔圣听。”
(4).张牙舞爪。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十:“隐隐见虬龙攫拏以去。” 清 归庄 《题福源寺罗汉松》诗:“大十二围高难度,攫拏天际如虬龙。” 清 龚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名惊四海如云龙,攫拏不定光影同。”
《國語辭典》:不争(不爭) 拼音:bù zhēng
1.不相争夺。《老子》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
2.不必争论。如:「这是不争的事实。」
3.不在乎、无所谓。《董西厢》卷八:「您两个死后不争,怎结果这秃屌?」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三折:「我死不争,可怜见这一双儿女。」
4.不差、不相差。《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天晚了,大娘请自在,不争这一夜儿,明日却来领罢。」
5.不只、不但。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不争小人一个受苦,上辈古人,多有受窘的哩。」
6.想不到。《水浒传》第五回:「他止有这个女儿,要养终身,不争被你把了去,教他老人家失所。」《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我这两个业种,是东岳求来的,不争被你阎君勾去了,东岳敢不知道?」
7.如果、若是。《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我从丈人家借办得几贯钱来养活命,不争你偷了我的去,却是怎的计结?」《初刻拍案惊奇》卷七:「不争你死了,我这圣旨却如何回话?」
8.只因、只为。元。马致远《汉宫秋》第四折:「不争你打盘旋,这搭里同声相应,可不差讹了四时节令。」《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不争你们使嫉妒心肠,却不把我父亲的后代绝了。」
2.不必争论。如:「这是不争的事实。」
3.不在乎、无所谓。《董西厢》卷八:「您两个死后不争,怎结果这秃屌?」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三折:「我死不争,可怜见这一双儿女。」
4.不差、不相差。《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天晚了,大娘请自在,不争这一夜儿,明日却来领罢。」
5.不只、不但。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不争小人一个受苦,上辈古人,多有受窘的哩。」
6.想不到。《水浒传》第五回:「他止有这个女儿,要养终身,不争被你把了去,教他老人家失所。」《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我这两个业种,是东岳求来的,不争被你阎君勾去了,东岳敢不知道?」
7.如果、若是。《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我从丈人家借办得几贯钱来养活命,不争你偷了我的去,却是怎的计结?」《初刻拍案惊奇》卷七:「不争你死了,我这圣旨却如何回话?」
8.只因、只为。元。马致远《汉宫秋》第四折:「不争你打盘旋,这搭里同声相应,可不差讹了四时节令。」《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不争你们使嫉妒心肠,却不把我父亲的后代绝了。」
《漢語大詞典》:争利
(1).争夺利益。《荀子·大略》:“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 王先谦 集解:“蚤与爪同。言仕乱世骄君,纵得小利,终丧其身。”《史记·魏世家》:“夫君欲利则大夫欲利,大夫欲利则庶人欲利。上下争利,国则危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曷有忧贫而与贾竖争利,戚穷而与凡琐竞达哉?” 任涛 郑洪庆 《略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步配套》:“一部分企业单纯追求利润,采取压低基数、扩大留成比例、乱摊乱挤成本等不正当手段与国家争利。”
(2).争取军事优势。多指争占有利地形,争取有利地位。《孙子·军争》:“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輜重捐。” 贾林 注:“行军用师,必趋其利。远近之势,直以举军往争其利,难以速至。”《史记·秦本纪》:“ 晋君 弃其军,与 秦 争利,还而马騺。 繆公 与麾下驰追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 匈奴 不可击也。”《三国志·魏志·袁尚传》:“ 太祖 遂围之,为堑,周四十里;初令浅,示若可越。 配 ( 审配 )望而笑之,不出争利。” 金 元好问 《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铭》:“盖 淮南 平,则 江 之北尽为战地。进而争利於舟楫之间,我之劲弓良马有不得骋者矣。”
(2).争取军事优势。多指争占有利地形,争取有利地位。《孙子·军争》:“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輜重捐。” 贾林 注:“行军用师,必趋其利。远近之势,直以举军往争其利,难以速至。”《史记·秦本纪》:“ 晋君 弃其军,与 秦 争利,还而马騺。 繆公 与麾下驰追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 匈奴 不可击也。”《三国志·魏志·袁尚传》:“ 太祖 遂围之,为堑,周四十里;初令浅,示若可越。 配 ( 审配 )望而笑之,不出争利。” 金 元好问 《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铭》:“盖 淮南 平,则 江 之北尽为战地。进而争利於舟楫之间,我之劲弓良马有不得骋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