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义正(義正)
(1).同“ 义政 ”。正,通“ 政 ”。墨子·天志下:“今天下之士君子欲为义者,则不可不顺天之意矣。曰顺天之意者,兼也;反天之意者,别也。兼之为道也,义正;别之为道也,力正。”
(2).犹正义、道义。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义正所在,视死犹归;支解寸断,不易所守。”
分類:义正道义
《國語辭典》:义正词严(義正詞嚴)  拼音:yì zhèng cí yán
义理正当,措词严厉。《醒世姻缘传》第六八回:「狄希陈若是有正经的人,把那义正词严,有纲纪的话拦阻他,难道他会插翅飞得去不成?」《官场现形记》第一七回:「魏竹冈拆开看时,不料上面写的甚是义正词严。」也作「词严义正」、「辞严气正」、「辞严义正」、「义正辞严」。
《国语辞典》:义正辞严(义正辞严)  拼音:yì zhèng cí yán
理由正当,措词严厉。如:「这番义正辞严的指责,令他无言以对。」也作「义正词严」。
《國語辭典》:词严义正(詞嚴義正)  拼音:cí yán yì zhèng
措辞严厉,理由正当。《野叟曝言》第六回:「世兄侃侃而谈,词严义正,孩儿汗下通体。」也作「义正词严」。
《國語辭典》:辞严义正(辭嚴義正)  拼音:cí yán yì zhèng
措辞严厉,道理正大。宋。张孝祥 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也作「义正词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