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拼音:yī shǒu jiāo qián,yī shǒu jiāo huò
同时交换钱货。比喻办事乾脆,两不相欠。《水浒传》第二一回:「我便先还了你招文袋这封书,歇三日却问你讨金子,正是棺材出了讨挽歌郎钱。我这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快把来,两相交割。」
《國語辭典》:小本经纪(小本經紀)  拼音:xiǎo běn jīng jì
从事规模较小,资本较少的买卖。《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我们小本经纪,如何要打短我的?相公须放宽洪大量些!不该如此小家子相!」
《国语辞典》:牛饩退敌(牛饩退敌)  拼音:niú xì tuì dí
饩,活的牲口。春秋时郑国商人弦高到周王城买卖,途中碰到正前往攻打郑国的秦兵。他机智地以牛犒劳秦军,称说郑君已知秦兵将路过郑国,所以遣人来此。同时迅速差人传报回国,加强防备。秦军以为郑国早有防范,只能灭了邻近的滑国,领军回去。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后汉书。卷五九。张衡列传》:「弦高以牛饩退敌,墨翟以萦带全城。」
《国语辞典》:零股交易  拼音:líng gǔ jiāo yì
不足一个交易单位的股票买卖方式。我国现行的股票市场,其交易单位至少为一千股,如交易数量未达一千股者,其买卖、报价均另依规定办理。
《国语辞典》:买卖人口(买卖人口)  拼音:mǎi mài rén kǒu
视人口为货物,作买卖交易的行为。如:「买卖人口是犯法的行为。」
《国语辞典》:市不二价(市不二价)  拼音:shì bù èr jià
买卖价钱合理公道,不因人而有不同的价钱。可用以形容社会风气良好,不相欺瞒讹诈。《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管宁传》:「未至,卒于海表」句下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使辽东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商贾之人,市不二价。」也作「市无二价」。
《国语辞典》:售货合约(售货合约)  拼音:shòu huò hé yuē
为有买卖准备,经买卖双方洽妥条件,议定价格,由卖方所出成立交易的单据。
《国语辞典》:国际贸易(国际贸易)  拼音:guó jì mào yì
国与国之间商品的交换或买卖。依商品移动的方向观察,可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与三角贸易。若从交易进行的方式而言,则有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之分。国际贸易如从本国立场来观察,即为对外贸易。亦简称为「国贸」。
《国语辞典》:过路买卖(过路买卖)  拼音:guò lù mǎi mài
只是经手而不属于自己的买卖。《通俗常言疏證。财货。过路买卖》引《翡翠园剧》:「只算得过路买卖。」
《国语辞典》:果菜市场(果菜市场)  拼音:guǒ cài shì cháng
蔬果买卖的集散地。
分类:蔬果买卖
《国语辞典》:挂牌汇率(挂牌汇率)  拼音:guà pái huì lǜ
外汇银行公告的买卖外汇价格。
《国语辞典》:贩卖人口(贩卖人口)  拼音:fàn mài rén kǒu
人身买卖。即把人当成贩卖的商品。如:「贩卖人口违反人道,各国政府无不严加取缔。」
《国语辞典》:经纪人家(经纪人家)  拼音:jīng jì rén jiā
居中介绍买卖,从中抽取佣金的个人或商行。《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江居引荆公到一个经纪人家来。主人迎接上坐,问道:『客官要往那里去?』」《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我们经纪人家,那里还想甚么应考上进?」也称为「行家」、「牙行」。
《国语辞典》:立券交易  拼音:lì quàn jiāo yì
订立契约进行买卖。
《国语辞典》:黄金存摺(黄金存摺)  拼音:huáng jīn cún zhé
一种大型的金商在买卖黄金条块时所发给的凭證。投资人买进黄金后,存放于银行内代为保管,顾客可以此存摺随时提领,亦可以不提领而直接卖出。也称为「黄金提货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