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册祝
把告神之言写在册书上,读以祝告神。亦指写在册书上的祭告天地宗庙的祝词或写有祝词的册书。书·金縢:“史乃册祝曰:‘惟尔元孙某,遘厉虐疾。’” 孔 传:“史为册书祝辞也。” 孔颖达 疏:“告神之言,书之於策……史读此策书以祝告神也。”新唐书·礼乐志二:“至於坛埳、神位、尊爵、籩豆、簋簠、牲牢、册祝之数皆略依古。”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按 唐 故事,凡有事於上帝,则百神皆预遣使祭告,唯 太清宫 、太庙则皇帝亲行。其册祝皆曰‘取某月某日有事於某所,不敢不告’。”
《國語辭典》:手印  拼音:shǒu yìn
纹印。指纹人各不同,因此供状、契据等文件上多须捺指纹以示承认或负责。《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今朝随你写休书,搬去妆奁莫要怨,手印缝中七个字:『永不相逢不见面』。」《老残游记》第一九回:「你想,乡下挑水的几时见过两只大元宝呢?自然欢欢喜喜的打了手印。」也称为「手模」。
《漢語大詞典》:画题(畫題)
(1).在文书上签字,表示认可。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画题判行:“今外省官行事曰判行,朝内官奏事曰画题。画题者,即著押之谓。”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 康熙 五十一年, 通州 增置仓厫,科臣奏请开捐,下内阁九卿议。惟 安溪 李文贞公 及 太仓 相国 王掞 ,皆不画题。”参见“ 画诺 ”。
(2).画的标题。 鲁迅 《书信集·致黄源》:“附上 俄 意 木刻各两种,请制图,制毕并原本交下,当译画题。”
《國語辭典》:画诺(畫諾)  拼音:huà nuò
旧时主管在文书上签字,表示同意。《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序》:「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北史。卷六七。令狐整传》:「但一日千里,必基武步,寡人当委以庶务,画诺而已。」
《漢語大詞典》:历眼(曆眼)
历书上标日期的格子。 宋 方岳 《立春前一日雪》诗:“历眼看看剩浹旬,山河大地一齐新。”
《漢語大詞典》:史阙文(史闕文)
史书上阙而不书或已脱漏的文字。语出《论语·卫灵公》:“吾犹及史之闕文也。”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古之良史於书字有疑则闕之以待能者。”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到了如今,不但见不着,听也听不着,竟算得个‘史闕文’了。”
《國語辭典》:佥押(僉押)  拼音:qiān yā
在文件上签名画押,以示负责。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有合佥押的文书,将来老夫佥押。」
《漢語大詞典》:余历(餘曆)
谓历书上馀下的日期。 元 虞集 《天历戊辰前续咏贫士》:“呼儿检餘历,记日待春风。”
《國語辭典》:三统历(三統曆)  拼音:sān tǒng lì
中国古代的一种历法。汉刘歆就太初历所造,因附会三统之说,故称为「三统历」。
《漢語大詞典》:策戒
天子策书上的警戒之言。汉书·梁孝王刘武传:“ 哀帝 建平 中, 立 復杀人,天子遣廷尉 赏 、大鸿臚 由 持节即讯,至,移书傅、相、中尉曰:‘王背策戒,誖暴妄行,连犯大辟,毒流吏民。’” 颜师古 注:“初封时,策书有戒勅之言。”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上遵策戒,下免悔咎。”
《漢語大詞典》:朱介
亦作“ 朱界 ”。 书上分行的红色栏线。后汉书·襄楷传:“ 顺帝 时, 琅邪 宫崇 诣闕,上其师 干吉 於 曲阳泉 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縹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清领书》。” 李贤 注:“縹,青白也。素,縑也。以朱为介道。”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 宋景文公 脩唐书,稾用表纸朱界,贴界以墨笔书旧文,傍以朱笔改之。”
《漢語大詞典》:署押
在文书上签名,押字。 唐 窦臮 《述书赋》上:“ 叔齐 鬱然,署押而已。” 窦蒙 注:“ 新蔡王 叔齐 字 子萧 , 煬帝 弟,官至侍中、国子祭酒,见署名书一纸。”
《漢語大詞典》:注画(注畫)
在注官文书上画押。谓授予官职。 明 张居正 《答凌参政书》:“且既已被镇守之命,有封疆之责,岂宜别有注画乎?”
《漢語大詞典》:鸑鸑
古书上说的一种水鸟,似凫而大,赤目。例如:白玉亭台翻鸑鸑,黄金宫殿起鲵鳌。——《梼杌闲评——明珠缘》
《漢語大詞典》:壁中字
汉 代发现的 孔子 宅壁中藏书上所用的古字。汉书·艺文志:“ 武帝 末, 鲁恭王 坏 孔子 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这些书用当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写成。字体既与 汉 代通行的隶书不同,又与小篆有异,人称蝌蚪古文。《说文》所收“古文”,绝大部分都是这种字。 宋 曾巩 《孔教授张法曹以曾论荐特示长笺》:“壁中字为时人考,圯上书从老父传。”参见“ 壁中书 ”。
《國語辭典》:壁中书(壁中書)  拼音:bì zhōng shū
孔子宅壁中所藏的书,有古文《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共数十篇,因藏于壁中,故称为「壁中书」。宋。陈思《书苑菁华。卷一四。书表。后魏江式论书表》:「北平侯张苍献《春秋左氏传》,书体与孔子壁中书相类,即前代之古文矣。」也称为「壁经」。
《漢語大詞典》:画凭(畫憑)
在用做凭证的官方文书上签字。明史·职官志三:“吏科,凡吏部引选,则掌科同至御前请旨。外官领文凭,皆先赴科画字……兵科,凡武臣贴黄誥敕,本科一人监视。其引选画凭之制,如吏科。”明史·方从哲传:“六部堂上官仅四五人……文武大选、急选官及四方教职,积数千人,以吏、兵二科缺掌印不画凭,久滞都下,时攀执政舆哀诉。”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画凭领凭》:“命下半月后,赴吏科画凭……清晨赴科伺候,于凭册书一押,是谓画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