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乐团(樂團)  拼音:yuè tuán
乐曲表演者所组成的团体。如:「他终于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组乐团。」
《国语辞典》:管弦乐团(管弦乐团)  拼音:guǎn xián yuè tuán
orchestra中译名。字义源于古希腊剧场中合唱团所在的位置名称,后延伸为乐器合奏团,通常用于18世纪后的乐团,涵盖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击乐器等,以演奏管弦乐曲为主。一般乐团约介于40-70人间,50人以下的亦称chamber orchestra(室内管弦乐团);一些大型的管弦乐团也被称为交响乐团(symphonic orchestra)或爱乐乐团(philharmonic orchestra),两者称谓之间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
《国语辞典》:交响乐团(交响乐团)  拼音:jiāo xiǎng yuè tuán
symphony orchestra
为大型管弦乐团的通称,有的乐团则称为爱乐乐团(philharmonic orchestra)。基本上由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击乐器等组成的大规模的器乐演奏团体,人数约70-100人左右。
分类:乐团
《國語辭典》:俱乐部(俱樂部)  拼音:jù lè bù
为达到某些特殊目的,如社交、休閒活动和娱乐等,而组织的社会团体及其使用场所。由英语club翻译得名。会员的资格限制各异,并需定期缴交费用。如联勤俱乐部。
《国语辞典》:合唱团(合唱团)  拼音:hé chàng tuán
1.由若干人分成几个声部所组成的演唱团体。以演唱多声部的曲调为主。
2.由若干人组成的小型乐团。通常有一位主唱,其他团员则负责和音与演奏乐器等。
《国语辞典》:灵安社(灵安社)  拼音:líng ān shè
台湾著名的北管音乐团体。清同治十年(西元1871)创立于台北大稻埕(今延平、建成及大同区一带)。初时乃为配合霞海城隍的祭祀活动而成立,后扩至其他庆典活动。民国七十五年曾获颁薪传奖,对我国民俗技艺的传承延续,贡献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