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穿插  拼音:chuān chā
小说、戏曲中添加某些情节以衬托主题,或是表演台上安排一些填补空档、缓和观众注意力的节目。如:「这部战争片穿插著凄美的爱情故事。」、「这一档舞台秀除了有众多天王巨星登台表演外,还穿插著惊险的特技。」
《國語辭典》:本题(本題)  拼音:běn tí
谈话的要点或文章的主旨。《文明小史》第三七回:「好了,你们的话也说够了,一句不到本题。」《孽海花》第六回:「达抚台不免慰问了一番出棚巡行的辛苦,又讲了些京朝的时事,渐渐讲到本题上来了。」
《國語辭典》:构图(構圖)  拼音:gòu tú
艺术家在创作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将要表现的形象构成一个大略而完整的画面。
《國語辭典》:话题(話題)  拼音:huà tí
谈话的重心。如:「这部电影制造了诸多话题,成功地达到宣传目的。」《新镌全像通俗演义隋炀帝艳史。卷一。第二回》:「炀帝正要交结众官,便和颜悦色,一个个俱加礼厚待,先问些治家治国的道理,后讲些忧国忧民的话题。」
《国语辞典》:隐比(隐比)  拼音:yǐn bǐ
一种修辞格。指择取与主题有相似点的不同事物,隐藏在文中作为比喻而不明示的修辞格。
《漢語大詞典》:旨通
犹主旨,主题。南齐书·孔稚珪传:“臣寻《晋律》,文简辞约,旨通大纲,事之所质,取断难释。”
分類:主旨主题
《漢語大詞典》:邮折(邮摺)
为一定主题特制的,插贴相关主题邮品,并盖邮政日戳或纪念邮戳的折叠式硬纸卡。
邮摺:邮品的一种。比明信片稍大。折子的封面和底印有精美图案,内贴邮票。《人民邮电》报1991.1.8:“加上首日封、邮摺等邮品售量,总营业额达60多万元。”
《漢語大詞典》:变奏(變奏)
原指乐曲在一个完整的主题经过陈述后,继之以若干次从头至尾的重复,但每次重复都有新的变化。比喻原来有规律的工作进程发生变化。 柯岩 《船长》:“使得 汉堡港 变奏的,说也奇怪,是一条船。就是中国远洋公司上海分公司的这艘远洋货轮--‘汉川号’。”
《漢語大詞典》:仙篇
以游仙为主题的诗篇。如 晋 郭璞 的《游仙诗》之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 江 左篇製,溺乎玄风,嗤笑徇务之志,崇盛忘机之谈, 袁 、 孙 以下,虽各有雕采,而辞趣一揆,莫能争雄,所以 景纯 仙篇,挺拔而为俊矣。”
《國語辭典》:特辑(特輯)  拼音:tè jí
为某一个特定主题所编辑发行的文字资料、报刊或电影等。
《国语辞典》:咏物诗(咏物诗)  拼音:yǒng wù shī
以描写客观景物为主题的诗。
《国语辞典》:走板眼  拼音:zǒu bǎn yǎn
唱戏不合节拍。后比喻说话偏离主题。也作「走板」。
《国语辞典》:短片  拼音:duǎn piàn
主题清楚、结构简单、播映时间短的影片。如:「宣导短片」。
《漢語大詞典》:主题歌(主題歌)
概括地表现主题的歌曲。 郭沫若 《〈虎符〉写作缘起》:“全剧结尾一歌,于火盆之畔,用脚自敲拍子而成,实一主题歌也。”
《國語辭典》:团体操(團體操)  拼音:tuán tǐ cāo
一种集体表演的体操。具有一定主题思想,让表演者按规定做各种体操或舞蹈动作,或进行队列变化,或组成各种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