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管 → 筦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主局
部门的主管官吏。宋书·黄回传:“近军次 郢 镇,劫逼府主,兼挟私计,多所徵索。主局咨疑,便加捶楚,专肆暴慢,罔顾彝则。”
《漢語大詞典》:钺下(鉞下)
犹言在主管将帅的指挥之下。书笺开头表示尊敬的常用套语。 南朝 梁 江淹 《到功曹参军笺诣骠骑竟陵王》:“窃惟明使君鉞下,道耀神源,德铸灵极。”
《漢語大詞典》:十殿
佛教谓主管地狱的十王所居的宫殿。《西游记》第五八回:“那十殿阴君送出,谢了 地藏 ,回上 翠云宫 ,着鬼使封闭了幽冥关隘不题。” 巴金 《〈神·鬼·人〉序》:“和尚布置了经堂,悬挂了所谓‘十殿’的画象。全是些那么可怕的残酷的图画。”
《漢語大詞典》:司星
主管占候星象的官员。史记·宋微子世家:“荧惑守心。心, 宋 之分野也。 景公 忧之。司星 子韦 曰:‘可移於相。’”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阴阳家首 宋 司星 子韦 ,盖本 景公 事依託也。”
《漢語大詞典》:沈命法
古代为督责主管官吏缉捕盗贼而颁布的一种法令。汉书·酷吏传·咸宣:“散卒失亡,復聚党阻山川,往往而羣,无可奈何;於是作沈命法,曰:‘羣盗起不发觉,发觉而弗捕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沈,没也。敢蔽匿盗贼者,没其命也。” 王先谦 补注引 沈钦韩 曰:“与之相连俱死为沈命也。” 清 钱谦益 《大中大夫李君墓志铭》:“邑多盗,以沈命法购捕禽獮无遗种。”
《漢語大詞典》:铺司(鋪司)
古时驿站的主管人员。元史·兵志四:“ 至元 八年,申命州县官,用心照刷及点视闕少铺司铺兵。凡有递转文字到,铺司随即分明附籍,速令当该铺兵,裹以软绢包袱,更用油绢捲缚,夹版束繫,齎小回历一本,作急走递,到下铺交割附历讫,於回历上令铺司验到铺时刻,并文字总计角数,及有无开拆、磨擦损坏,或乱行批写字样,如此附写一行,铺司画字,回还。”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出堂规》:“应付原役领回者,应发铺司传递者。”
《漢語大詞典》:辟司徒
春秋 时主管垒壁之官。辟,通“ 壁 ”。左传·成公二年:“ 齐侯 以为有礼。既而问之,辟司徒之妻也。” 杜预 注:“辟司徒,主垒壁者。”
《國語辭典》:奄尹  拼音:yān yǐn
职官名。总管宫廷宦官事务的首长。周代时为内宰,主管宫廷内政。《淮南子。时则》:「命奄尹,申宫令,审门闾,谨房室,必重闭。」也作「阉尹」。
《漢語大詞典》:引进使(引進使)
主管进奉礼物的官。始设于 五代 , 宋 沿其制。 宋 王溥 五代会要·诸使杂录:“ 梁 朝诸司使名:崇政院使、租庸使……引进使。”新五代史·晋出帝纪:“辛丑,引进使、太府卿 孟承诲 使于 契丹 。”宋史·职官志六:“引进司使、副各二人,掌臣僚、蕃国进奉礼物之事。”
《漢語大詞典》:主业(主業)
(1).主管产业。文献通考·田赋五:“ 隆兴 元年,詔:‘应人户抛下田屋,如有归者,依旧主业。’”
(2).主要产业。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以农业为主业的国家,奴隶制比游牧国要发达些。”
分類:主管产业
《国语辞典》:组长(组长)  拼音:zǔ zhǎng
一个编组的主管。如:「新组长上任后,本组的工作绩效大为提升!」
分类:编组主管
《國語辭典》:掌理  拼音:zhǎng lǐ
主持办理。如:「总经理决定将业务部交给他掌理。」
《漢語大詞典》:画依(畫依)
旧时主管长官在公文稿上写一“依”字,表示依从可行。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又言太母弥留时, 衍 可否二府事,画依画可,及用御寳,皆出於 衍 而不以禀上也。”参见“ 画可 ”、“ 画行 ”。
《漢語大詞典》:拜帅(拜帥)
犹挂师。比喻担任主管职务或起主要作用。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七五》:“你初出来办事,到各处看看,历练历练,本来也很好的,但到太不熟悉的地方去,或兼任的事情太多,或在一个小地方拜帅,却并无益处。”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注音字母﹞恰如 日本 的‘假名’一样,夹上几个,或者注在汉字的旁边还可以,要它拜帅,能力就不够了。”
《漢語大詞典》:典律
(1).典章律令。后汉书·儒林传·宋登:“ 顺帝 以 登 明识礼乐使持节临太学,奏定典律,转拜侍中。”
(2).主管音律。宋书·律历志上:“ 灵帝 熹平 六年, 东观 召典律者太子舍人 张光 等问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