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硬派  拼音:yìng pài
1.强制派任。如:「这工作是被硬派上的。」
2.采取强硬手段或主张。如:「他是硬派作风,很难妥协。」也称为「强硬派」。
《国语辞典》:功利论(功利论)  拼音:gōng lì lùn
一种伦理学说。主张行为的善恶以是否能获得功利或幸福为判断的标准。
《国语辞典》:功利派  拼音:gōng lì pài
伦理学的一派,主张以利益幸福为宗旨。
《國語辭典》:纵横捭阖(縱橫捭闔)  拼音:zōng héng bǎi hé
政治或外交上惯用的拉拢、分化等灵活高明的手段。参见「捭阖纵横」条。《镜花缘》第一八回:「当日孔子既没,儒分为八;其他纵横捭阖,波谲云诡。」
《國語辭典》:纵横家(縱橫家)  拼音:zōng héng jiā
战国时学派之一。多智谋与辩才,以游说见长,如苏秦、张仪等。也作「从横家」。
《国语辞典》:洛克  拼音:luò kè
John Locke
人名。(西元1632~1704)英国大哲学家。主张知识起于经验,树立了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地位,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以「知识」为题系统地写出知识论专门著作的哲学家。于政治方面,提出天赋人权说,认为人人皆有生命、自由、财产的基本权利。著作有《人类悟性论》、《政府论》等。也译作「陆克」。
《国语辞典》:反核  拼音:fǎn hé
对有关核子带来的破坏、污染环境等提出反对的主张或行动。如:「近几年环保意识高涨,反核运动有加温的趋势。」
《国语辞典》:保护主义(保护主义)  拼音:bǎo hù zhǔ yì
一种经济策略,是从十八世纪以来与自由贸易相对的另一种主张。由经济学家亚历山大。汉弥尔敦倡导,强调保护具有发展潜能的产业。主要以课重税或限制配额的方式来减少先进国家的竞争。后李斯特承继其说,主张以保护幼稚工业为限。是一种过渡时期的经济主张。也称为「保护贸易」、「贸易保护」。
《国语辞典》:保守主义(保守主义)  拼音:bǎo shǒu zhǔ yì
主张维持现状,反对政治、经济或社会的激烈改革的政治学派,以及较重视传统和社会稳定的政治思潮,诸如不干预经济、低税制、国防支出重大,与将个人的经济归责为个人成就的政府。包括文化、宗教、财政、经济保守主义等次流派。
《国语辞典》:北宗画法(北宗画法)  拼音:běi zōng huà fǎ
明朝董其昌主张将盛唐以来众家画法归纳为南、北二宗。北宗画法主张以刚取势,注重用笔。首先以毛笔著墨钩画轮廓,再敷设浓丽色彩,类似写实的技法。以唐朝李思训为祖,宋朝李唐、明朝唐寅皆为此派代表。
《国语辞典》:别裁伪体(别裁伪体)  拼音:bié cái wèi tǐ
唐代杜甫作诗的主张。语出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六首之六:「别裁伪体貌风雅。」指诗的创作当如风雅一般的反映现实生活,而要避开齐梁以来偏重形式的颓风。
《国语辞典》:标新取异(标新取异)  拼音:biāo xīn qǔ yì
创立新奇的名目或主张,以表示与众不同。《隋唐演义》第二八回:「秦妃子既能标新取异,剪䌽为花,与湖山增胜,众美人还只管歌这些旧曲,甚不相宜。」也作「标新立异」、「标新领异」。
《国语辞典》:原子论(原子论)  拼音:yuán zǐ lùn
主张宇宙间的物质都是由极小的微粒原子所构成,且原子亦是物质可分离之极限的理论。
《国语辞典》:主知说(主知说)  拼音:zhǔ zhī shuō
1.伦理学上的学说。主张完全真确的认识为道德生活唯一的标准,如苏格拉底、斯宾挪沙均主张此说。
2.美学上的学说。主张美的价值决定于艺术品的内容,亚理斯多德即主张此说。
《国语辞典》:大同主义(大同主义)  拼音:dà tóng zhǔ yì
主张世界大同的政治理想。《礼记。礼运》篇所阐述的大同思想颇为完备。
《国语辞典》:独排众议(独排众议)  拼音:dú pái zhòng yì
坚持自己的主张,排斥众人的议论。如:「当大家都觉得应该放弃这个企划案时,惟有他独排众议认为应该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