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管 → 筦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339,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干佐
会衔
地方官
祠正
轮笔
斡官
圩长
主部
铸泻务
总办
舟牧
建照
报备
雹神
报帐
《漢語大詞典》:干佐(幹佐,榦佐)
谓主管某项事务的辅佐官员。三国志·魏志·邓艾传:“﹝ 邓艾 ﹞以口吃,不得作干佐。”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冠摧履决,蓝缕带索,何肎与俗人竞干佐之便僻,修佞幸之媚容。”
榦佐:指能担负重任的大臣。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上》“千官之法,本於五行,是则 皞 、 頊 、 夏 、 商 所闓置”自注:“上选卿尹,则非敬忌择人之道,下撰榦佐,则非庶慎罔知之义,此 魏 晋 以来之积弊,而 殷 法已为其前导。”
《國語辭典》:会衔(會銜)  拼音:huì xián
二人或二人以上在公文上签署名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联合了山东同乡京官,会衔参了一本。」
《國語辭典》:地方官  拼音:dì fāng guān
负责地方行政工作的官吏。《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我们同你家老爷虽是乡亲,但这失贼的事,该地方官管。」《文明小史》第三一回:「我听见厦门的交涉,是办得太硬了,地方官登时革职。」
《漢語大詞典》:祠正
主管宗祠祭事者。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 荆元初 为 丹阳 巨族,族之人推 元初 为祠正。每春秋时享,庀俎豆,省牲牵,率羣从子姓,执籩祼献,不以年至为让,不以寒暑为解。”
《漢語大詞典》:轮笔(輪筆)
谓轮流主管考试事宜。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杭学游士聚散:“至 开庆 己未, 吴丞相 潜 再登揆席,首欲收士心,復旧法。会去,不果。 戴庆炣 以参枢轮笔,竟作指挥,许京庠有籍无分人引试一次,於是渐復云集矣。”
《漢語大詞典》:斡官
官名。 汉 置。主管均输,初属少府,后属大司农。一作“干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治粟内史, 秦 官,掌穀货……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大司农。属官有太仓、均输、平準、都内、籍田五令丞,斡官、铁市两长丞。” 颜师古 注:“ 如淳 曰:‘斡音筦,或作干。斡,主也,主均输之事,所谓斡盐铁而榷酒酤也。’…… 如 説近是也。”
《漢語大詞典》:圩长(圩長)
主管圩田堤防事务的人。 宋 杨万里 《圩丁词》序:“乡有圩长,岁晏水落,则集圩丁,日具土石捷菑以修圩。”
《漢語大詞典》:主部
主管的部门。汉书·杨恽传“或行钱得善部” 唐 颜师古 注:“郎官之职,各有主部,故行钱财而择其善,以招权也。”
分類:主管部门
《漢語大詞典》:铸泻务(鑄瀉務)
宋 代主管铸造业的机构或场所。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照 作新乐,将铸编钟,给铜铸泻务,得古编钟一枚,工人不敢销毁,遂藏於太常。”
《國語辭典》:总办(總辦)  拼音:zǒng bàn
总理事务的人。如清末的保甲局、釐捐局,民初的招商局、硝矿局等皆设有总办。《文明小史》第二一回:「但是学堂的事,祇有你是内行,就请你做个总办罢。」
《漢語大詞典》:舟牧
古代主管船只的官。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于天子焉。” 郑玄 注:“舟牧,主舟之官也。” 汉 张衡 《西京赋》:“於是命舟牧为水嬉。”
分類:主管船只
《国语辞典》:建照  拼音:jiàn zhào
建筑物建造之前,向主管建筑机关提出申请,经许可后所发给的證照。如:「营建署核发建照后,这个工地就可以开始动工了。」也称为「建筑执照」。
《国语辞典》:报备(报备)  拼音:bào bèi
行事前向上级或有关主管单位呈报缘由。
《國語辭典》:雹神  拼音:báo shén
司雹之神。相传为汉代广武君李左车。《聊斋志异。卷一二。雹神》:「道经雹神李左车祠,入游眺。」
分類:中指主管
《國語辭典》:报帐(報帳)  拼音:bào zhàng
把领用或经手的款项,详列其使用经过和清单,报告主管单位。也作「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