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附加成分  拼音:fù jiā chéng fèn
事物主体之外的部分。如「花儿」一词中的「儿」是这一词的附加成分。
《国语辞典》:水银气压计(水银气压计)  拼音:shuǐ yín qì yā jì
以托里切利管为主体所制成,用以测定大气压力的简单仪器。
《国语辞典》:印象主义(印象主义)  拼音:yìn xiàng zhǔ yì
不以客观的态度描写事物,而以个人直接所感受的印象为主体的创作主张。
《国语辞典》:标的物(标的物)  拼音:biāo dì wù
契约的主体。如:「签订契约时,须书明标的物内容。」
《国语辞典》:白合金  拼音:bái hé jīn
以锡或铅为主体的轴承合金。由硬质金属质点均匀散布于软质合金内部而成,故兼备硬软两特性。
《国语辞典》:吸器  拼音:xī qì
一种伸入寄主体内的突起构造或根状器官,为寄生植物或寄生菌从寄主吸收养分的构造。
《国语辞典》:国际人(国际人)  拼音:guó jì rén
国际法以国家为主体,故称国家为「国际人」。
《国语辞典》:光艺术(光艺术)  拼音:guāng yì shù
以光做为表现主体的艺术。描绘光在运动的状态下,所产生颤动的韵律美。
《国语辞典》:附属物(附属物)  拼音:fù shǔ wù
指附属于主体的东西,通常用以增加主体的功能。如:「船的附属物有舵、锚、帆及桨等。」
《国语辞典》:大头照(大头照)  拼音:dà tóu zhào
摄影时以头部、肩以上为主体的照片。一般用于證件等。如:「学生證上的照片,是他刚入学时所照的大头照。」
《国语辞典》:东沙岛(东沙岛)  拼音:dōng shā dǎo
岛名。位于南海北部,是构成东沙群岛的主体,行政区划归高雄市旗津区,内政部在此设东沙环礁国家公园。岛上有我国海巡署驻守,并设有气象台。
《国语辞典》:巢脾  拼音:cháo pí
蜂巢的主体,由许多六角形巢房组成,为繁殖幼蜂及贮藏花蜜、花粉的场所。
《国语辞典》:端词(端词)  拼音:duān cí
词组中的主体词称为「端词」。如小草的「草」、落花的「花」。
《国语辞典》:硬骨鱼(硬骨鱼)  拼音:yìng gǔ yú
鱼类中骨骼大都坚硬,椎骨的主体常为两凹状,鳃多为栉状,鳍有硬刺者,称为「硬骨鱼」。如鲤鱼、鲑鱼等供食用的鱼类多属之。
《国语辞典》:部落社会(部落社会)  拼音:bù luò shè huì
以部落为主体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