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猛虎行
乐府《平调曲》名。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六·猛虎行 郭茂倩 题解:“古辞曰:‘飢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野雀安无巢,游子为谁骄。’”后人作此题者,或写客行,或写劝勉,或写功业未建的苦闷,或以猛虎喻贪暴苛政,题旨不尽相同。 晋 陆机 《猛虎行》:“渴不饮 盗泉 水,热不息恶木阴。恶术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唐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烈士恶苟得,俊杰思自致。赠子《猛虎行》,出郊载酸鼻。” 仇兆鳌 注:“戒其失身於所往,见朋友相规之意。” 清 侯方域 《送徐吴二子序》:“ 侯子 既放,涉江返棹,栖乎 高阳 之旧庐,日召酒徒饮醇酒,醉则仰天而歌《猛虎行》。”
《漢語大詞典》:平陵东(平陵東)
乐府相和曲名。相传为 汉 翟义 门客所作。 王莽 立 孺子婴 为帝,自称假皇帝,后故丞相 翟方进 子 东郡 太守 义 起兵,事败为 莽 所杀, 义 门客为作哀歌。原辞见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相和曲下。 清 吴伟业 《读史杂诗》之四:“徒令千载后,流涕《平陵东》。”
《漢語大詞典》:独酌谣(獨酌謡)
乐府杂歌谣歌辞名。 南朝 陈后主 《〈独酌谣〉序》:“ 齐 人 淳于髠 善为十酒,偶效之,作《独酌謡》。” 唐 武元衡 《旬假南亭寄熊郎中》:“行歌《独酌謡》,坐发朱丝弦。”
《國語辭典》:白纻歌(白紵歌)  拼音:bái zhù gē
乐曲名。兴起于六朝时期,流行于吴地的舞曲歌,即白纻舞歌,歌词主要是描摹白纻舞女的舞姿体态。也称为「白苧词」
分類:乐府舞曲
《漢語大詞典》:白纻舞(白紵舞)
盛行于 晋 、 南朝 各代的 江 南民间舞蹈。有独舞和群舞两种。舞者穿轻纱般的白色长袖舞衣,故称。晋书·乐志下:“《白紵舞》,案舞词有巾袍之言,紵本 吴 地所出,宜是 吴 舞也。” 南朝 宋 鲍照 《奉始兴王白紵舞曲启》:“被教作白紵舞歌辞,谨竭庸陋,裁为四曲,附启上呈。” 唐 王建 《白紵歌》之二:“城头乌栖休击歌,青蛾弹瑟《白紵舞》。”
《国语辞典》:瑟调(瑟调)  拼音:sè diào
一种乐府相和歌辞。有善哉行、陇西行等三十八曲,乐器用笙、笛、箫、琴、瑟、筝、琵琶等七种。
《漢語大詞典》:瓠子歌
乐府歌辞名。 汉武帝 作。 汉 元封 二年, 武帝 令 汲仁 、 郭昌 发卒数万人,堵 黄河 瓠子 决口,并自临工地。初堵口不成, 武帝 作《瓠子歌》二章悼之,卒塞 瓠子 。事见史记·河渠书。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黄河》:“ 兴国 之间, 房村 之决为甚。当此之时,劳十万之众,然后復理。天子为赋诗,比《瓠子之歌》。”亦省称“ 瓠歌 ”、“ 瓠子 ”。汉书·叙传下:“ 文 陻 枣 野, 武 作《瓠歌》。”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之一:“空传歌《瓠子》,感慨独愁人。” 元 贡师泰 《河决》诗:“《瓠子》空作歌,宝鼎徒纪年。”参见“ 瓠子 ”。
《漢語大詞典》:瓠子
瓠瓜的种子。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种瓜:“候水尽即下瓠子十颗。” 明 高濂 《玉簪记·求配》:“瓠子初开摆得齐,欲笑含羞象齿。”
《國語辭典》:瓠子  拼音:hù zi
植物名。一年生草本。茎蔓生,开白花。果实也称为「瓠子」,呈细长圆筒状,果皮呈淡绿色,果肉白色,可食。
《漢語大詞典》:大堤曲
乐府西曲歌名。与《雍州曲》皆出《襄阳乐》。 梁简文帝 《雍州曲》有以《大堤》为题的,为 唐 《大堤曲》《大堤行》所本。 宋 张孝祥 《醉落魄》词:“桃花庭院光阴速,铜鍉谁唱《大堤曲》。”参阅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襄阳乐解题。
《漢語大詞典》:昔昔盐(昔昔鹽)
