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89,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书函
手帖
手示
闲书
敬上
芝眉
手记
邮书
亮察
鸿书
端肃
雁帛
大鉴
时祉
通信
《國語辭典》:书函(書函)  拼音:shū hán
书信的封套,引申为书信。《续汉书志。第七。祭祀志上》:「以吉日刻玉牒书函藏金匮,玺印封之。」《旧唐书。卷七一。魏徵传》:「徵亡后,朕遣人至宅,就其书函得表一纸,始立表草,字皆难识。」
《國語辭典》:手帖  拼音:shǒu tiě
泛指手写的书信、文章、字迹等。宋。董逌《广川书跋。卷七。虞世南别帖》:「虞伯施手帖,论儒学不使一日失业,恐子弟坠其家声,且戒之使其不息也。」
《漢語大詞典》:手示
书信用语。对对方亲笔来信的敬称。 清 程廷祚 《与家鱼门论古文书》:“读手示,知邇日留意古文。” 鲁迅 《书信集·致孔另境》:“奉到手示,刚刚都是我没法相帮的事。”
《國語辭典》:閒书(閒書)  拼音:xián shū
供消遣的书。唐。张籍 送许处士诗:「会到白云长取醉,不能窗下读閒书。」《文明小史》第一四回:「一天到夜,足足有两三个时辰用在报上,真比閒书看得还有滋味。」
《国语辞典》:敬上  拼音:jìng shàng
1.尊敬长上。如:「他敬上的言行,颇得长辈好评。」《孟子。万章下》:「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2.用于书信的结尾敬辞。
《國語辭典》:芝眉  拼音:zhī méi
对人容颜的美称。参见「芝宇」条。清。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卷一。吴侍郎元莱》:「远承手谕,如对芝眉,复荷渥仪,安敢滥拜。」
《國語辭典》:手记(手記)  拼音:shǒu jì
1.戒指。明。刘元卿《贤奕编。卷四。閒钞下》:「古者后妃群妾进御于君所,当御者以银环进之,娠则以金环退之,进者著右手,退者著左手,即今戒指,又云手记。」
2.亲笔所写的书信、笔记、日记等。《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诏书手记,不可数得。」《元史。卷一九○。儒学传二。宇文公谅传》:「尝挟手记一册,识其编首曰:『昼有所为,暮则书之,其不可书,即不敢为,天地鬼神,实闻斯言。』」
《漢語大詞典》:邮书(郵書)
邮寄来的书信。后汉书·张奂传:“足下仁篤,照其辛苦,使人未返,復获邮书。” 清 方文 《喜孙豹人见访予为稍迟虞山之行因作歌》:“ 虞山老人 八十二,邮书期晤情非轻。” 邓溥 《得大我书闻其归自柏林喜而不寐》诗:“邮书入手喜还惊,认押开封见姓名。”
分類:邮寄书信
《國語辭典》:亮察  拼音:liàng chá
明白清晰的体察。多为书信中的用词。明。王守仁〈与安宣慰书〉:「承问及,不敢不以正对,幸亮察。」
《漢語大詞典》:鸿书(鴻書)
(1).巨著。 清 蒲松龄 《唐太史命作生志》:“公以飞云五朵,寄韜鈐於鸿书;长札千言,説兵机於虎帐。”
(2).对别人书信的敬称。 清 袁枚 《奉和李雨村观察见寄原韵》:“访君恨乏葛陂龙,接得鸿书笑启封。”
《國語辭典》:端肃(端肅)  拼音:duān sù
端正严肃。《西游记》第二二回:「菩萨正与捧珠龙女在宝莲池畔扶栏看花,闻报,即转云岩,开门唤入。大圣端肃皈依参见。」
《國語辭典》:雁帛  拼音:yàn bó
系帛于雁足以传书。汉苏武等出使匈奴,为匈奴所羁留;其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夜见使者,教他对单于说道,天子射上林中,见帛系雁足,言武等在某泽中,苏武遂得救回国。见《汉书。卷五四。苏建传》。后以比喻书信。《幼学琼林。卷四。文事类》:「雁帛鸾笺通称简札。」也称为「雁书」。
分類:书信
《漢語大詞典》:雁足书(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书信。语出汉书·苏武传:“ 昭帝 即位。数年,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求武等, 匈奴 诡言 武 死。后 汉 使復至 匈奴 , 常惠 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 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 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 使曰:‘ 武 等实在。’” 唐 权德舆 《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 衡阳 雁足书。”相传 元 郝经 亦有雁足传书事。 中统 年间, 郝经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还。 经 畜一雁,甚驯。一日 经 书诗于尺帛曰:“露冷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缴,穷海纍臣有帛书。”系雁足而纵之。雁为猎者所获,献之 元 主, 元 主恻然,遂向南进军,越二年, 宋 亡。见 明 张萱 疑耀卷二。
分類:书信有雁
《國語辭典》:大鉴(大鑒)  拼音:dà jiàn
1.重大的见识。《三国志。卷九。魏书。诸夏侯曹传。曹真》:「昔赵高极意,秦氏以灭;吕、霍早断,汉祚永世。此乃陛下之大鉴,臣受命之时也。」
2.书信用语。用在书信开头,为表示请人鉴阅的敬辞。如:「某某先生大鉴」。
《漢語大詞典》:时祉(時祉)
四时幸福。旧时常为书信结尾的祝颂语。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伏维尊号皇帝陛下,膺受时祉,与天无穷。” 鲁迅 《书信集·致李霁野》:“此復。此颂时祉。”
《國語辭典》:通信  拼音:tōng xìn
1.用书信与人互通消息。如:「自从别后,久未通信问候。」《文明小史》第四五回:「到了美国约克,到了香港,还时时通信给他。」
2.由一人或一地传达任何消息(语言、文字、符号、图片、映像)至另一人或一地的方法,但不包括直接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