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05,分514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嗅之
再之
敢言之
欣之
扬之水
介之推
二之日
一之日
天之天
三之日
沈亚之
晁补之
四之日
王献之
瑶之圃
《韵府拾遗 支韵》:嗅之
欧阳修诗折花却坐时嗅之已醉还家手犹馥
《高级汉语词典》:再之
第二次,第三次
《漢語大詞典》:敢言之
古时下属对上言事时的套语。汉书·王莽传上:“三公言事,称‘敢言之’。” 汉 王充 论衡·谢短:“郡言事二府曰‘敢言之’。”
《骈字类编》:欣之
国语昔者之伐也起百姓以为百姓也是以民能欣之
《国语辞典》:扬之水(扬之水)  拼音:yáng zhī shuǐ
诗经》的篇名:(1)〈王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扬之水,刺平王也。」或指南国戍守的人,思念家室之诗。首章二句为:「扬之水,不流束薪。」(2)〈郑风〉的篇名。共二章。根据〈诗序〉:「扬之水,闵无臣也。」或指兄弟被人离间而不和之诗。首章二句为:「扬之水,不流束楚。」(3)〈唐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扬之水,刺晋昭公也。」首章二句为:「扬之水,白石凿凿。」
《國語辭典》:介之推  拼音:jiè zhī tuī
人名。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晋国隐士。从晋文公出亡,历经各国十九年。返国后,文公赐禄不及,而介之推亦不求功名,与母隐于绵山,文公屡次寻求不得,焚山以求之,竟不出而焚死。也作「介子推」。
《漢語大詞典》:二之日
指 周 历二月。即 夏 历十二月。 周 夏 两代历法不同, 周 建子, 夏 建寅, 周 历以 夏 历十一月为岁首。《诗·豳风·七月》:“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毛 传:“二之日, 殷 正月也。” 孔颖达 疏:“一之日,二之日,犹言一月之日,二月之日。”
《漢語大詞典》:一之日
犹言一月之日。一月指 夏 历十一月, 周 历正月,亦即农历十一月。《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毛 传:“一之日,十之餘也;一之日, 周 正月也。” 孔颖达 疏:“一之日、二之日,犹言一月之日、二月之日。” 唐 罗隐 谗书·吴宫遗事:“﹝ 夫差 ﹞復筑臺於 姑苏 之左……一之日,视之以 伍员 。”
《漢語大詞典》:天之天
(1).自然的本性。庄子·达生:“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
(2).喻事物之关键。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臣闻知天之天者,王事可成。不知天之天者,王事不可成。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分類:自然关键
《漢語大詞典》:三之日
夏 历正月。《诗·豳风·七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孔 传:“三之日, 夏 正月也。”
分類:正月
《国语辞典》:沈亚之(沈亚之)  拼音:shěn yà zhī
人名。字下贤,生卒年不详,唐吴兴人。学于韩愈,工诗及传奇文,官至殿中侍御史。有《沈下贤集》。
分类:人名吴兴
《國語辭典》:晁补之(晁補之)  拼音:cháo bǔ zhī
人名。(西元1053~1110)字无咎,宋济州钜野人。举进士,累迁著作佐郎、礼部郎中。以文章见知于苏轼,其论政、论史之作,较注重事功,对迂腐不切实用的言论,多所嘲讽。工书画。著有《鸡肋集》、《晁无咎词》等。
《漢語大詞典》:四之日
指 周 历四月,即 夏 历二月。 周 夏 两代历法不同, 周 建子, 夏 建寅, 周 历以 夏 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正月)。《诗·豳风·七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毛 传:“四之日, 周 四月也。”
《国语辞典》:王献之(王献之)  拼音:wáng xiàn zhī
人名。(西元344~388)字子敬,羲之子。晋代书法家,会稽人。官至中书令,性高迈不羁,风流冠时。工书法,骨力虽不及其父,但颇有媚趣,世称二王,卒谥宪。存世墨迹有行书〈鸭头丸帖〉及小楷刻本《洛神赋》十三行。
《漢語大詞典》:瑶之圃
指天帝所居的美丽的花园。例如:游兮瑶之圃。——《楚辞·屈原·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