乐府曲辞名。始见于 隋 薛道衡 。昔昔即夕夕。盐即引。 宋 洪迈 容斋续笔·昔昔盐:“ 薛道衡 以‘空梁落燕泥’之句为 隋煬帝 所嫉。考其诗名《昔昔盐》,凡十韵……《乐苑》以为羽调曲。”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一·昔昔盐:“ 隋 薛吏部 有《昔昔盐》, 唐 赵嘏 广之,为二十章。”随园诗话卷七引 清 周大枢 《咏雪》:“修髯绕作离离竹,妙句清于《昔昔盐》。”
《漢語大詞典》:拔蒲
乐府《西曲歌》名。悉用铃鼓,无弦有吹。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拔蒲 郭茂倩 题解引 南朝 陈智匠 《古今乐录》:“拔蒲,倚歌也。”按,古辞二曲,无名氏作。其一云“拔蒲五湖中”,其二云“与君同拔蒲”,故名。 唐 张祜 《拔蒲歌》:“拔蒲来,领郎镜湖边,郎心在何处,莫趁新莲去。拔得无心蒲,问郎看好无。”
分類:乐府题解
《漢語大詞典》:凉州曲(涼州曲)
乐府《近代曲》名。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凉州曲》,本 西凉 所献也,其声本宫调,有大遍、小遍。 贞元 初,乐工 康崑崙 寓其声於琵琶,奏於 玉宸殿 ,因号《玉宸宫调》。”参阅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三。
分類:乐府
《漢語大詞典》:空城雀
乐府杂曲歌辞名。 南朝 宋 鲍照 《代空城雀》:“雀乳四鷇,空城之阿。朝食野粟,夕饮冰河。高飞畏鴟鳶,下飞畏网罗。”后比喻乱世灾民。 唐 李白 《空城雀》诗:“嗷嗷空城雀,身计何戚促!” 唐 王建 《空城雀》诗:“空城雀,何不飞来人家住?空城无人种禾黍。”
《國語辭典》:吐谷浑(吐谷渾)  拼音:tǔ yù hún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今大陆地区青海北部、新疆东南部。其祖先本辽东鲜卑种,西晋时酋帅庶长子吐谷浑率领部分族人迁至陇西,在今青海省以西及四川松藩之地。后势力渐大,唐太宗时曾命李靖等讨伐,国主败亡其子遂降唐,受封为西平郡王。至高宗时败亡于吐番。信奉多神及佛教。以游牧为业。其受汉文化影响较深,政权组织多仿中原王朝官制。
《漢語大詞典》:蜀道易
乐府名。相对乐府《蜀道难》而作。新唐书·韦皋传:“ 畅 字 达夫 , 皋 雅所厚礼。始, 天宝 时 李白 为《蜀着难》以斥 严武 , 畅 更为《蜀道易》以美 皋 焉。”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陆畅》:“ 畅 謁 韦皋 ,作《蜀道易》诗云:‘ 蜀 道易,易於履平地。’ 皋 大喜。” 明 方孝孺 《蜀道易》诗序:“臣才虽不敢望 白 ,而所遇之时, 白 不敢望臣也。因奉教作《蜀道易》一篇,以述圣上及贤王之德。”参见“ 蜀道难 ”。
分類:乐府
《國語辭典》:蜀道难(蜀道難)  拼音:shǔ dào nán
1.因四川省对外交通的道路难行,故称为「蜀道难」。
2.乐府瑟调曲名。
3.诗名。唐李白所作的七言乐府。李白以此诗描写秦蜀栈道的险阻和世故人情的险恶、叵测。
《漢語大詞典》:张女(張女)
乐府曲名。《张女弹》的省称。文选·潘岳〈笙赋〉:“輟《张女》之哀弹,流《广陵》之名散。” 张铣 注:“曲名也,其声哀。” 隋 江总 《杂曲》之二:“曲中唯闻《张女》调,定有同姓可怜人。”
分類:乐府
《漢語大詞典》:饮马窟(飲馬窟)
古乐府有《饮马长城窟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 宋 郭茂倩 题解:“ 长城 , 秦 所筑以备 胡 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后世文人常拟作,诗中大都描述边境寒冷荒凉、征戍之苦。因以“饮马窟”比喻边境地区或北方寒冷荒凉及战火频仍之处。 唐 杜甫 《北征》诗:“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 明谢谠《四喜记·他乡遇故》:“从此潢池无窃警,力胜何如谋胜。饮马窟寒,射雕风劲,滕六施严令,瑶花琼树,幻成无限佳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