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历服(歷服)
谓久远之业。指王位。书·大诰:“天降割于我家不少,延洪惟我幼冲人,嗣无疆大歷服。” 周秉钧 易解:“歷,《小尔雅》:久也。服,事也。无疆大歷服,无疆大久之事业。”
《漢語大詞典》:遐年
(1).高龄;长寿。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庶几遐年,携手同征,如何奄忽,弃我夙零。”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王粲 为 潘文则 《思亲诗》云:‘躬此劳悴,鞠予小人;庶我显妣,克保遐年。’” 宋 曾巩 《夫人曾氏墓志铭》:“曾不蕃宠,畀其子孙,曾不遐年,善则长存。” 明 陈翼 《蔡伯蜚传》:“呜呼!此其所以不能遐年也歟!”
(2).指晚年。 清 陈确 《祭陆伯母裘大孺人文》:“每佳时吉日,则高堂之上,觴咏并进,母亦顾之色喜,谓可以乐遐年。”
(3).久远的年代。文选·左思〈魏都赋〉:“虽则衰代,而盛德形於管絃;虽踰千祀,而怀旧藴於遐年。” 张铣 注:“怀古而积於远年。” 唐 陈子良 《平城县正陈子干诔序》:“故能貽芳尘於后世,徇节义於遐年。”
《漢語大詞典》:像法
佛教语。正、像、末“三时”之一。谓佛去世久远,与“正法”相似的佛法。其时道化讹替,虽有教有行而无证果者。“像法”的时限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在佛去世五百年后的一千年之间。见《大集经》。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析旷劫之微言,説像法之微旨。”《旧唐书·高祖纪》:“自 觉王 迁谢,像法流行,末代陵迟,渐以亏滥。” 宋 王禹偁 《〈左街僧录通惠大师文集〉序》:“像法修明,緇徒整戢。” 清 龚自珍 《支那古德遗书序》:“晚 唐 以还,像法渐谢,则有斥经论用 曹溪 者,则有祖 曹溪 并失夫 曹溪 之解行者,愈降愈滥,愈诞愈易。”
《漢語大詞典》:久湮
因时间久远而湮没。
《漢語大詞典》:古远(古遠)
古老;年代久远。 宋 欧阳修 《集古录跋尾·石鼓文》:“前世传记所载古远奇怪之事,类多虚诞而难信。” 老舍 《兄弟民族的诗风歌雨》:“有些作家所继承的文学遗产,也许只是神话与古远的传说。”
分類:古老久远
《漢語大詞典》:劫石
亦作“刼石”。 大智度论卷五:“佛以譬喻説劫义。四十里石山,有长寿人,每百岁一来,以细软衣拂拭此大石尽,而劫未尽。”后因以“劫石”指时间之久远。 唐 李白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诗:“留欢节可尽,劫石乃成灰。”《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淑妃伏愿:灵椿比寿,刼石齐年。” 宋 陆游 《会庆节明庆寺丞相率百僚启建道场疏》:“至尊寿皇圣帝陛下,伏愿福等河沙,寿逾劫石。”
分類:时间久远
《漢語大詞典》:长延(長延)
绵长久远。 唐 韩愈 《谢自然诗》:“莫能尽性命,安得更长延?”
《漢語大詞典》:馨烈
(1).流芳久远的事业。文选·张衡〈西京赋〉:“巖险周固,衿带易守。得之者彊,据之者久。流长则难竭,柢深则难朽。故奢泰肆情而馨烈弥茂。” 刘良 注:“言险固之地故得放情奢侈,而馨香之业益以茂盛。”
(2).香气浓郁。《宋书·范晔传》:“又枣膏昏钝,甲煎浅俗,非唯无助於馨烈,乃当弥增於尤疾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 邢子愿 取佛手柑作酒,名佛香碧,初出亦自馨烈奇絶,而亦不耐藏。”
《漢語大詞典》:长图(長圖)
(1).大幅的地图。借指广阔的地域。文选·何晏〈景福殿赋〉:“遥目九野,远览长图。” 李善 注引周礼:“遂人掌邦之野,以土地之图经田野。”
(2).久远之计。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长图大念,隐心者久矣。” 清 黄景仁 《醉歌行别伍三》:“挥手且去,各为长图。”
《國語辭典》:陈年(陳年)  拼音:chén nián
年代久远、存放多年。如:「陈年旧事」、「陈年绍兴酒」。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四。张浮休书》:「无以遣日,因取架阁陈年公案,反覆观之。」《欢喜冤家》第二回:「大家方知是李太白大仙下坛,一齐下拜。三元忙分付,开陈年花露酒奉献。」
分類:陈年久远
《漢語大詞典》:夐然
(1).辽远貌;久远貌。 唐 王维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序:“ 琅玡臺 上,迴望 龙门 ; 碣石馆 前,夐然鸟逝。”旧唐书·元稹传:“朝廷以书命不由相府,甚鄙之。然辞誥所出,夐然与古为侔,遂盛传于代,由是极承恩顾。” 清 王韬 《弢园文录·英俄经营亚洲》:“若 英 则不然,其国夐然三岛,悬于海外。”
(2).形容差别很大。 宋 王明清 《挥麈馀话》卷二:“惟父子志趣高远,学问器识,率加於人一等,故所以自期者,夐然与众不同。” 明 谢肇浙 《五杂俎·物部一》:“二鱼,余皆见之,大小形质,夐然不同。” 郑振铎 《中国俗文学史》第十三章:“ 松窗 的文学修养的工夫很深,故其风格便和一般的鼓词夐然有异。”
分類:辽远久远
《国语辞典》:老歌  拼音:lǎo gē
流行年代久远的歌曲。如:「再怎么听,还是老歌有韵味。」
《漢語大詞典》:恒德(恆德)
(1).语本《易·恒》:“恆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后用以指恒久不变的德行。 宋 叶适 《赵孺人墓铭》:“岂古人所谓恆德之贞、妇人之吉者,特其学之异而然歟!”
(2).久远的恩德。 明 刘基 《尊闻堂铭》:“皇降恆德,我仪受之。”
《漢語大詞典》:诵训(誦訓)
(1). 周 代官名。掌为王者述说四方久远故事,说明各地风俗所忌讳的言语;王者巡狩,随从王车左右。周礼·地官·诵训:“诵训,掌道方志以詔观事,掌道方慝以詔辟忌,以知地俗。王巡守,则夹王车。”《国语·楚语上》:“倚几有诵训之諫。” 韦昭 注:“诵训,工师所诵之諫,书之於几也。”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知杂御史 赵湘 请依周礼置土训、诵训,纂録所经山川古迹风俗,以资宸览。”
(2).指诵读训诫之言。 梁启超 《变法通议·自序》:“今专标斯义,大声疾呼,上循土训、诵训之遗,下依矇讽鼓諫之义,言之无罪,闻者足兴。”
《漢語大詞典》:遐音
(1).传之久远的音响。指高尚的道德和美好的文章之类。 晋 陆云 《九愍·修身》:“仰勋华之耿辉,咏三辟之遐音。” 唐 吕温 《代宰相祭故齐相公文》:“文章元龟,学覩儒奥,政为吏师,金鏘遐音。”
(2).远方来的音讯。 明 袁达 《暮春约友登鳌峰》诗:“岂而白驹隔陋巷,不见黄耳来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