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7705
典故
200
词典
2688
分类词汇
5
佛典
110
其它
4702
共7705,分514页显示
上一页
120
121
122
123
1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126
127
128
129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定之方中
斗斛之禄
斗筲之辈
斗筲之才
斗筲之材
斗筲之人
斗筲之徒
斗升之水
斗升之禄
栋梁之材
栋梁之臣
栋梁之任
都市之肺
豆萁之喻
独到之处
《国语辞典》:
定之方中
拼音:
dìng zhī fāng zhōng
《诗经。鄘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
诗序
》:「定之方中,美卫文公也。」首章二句为:「定之方中,作于楚宫。」
分类:
的篇名
首章
二句
《国语辞典》:
斗斛之禄(斗斛之禄)
拼音:
dǒu hú zhī lù
微薄的俸禄。参见「斗升之禄」条。
分类:
微薄
俸禄
《国语辞典》:
斗筲之辈(斗筲之辈)
拼音:
dǒu shāo zhī bèi
比喻器量狭小的人。亦用以自谦才识疏浅。《东周列国志》第七六回:「囊瓦乃斗筲之辈,贪功侥倖。」也作「斗筲之人」。
分类:
器量
狭小
人
自谦
才识
疏浅
《国语辞典》:
斗筲之才
拼音:
dǒu shāo zhī cái
比喻器量狭小的人。亦用以自谦才识疏浅。宋。苏轼〈论商鞅〉:「至于桑宏羊,斗筲之才,穿窬之智,无足言者。」也作「斗筲之人」。
分类:
器量
狭小
人
自谦
才识
疏浅
《国语辞典》:
斗筲之材
拼音:
dǒu shāo zhī cái
比喻气量狭小的人。亦用以自谦才疏学浅。《汉书。卷八五。谷永传》:「永斗筲之材,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左右之介。」也作「斗筲之人」。
分类:
气量
狭小
人
自谦
才疏学浅
《国语辞典》:
斗筲之人
拼音:
dǒu shāo zhī rén
比喻器量狭小,才疏学浅的人。亦用以自谦才识疏浅。《论语。子路》:「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后汉书。卷四三。何敞传》:「臣虽斗筲之人,诚窃怀怪,以为笃、景亲近贵臣,当为百僚表仪。」也作「斗筲小器」、「斗筲之辈」、「斗筲之徒」、「斗筲之器」、「斗筲之才」、「斗筲之材」。
分类:
器量
狭小
才疏学浅
自谦
才识
疏浅
《国语辞典》:
斗筲之徒
拼音:
dǒu shāo zhī tú
比喻器量狭小的人。亦用以自谦才识疏浅。《汉书。卷六六。车千秋等传。赞曰》:「斗筲之徒,何足选也。」也作「斗筲之人」。
分类:
器量
狭小
人
自谦
才识
疏浅
《国语辞典》:
斗升之水
拼音:
dǒu shēng zhī shuǐ
微薄的资助。语出《庄子。外物》:「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分类:
微薄
资助
《国语辞典》:
斗升之禄(斗升之禄)
拼音:
dǒu shēng zhī lù
微薄的俸禄。唐。韩愈〈祭十二郎文〉:「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升之禄。」宋。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也作「斗斛之禄」。
分类:
微薄
俸禄
《国语辞典》:
栋梁之材(栋梁之材)
拼音:
dòng liáng zhī cái
1.可做为建构房屋的大材。《三国演义》第七八回:「苏越画成九间大殿,前后廊庑楼阁,呈与操。操视之曰:『汝画甚合孤意,但恐无栋梁之材。』」
2.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如:「像张先生这样的栋梁之材,却英年早逝,实为国家社会的一大损失。」
分类:
栋梁之材
担当
建构
当国
国家
房屋
重任
大材
《国语辞典》:
栋梁之臣(栋梁之臣)
拼音:
dòng liáng zhī chén
担负国家重任的大臣。如:「蜀汉若无诸葛亮这一栋梁之臣,恐怕早已被曹操兼并。」
分类:
担负
负国
国家
重任
大臣
《国语辞典》:
栋梁之任(栋梁之任)
拼音:
dòng liáng zhī rèn
栋梁,建造房屋的重要材料。「栋梁之任」比喻担当国家的重责大任。《汉书。卷一○○。叙传上》:「楶棁之材不荷栋梁之任,斗筲之子不秉帝王之重。」《晋书。卷四○。列传・杨骏》:「杨骏阶缘宠幸,遂荷栋梁之任,敬之犹恐弗逮,骄奢淫泆,庸可免乎?」
分类:
栋梁
建造
房屋
材料
担当
当国
国家
重责大任
《国语辞典》:
都市之肺
拼音:
dū shì zhī fèi
指都市内部的公园。因可藉植物调节都市空气,对市民的身体健康很重要。
分类:
都市
市内
内部
公园
植物
调节
空气
《国语辞典》:
豆萁之喻
拼音:
dòu qí zhī yù
比喻骨肉相残。参见「豆萁相煎」条。
《国语辞典》:
独到之处(独到之处)
拼音:
dú dào zhī chù
别人未曾涉及到的地方。多指见解新,与众不同。如:「他的见解有独到之处,值得参考。」清。况周颐《
蕙风词话
》卷二:「往往独到之处,能以中锋达意,以中声赴节。」
分类:
未曾
涉及
见解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