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典理
主持审理。后汉书·鲍永传:“但臣前在 汝南 ,典理 楚 事,繫者千餘人,恐未能尽当其罪。”
分類:主持审理
《漢語大詞典》:舆尉(輿尉)
春秋 时代的武官名,主持征役。左传·襄公三十年:“以为 絳 县师,而废其舆尉。” 孔颖达 疏引 服虔 曰:“舆尉,军尉,主发众使民。”国语·晋语七:“﹝公﹞知 鐸遏寇 之恭敬而信彊也,使为舆尉。” 韦昭 注:“舆尉,上军尉。”《孔子家语·弟子行》:“其为舆尉也,信而好直其功。”
《漢語大詞典》:杖义(杖義)
主持正义。 汉 陆贾 新语·辅政:“杖仁者霸,杖义者强。”三国志·魏志·崔林传:“宰相者,天下之所瞻效,诚宜得秉忠履正本德杖义之士,足为海内所师表者。”一本作“ 仗义 ”。新唐书·韩游瓌传:“四方杖义而起,贼不足虑。”金史·完颜忠传:“吾欲举兵,杖义而西,君以为如何?”
分類:主持持正
《漢語大詞典》:董一
统一主持;一统。宋书·索虏传:“东西齐举,宜有董一。” 南朝 梁 沈约 《封授临川等五王诏》:“董一藩政,缉是嘉庸。”
《漢語大詞典》:酒史
古代宴饮时主持酒政的人。 明 冯时化 《酒史·酒考》:“酒令,其来最远。曰:‘既立之监,或佐之史。’监,视也。史,督令者也…… 汉 吕后 宴羣臣,令 刘章 为酒史, 章 请以军法行酒。”按,汉书·城阳景王刘章传作“酒吏”。
《漢語大詞典》:尸丧(尸喪)
尸体失落。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县长 赵祉 遣 泥和 拜檄謁 巴郡 太守。以十月乘船,於城湍堕水死,尸丧不得。”
(1).尸体;遗体。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臣从 太原王 来朝陛下,何忽今日枉致无理?臣欲还 晋阳 ,不忍空去,愿得 太原王 尸丧,生死无恨。”
(2).主持丧事。 唐 黄滔 《祭先外舅》:“孀妻捧奠,出女尸丧,嗣男而杳杳江岭,鄙子而明明肺肠。”
《漢語大詞典》:司史
主持史书的修撰工作。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 张衡 司史,而惑同 迁 固 , 元帝 王后,欲为立纪,谬亦甚矣。”
《漢語大詞典》:曹主
(1).主人。财物或权力等的所有人。 唐 王梵志 《天下浮逃人》诗:“强处出头来,不须曹主唤。”《敦煌变文集·目连救母变文》:“弟子於师长之床,奴婢於曹主之床,当堕此狱之中。”
(2).谓机构的负责人或主持者。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四章:“至曹主、亚由全地各局主公举,必由上智、至仁出身,无其人乃得用大智、大仁者为曹主。”
《漢語大詞典》:木槌
石匠使用的定位槌
主持会议官员用的木槌(如在立法机关、公共集会、法庭上)
(如拍卖商)为了引起大家注意或确认一种行为(如已卖出)而使用的木槌
见“槌”
《國語辭典》:议长(議長)  拼音:yì zhǎng
议会组织中的主席。由议员互选产生,有一定的任期。对外代表全会,对内综理议会会务,维持议场秩序,并整理议案。
《国语辞典》:公普  拼音:gōng pǔ
台湾习俗将中元普渡时,由寺庙所主持的祭典仪式称为「公普」;而民间所祭则称为「私普」。
《國語辭典》:主笔(主筆)  拼音:zhǔ bǐ
报章杂志中负责撰写评论的人。《文明小史》第四四回:「行文给芜湖道,叫他查明芜湖日报馆东家是谁,主笔是谁,限日禀覆。」
《國語辭典》:做庄(做莊)  拼音:zuò zhuāng
担任赌局中的主持人。
分類:赌博主持
《漢語大詞典》:执夷(執夷)
(1).持平;主持公道。晋书·孙惠传:“执夷正立,则取疾姦佞。”
(2).兽名。尔雅·释兽“貔,白狐,其子豰” 晋 郭璞 注:“一名执夷,虎豹之属。”
《漢語大詞典》:典纬(典緯)
谓主持要政。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高皇帝诔》:“既绥地职,亦懋天工。权舆典纬,俾作司空。”
分類:主持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