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航路标识(航路标识)  拼音:háng lù biāo zhì
导航的标识。通常设置于航道的左右两侧或船只往来频繁的地方。可用来标示水域的危险、深浅或航行的方向等,使船只能安全行驶。分灯塔、浮标和标杆等。简称为「航标」。
《国语辞典》:河道总督(河道总督)  拼音:hé dào zǒng dū
职官名。掌管防护堤防、疏浚水道等工程。如清代设有江南河道总督驻淮安清江浦,山东河南河道总督驻济宁州。简称为「河督」。
《国语辞典》:荷兰王国(荷兰王国)  拼音:hé lán wáng guó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国名。欧洲西北部的立宪王国,东界西德,南接比利时,西、北部濒北海,全境地势低平,有百分之三十八的地区低于海平面,为著名的低地国。面积四万一千一百六十平方公里,人口约一千五百万。首都阿姆斯特丹(Amsterdam),政府所在地为海牙(Hague)。主要信仰为天主教、基督教。荷兰语为正式官方语言。西元一八一四年脱离法国,获得独立。币制为Euro。简称为「荷兰」。
《国语辞典》:合同文字  拼音:hé tong wén zì
双方分别保存,作为凭据的契约、文书。《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见立两纸合同文字,哥哥收一纸,兄弟收一纸。」简称为「合同」。
《国语辞典》:辐射治疗(辐射治疗)  拼音:fú shè zhì liáo
利用各种辐射以治疗疾病(如恶性肿瘤等),原理是应用辐射所产生的能量来破坏细胞的染色体,使细胞停止生长,从而消灭快速分裂的癌细胞。又称为「放射治疗」。
《国语辞典》:工业国家(工业国家)  拼音:gōng yè guó jiā
以工业生产为主要经济的国家。简称为「工业国」。
《国语辞典》:高等法院  拼音:gāo děng fǎ yuàn
审理由地方法院上诉案件,以及内乱、外患和妨害国交之刑事第一审诉讼案件等之司法机关。简称为「高院」。
《国语辞典》:鸠摩罗什(鸠摩罗什)  拼音:jiū mó luó shí
人名。生卒年不详。为梵语kumārajiva的音译,义为童寿。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经家之一。父籍天竺,而鸠摩罗什则生于西域的龟兹国(今新疆库车一带)。七岁随母亲出家。博读大、小乘经论,名闻西域诸国。秦弘始三年姚兴派人迎入长安,翻译佛典。共译出《大品般若经》、《维摩诘经》、《妙法莲华经》、《金刚经》、《大智度论》、《中论》、《百论》、《成实论》等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他的成就,不仅在于系统的介绍般若、中观之学,在翻译上更一改过去滞文格义的现象,辞理圆通,使中土诵习者易于接受理解,开辟后来宗派的义海。弟子多达三千人,著名者数十人,其中以僧肇、僧睿、道融、道生最著,称「什门四圣」。著作不多且多亡佚,有《十喻诗》、《通三世论等传世》。简称为「罗」、「什」。
《国语辞典》:九章算术(九章算术)  拼音:jiǔ zhāng suàn shù
书名。相传为黄帝时隶首所作,汉张苍曾加以删补校正,为中国古代的数学专书,内容分九大类,共有二百四十六个问题的解法。今本所见为晋刘徽、唐李淳风注本。简称为「九章」。
《国语辞典》:旧约全书(旧约全书)  拼音:jiù yuē quán shū
基督教的典籍。约,指希伯来人和上帝的合约。耶稣出生以前的经典,为犹太教徒所撰,三十九卷。以希伯来文写成,记载希伯来民族多灾多难的生活史,可分为历史书、先智书和智慧书三大类。简称为「旧约」。
《国语辞典》:孔子家语(孔子家语)  拼音:kǒng zǐ jiā yǔ
书名。《汉书艺文志》著录二十七卷,《四库总目子部》著录十卷,魏王肃注。其名虽见于《汉志》,而书则久佚,今本盖王肃所依托,割裂诸书所载孔子逸事而成。简称为「家语」。
《国语辞典》:狼居胥山  拼音:láng jū xū shān
山名。汉代名将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简称为「狼胥」、「狼山」。
《国语辞典》:化学工业(化学工业)  拼音:huà xué gōng yè
运用化学反应来经营的工业。分为三类:一、基本化学品工业,如生产酸、碱、盐等。二、原料化学品工业,如生产合成纤维、塑胶等。三、消费用化学品工业,如生产油漆、肥皂、药品等。简称为「化工」。
《国语辞典》:化学武器(化学武器)  拼音:huà xué wǔ qì
具化学效应的战剂。包括毒气、火焰、烟幕等。能造成人体神经系统丧失功能、皮肤严重烧伤,甚至窒息而死。简称为「化武」。
《国语辞典》:化学纤维(化学纤维)  拼音:huà xué xiān wéi
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作原料,经化学加工所制成的纤维。分为合成纤维、半合成纤维、再生纤维、无机质纤维四类。简称为「化纤」。