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名传不朽(名传不朽)  拼音:míng chuán bù xiǔ
名声传垂久远而不坏。《文明小史》第四七回:「替国家做些事业,将来是名传不朽的。」也作「名垂不朽」。
《国语辞典》:名垂不朽  拼音:míng chuí bù xiǔ
名声流传垂久远而不坏。如:「老人毕生忠于自己的艺术和信念,终于赢得艺术千秋,名垂不朽。」也作「名传不朽」。
《国语辞典》:泰山若厉(泰山若厉)  拼音:tài shān ruò lì
厉,磨刀石。「泰山若厉」指泰山变成如砺石大小,用以比喻时间久远。《汉书。卷一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
《国语辞典》:思深忧远(思深忧远)  拼音:sī shēn yōu yuǎn
思虑深刻,谋计久远。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后亦用以称有心的人。
《国语辞典》:千古传诵(千古传诵)  拼音:qiān gǔ chuán sòng
辗转传述,流播久远。如:「牛郎织女的故事,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国语辞典》:千古流传(千古流传)  拼音:qiān gǔ liú chuán
传播极为久远。《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每讶衣冠多盗贼,谁知盗贼有英豪?试观当日及时雨,千古流传义气高。」
分类:传播久远
《国语辞典》:瓜瓞绵绵(瓜瓞绵绵)  拼音:guā dié mián mián
语本《诗经。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比喻子孙繁盛、传世久远。《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可爱者,子孙之多若螽斯之蛰蛰;堪羡者,后人之盛如瓜瓞绵绵。」
《国语辞典》:砺带山河(砺带山河)  拼音:lì dài shān hé
比喻历时绵长而久远。参见「砺山带河」条。
《国语辞典》:砺山带河(砺山带河)  拼音:lì shān dài hé
山如砺石,河如衣带。语本《史记。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比喻历时绵长而久远。也作「砺带山河」。
《国语辞典》:经典之作(经典之作)  拼音:jīng diǎn zhī zuò
制作美善,足以流传久远,为后世典范的作品。如:「这张唱片收集许多名家的经典之作,值得收藏。」
《国语辞典》:遥不可期(遥不可期)  拼音:yáo bù kě qí
历时久远,无法期待。如:「十年的时间好像遥不可期,其实一眨眼就过了。」
《国语辞典》:多历年代(多历年代)  拼音:duō lì nián dài
历经的时间很长,年代久远。《书经。尧典》唐。孔颖达。正义:「传称共工氏有子曰:『巨龙』,共工氏在颛顼之前多历年代,岂复共工氏亲子至颛顼时乎?」也作「多历年世」。
《国语辞典》:垂馨千祀  拼音:chuí xīn qiān sì
德泽流传后代久远。《晋书。卷一一三。苻坚载记上》:「化盛隆周,垂馨千祀。」
《国语辞典》:木唢呐(木唢呐)  拼音:mù suǒ nà
乐器名,吹管乐器。流行于维吾尔族。历史久远,新疆克孜尔石窟寺里的壁画中有伎乐人吹奏唢呐的形象,可能是其前身。现代木唢呐通体由整木旋制,下成喇叭口状,全长约四十公分,管身开七个按音孔,音色圆润,稍带鼻音,通体刻有各种花纹和图案,别具特色。也称为「苏尔奈」。
《國語辭典》:古今中外  拼音:gǔ jīn zhōng wài
截至目前为止,最广泛的时间和空间。如:「孔子与苏格拉底是古今中外著名的大思想家。」《清史稿。卷一○七。选举志二》:「古今中外,学术不同,其所以致用则一。欧、美、日本诸邦现行制度,颇与中国古昔盛时良法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